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621400000118

第118章 1 做好春季养生保健,为健康夯实根基

第七篇第二章 做自然之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1 做好春季养生保健,为健康夯实根基

《黄帝内经》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当代名医,养生方面的最高权威专家张钟也很注重春季养生保健,他认为,春季养生当注重以下几点:

1.养阳气

在春季和夏季,人们应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何谓阳气?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也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若火力不足,就会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春季保养人体阳气的方法很多,重要的一点是要“捂”,即俗话中的“春捂秋冻”,衣着方面不要顿减,正如宋代著名病学家陈直所言的“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以免使人受寒”。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

保养阳气,还需多吃韭菜。韭菜,虽然四季常青,终年供人食用,但却以春季多吃最好。正如俗话所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中医认为韭菜性温,春季常食,最助人体养阳。

2.重养肝

中医学认为,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季为草木繁荣的季节,故春季主肝。对此《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最好的诠释。

林黛玉每至春分时节,屡发咳嗽、痰血之疾,这是由于黛玉多愁善感,自幼犯有肺痨宿疾。春天生发之际,再加上情怀郁结,易造成肝气郁结,横逆犯肺,引起痰血。

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因为春天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日渐增加,促使新陈代谢亦将日趋旺盛。因而,在人体内,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会相应加快、增多,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中医认为,这些均与肝脏的生理机能有关。若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气候的变化,就会在以后出现一系列病症,特别是精神病及肝病患者,易在春夏之季发病。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据统计,精神病发病率以3、4月份最高,这也是季节对机体影响的一种反映。中医所说的“春宜养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保养肝脏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肝病及高血压病的患者,也应在春季到来之时,按医嘱及时服药。尤其精神病患者,在春天要注意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3.防哮喘

春季是大多数花粉的散落时期,有些人一接触到鲜花就发生花粉过敏,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过敏病症。

所以春季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并带上脱敏药物。

4.勤锻炼

春天里,人们常会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困乏嗜睡,可以通过运动来予以消除,绝不能贪睡,因为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筋骨僵硬、脂肪积聚,吸收与运载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遂致体质虚弱,病患滋生。

《黄帝内经》里还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谓春天人们应当晚睡早起,披散着头发、舒展着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可使智慧、灵感生发不息。这些都是古人春天养生的宝贵经验,很值得现代人去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