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621400000077

第77章 2 远离猜疑,把“心窗”打开

第四篇第三章2 远离猜疑,把“心窗”打开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滥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或给自己使坏。有时我们自己也喜欢猜疑,看到别人说笑,便以为他们在议论自己,心里就不痛快起来。喜欢猜疑的人特别注意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也会琢磨半天,努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露,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因此,我们需要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心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会清晰,对于一些事情也能看得更透彻了,如此再来了解“空”的道理,就能消化“有”的烦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打开“心窗”,克服狭隘呢?

第一,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第二,要能够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扩展思路,走出“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第三,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尽量消除误会,如果误会得不到及时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

第四,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

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剧。因此,当人们听到“长舌人”传播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必要时还应当面给予揭露。

第五,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猜疑心理于人于己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它,还给自己和他人一种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