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014

第14章 4老实+死心眼=莽直

第四章4老实+死心眼=莽直

那些实话实说的忠直的人,有时会让人觉得他太过锋芒毕露了。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不管到哪儿,他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牲畜,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

院长问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将他在集市上的话说了一遍。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诚实人”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因为,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办事的人,此时必然避其锋芒,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怎么做才能既表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又不伤害别人呢?正确的思路是:

1.尽量以幽默的言语表达

一次,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参加一个晚会。不曾想,晚会上他遭到一群厚脸皮的女人的包围,他边礼貌地应付,边想解脱的办法,忽然他心生一计,点燃了一支粗大的雪茄。不多久,他与那群女人便被一团团淡紫色的烟雾包围了,很快,有几个女人忍不住咳嗽起来,勃拉姆斯照样泰然自若地抽他的雪茄。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对勃拉姆斯说:“先生,你不该在女人面前抽烟啊!”

“不,我想,有天使的地方不该没有祥云!”勃拉姆斯微笑着回答。

勃拉姆斯用幽默的语言,使自己从无奈的纠缠中解脱了出来。

2.要把握一定原则

讲谎话一定要注意原则,切不可从私利出发,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否则只能遭受别人的唾弃。

我们要把握住一点,真诚的核心和灵魂是利他人,也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经常为私利而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对其他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他至少在钱财方面是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就他一生中所处的地位、达到目的的前景,以及他的不足之处等问题欺骗人们并且一直欺骗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生活中需要正直、磊落的人,但是生活也是复杂的,如果总是将自己全盘托出,难免会吃亏。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让自己渡过难关,生活也会因此从容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