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167

第167章 2远离是非之地,尽量不做“和事佬”

第四十八章2远离是非之地,尽量不做“和事佬”

小A、小B、小C三人都在同一公司上班,且平日都相交甚好,可是最近小B、小C都因工作问题在小A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似有与对方决裂之势,而他们表面上却伪装依然友好。很显明,小A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拉扯到别人的是非之中了……

是是非非几乎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可能你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也可能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眼里不能容沙,碰上看不过的事就要马上说出来……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面对是非还是不要轻易招惹,等沾在了身上想甩也甩不掉。明智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早脱身离开才是,以免祸及自身。远离是非之地,实际上就是在遇到即将出现的危险时,设法脱离困境,以保护自己为最终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远离是非之地的方法:

方法一:区别对待,步步为营。如果平日很要好的两个人,最近竟然分别在你跟前,数落对方的不是,然而两人表面上依然友好。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两头为难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你更该小心,因为有种可能是,两人是在对你有所试探。

有些人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又善妒忌,所以因为某些问题,令两人发生矛盾,这是不足为奇的,但表面上又不愿翻脸,故向较亲近者倾诉心中情,是自然不过的事。这时,你这个“夹心人”并不难做,于两人都冷淡时待之,对方发现没有人同情,必然很不是滋味,就会掉头另找他人,那么你就自动脱身了。如两人是别有用心,旨在试探你对他俩的喜恶程度,这下你就很难做了就该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了。既然对方的动机不良,你亦不必过分慈悲,不妨还以颜色。分别跟他们说:“对不起,我不愿听你说朋友的坏话,因为我根本不想批评你俩!其实,我的看法对你们并不重要呀!”利用这一招,他们必然会知趣而退。

方法二:适可而止,全身而退。工作中各级平行领导之间,有太多的微妙关系存在,大部分是亦敌亦友的,无论私交如何要好,在上级领导面前,他们还是有数不完的斗争。今天,两人像最佳拍档,在办公室成了“铁哥们”,但很有可能几天后,两人却反目变成仇人了。所以,某些人可能为了某些目标,希望化干戈为玉帛,以方便日后好做事,但亲自出面又太唐突,于是便找来“和事佬”。本来使人家化敌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余,你得要做些保护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给自己的行动定一个界线,使自己最终实现全身而退。

你最好是对双方面的对与错,均不予置评,更不宜为某人去解释,告诉他俩“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义务到此为止。对领导不满、对单位不满,永远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来诉苦,指责某人有意为难他,或单位某方面对他不公平,你应该做到既关心同事的利益,又要适可而止,置身事外,让自己在有可能卷入的是非漩涡面前全身而退。

方法三:“走为上”计。不沾上是非最典型的莫过于“走为上”计。我们知道,“走”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脱离一种极为尴尬的是非处境,待时机成熟,情况有所转机后,再去积极处理,以图重新打开自己的人生局面。任何是非都会让你受累,而如何彻底摆脱它,则是做人的真学问。如,晋公子重耳由于国王昏庸,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自杀,为此,他出走流亡在外,这样他既避免了骊姬的迫害,又能留得余生待国有转机时回朝主持朝政。在他流亡期间,也渐渐变得成熟干练,而且他也充分利用“走”来寻找他的同盟者。这样他就在“走”的同时来促使晋国内外发生有利的变化,最后,他终于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归晋,众多人欢迎重耳回国。

这是滞留与走的一个鲜明对比:留则无生路,走后得王位。这虽是一个治国之君的经历,但这个道理在我们平时为人处世时也是大有作用的。走是为了远离是非,以等待时机,创造条件,实现最终美好人生局面的成就。

面临是非之境,逃离是最佳之策,切忌老是充当“和事佬”和“夹心人”,不幸充当,也要谨慎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