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621400000063

第63章 2 对症下药,让失眠不再可怕

第三篇第三章2 对症下药,让失眠不再可怕

失眠并不可怕,如果依靠药物治疗,对症下药能起到不错的疗效。但是现在存在两种弊端:一是不敢服用,认为服用安眠药会产生抗药性;二是滥用安眠药物,长期依赖安眠药睡眠。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只要选择合适的安眠药,对失眠能起到很好治疗作用。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应选用短效而起效迅速的安眠药,易早醒或中途醒者则应选用中效的安眠药,而白天焦虑者可选用长效安眠镇静药。

目前最为常用的催眠药为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类及一些中成药。根据药物起效快慢的不同,每类药物又可分为慢效、中效和快效药。这些药物显效和作用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服用剂量及常见副作用也不甚相同。

苯巴比妥在巴比妥类药物中属于慢效,显效时间0.5~1小时,作用持续6~8小时,常用量为成人每次0.05~0.1克。常见副作用表现为醒后精神不佳、头晕。久用会成瘾,肝肾功能严重减退者慎用。

戊巴比妥在巴比妥类药物中属中效,显效时间15~30分钟,作用持续3~6小时,常用量为成人每次0.05~0.1克,睡前服。由于主要在肝脏代谢,所以,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仍然可以使用此药。其副作用和苯巴比妥相似。

司可巴比妥又名速可眠,在苯巴比妥类中起效最快,服用15分钟即可显效,持续作用的时间2~3小时,最适合入睡困难的失眠。成人每次0.1~0.2克,睡前服。主要在肝脏代谢,肝功能减退者慎用。

苯二氮类地西泮俗称安定。失眠时,成人睡前服用5~10毫克。副作用比较多,常见的有嗜睡、疲乏、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视物模糊及复视、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长期使用也可成瘾。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硝西泮作用和地西泮相似,催眠作用较快,在服后15~30分钟入睡,维持6~8小时。特点是引起的睡眠近于生理性,故无明显的后遗反应。常用量为成人每次5~10毫克,睡前服用。不良反应偶见头痛、精神紊乱及白细胞减少,服用时应避免饮酒。重症肌无力及妊娠早期忌用。

三唑仑作用比地西泮强,所以,服用地西泮无效的患者服用三唑仑仍然会有效。口服吸收好,作用快,效果好,服后两小时内达血药峰浓度。三唑仑虽然适用于各型失眠症,但对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的失眠者最为适用。常用量为成人0.25~0.5毫克。常见不良反应为偏头痛、食欲减退、抑郁、瘙痒、心悸、腹泻等。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事实上,所有安眠药都有副作用,特别是长期使用,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所需药物的剂量越来越大),即通常所说的药物成瘾,因此不得盲目使用安眠药。短期服用适当的安眠药物,可以缓解失眠的困扰,有利于恢复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