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621400000227

第227章 3 做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第十六篇第二章3 做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敏锐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学生中患有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面对生理上的明显改变和心理上的各种挑战。因此,青春期少男少女做好心理保健非常重要。

1.以坦率真诚的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是应该明白:渴望被人接纳、理解、关怀和爱是正常的,但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先付出,才能获得。关怀别人,多为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困难,谦虚忍让,才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2.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培养自己对激励其积极求知。

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是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要积极学习,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要学会自我解压,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培养健全人格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的人格培养,既有可能矫正儿童期形成的某些性格缺陷,又有可能把他们塑造成“理想类型”的全面发展人才。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而健康的人格训练,目前我国青少年中竟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卑、虚荣、任性、固执、娇气、骄傲、消沉、孤独、抑郁、嫉妒、胆怯等人格和心理缺陷。这是青春期教育面临的严峻现实,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作出努力。

(3)磨炼意志。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克制和面对现实。在挫折、失败面前也要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克服困难、消除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3.保持良好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来自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1)自爱。

当遇到挫折、困难或心境不好时,青少年要有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要认识到消极情绪和悲观失望会损害健康。

(2)自知。

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与别人的差异,遇到复杂的事要冷静分析,采取理性的办法处理,逐渐培养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

(3)自制力。

青少年的自制力比较弱,容易受自身性格、欲望和毅力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培养顽强的自制力,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用远大的目标鼓励自己积极向上;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克制冲动,抑制消极的激情。

(4)自我调节。

老师和家长要引导青少年通过宣泄、升华、补偿、转移等方法,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