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623100000126

第126章 4过了河是修路还是拆桥

第三十六章4过了河是修路还是拆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有事时就想起朋友来了,办完事后就过河拆桥,把朋友抛在了脑后。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再给他帮忙。

王璐便有一个这样的朋友,那朋友是她高中三年的同学,而且十分要好。她们进入了同一所大学,刚开学,她就主动当了班级干部。有人说:地位高了,人就会变。自从她上任后,见到王璐,有时干脆装作没看见,日子久了,王璐就疏远她了。但她有时也会突然向王璐寻求帮助。出于朋友一场,王璐总是尽自己所能。可事后,她老毛病又犯了,王璐有种被利用的感觉,却无奈于心太软。就这样她大事小事都找王璐,其他朋友劝王璐放弃这份友情,因为这种人不值得交。当王璐下决心与她分开时,她伤心地流下了泪——她除了王璐竟没有一个朋友。

像例子中王璐的那位朋友只会用“互相利用,互相抛弃,彼此心照不宣”来交际,而不去深思人情世故的奥秘之处,这种人很少会得到朋友,更不用说朋友的无私帮助了,他们更加无法达到人情操纵自如的境界。

办完事后不要过河拆桥,而应保持那份人情。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就堪称“楷模”。周恩来在人际交往中很有人情味,这是有目共睹的。长征途中,当时任民运部部长兼政委的杨立三,坚持亲自给重病的周恩来抬担架,他和同志们在饥寒交迫中,抬着周恩来走出沼泽泥潭的草地后就累病了。19年后,杨立三去世,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坚持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1937年6月,周恩来在峡山遇险,护卫他的十多名警卫战士壮烈牺牲。事后,周恩来和另外三个虎口脱险的同志合影留念,周恩来在照片背后写上“峻山遇险,仅余四人”。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他贴身的衬衣口袋里,直至病逝才被人发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周恩来的人生格言,他用一生来实践这一格言。难怪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围绕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周恩来遗体的群众的泪水把地毯洒湿了。难怪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的动人一幕。

所以,在做完事情的时候,人应懂得感恩,不论是在别人帮你的时候,还是不帮你的时候给予朋友多一分的关心,哪怕就是节日里的一声祝福,一句问候,也会让别人心里心生温暖,觉得没有白白帮助你。这样不仅让别人下次帮你心甘情愿,也会为你落下好的名声。

很多时候,我们求别人办事情,但是却由于另外的一些原因,对方没有帮你办事情没有办成,这种情况之下也应当怀着感激之情去感谢别人的帮助。因为你怀着感激之情,别人会因为你的真诚而感动,甚至会因为自己没有帮上忙而心生愧疚,很可能在下一次你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你解决困难。而相反的,一些人求人办事时,往往有许多人存在这样的心态:对方帮自己办事,如果办成了,理所当然地要感谢对方。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就认为不必感谢对方了,更有甚者还埋怨对方。这样会对别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帮不帮你实际不是别人的义务而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在别人没有办好事情的时候说声没关系,而不是埋怨别人。更不应当在别人帮你办完事情之后就过河拆桥,不知道感激。用完别人千万计的修路:时时铭记着别人的好处,经常保持必要的联系,这样你的关系网才会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