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621400000001

第1章 序篇1 有健康才有幸福

序篇1 有健康才有幸福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的确,健康是金,健康是福,有健康才有幸福。没有健康,一切都免谈。

“有健康才有幸福”,“身体健康指标越好,幸福享受几率越高”,这些话充分说明了身体健康与幸福生活的密切联系。诚然,幸福生活依托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没有健康,谈何幸福?

看吃: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看似简单甚至还好像有点幼稚可笑,其实不然,这种简单的理解实际上说出了幸福最起码的标准。幸福与吃喝有关,想吃不能吃、想喝不能喝,不能称之为幸福。健康是吃出来的,健康是吃喝的“真正主人”,能吃能喝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幸福之人。

谈起吃喝,对于健康人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活享受,但对于不健康的人来说,吃喝就很难被认为是享受了,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不健康者的饮食是一种违心的活动和任务,虽不能与痛苦相联系,但也不能与幸福享受挂在一起。想吃不能吃,能吃吃不了,这是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决定的。人的健康程度与身体的各项指标有关,若身体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怎么吃都没有问题,但身体指标若偏离正常范围值,就需要慎重饮食了。比如血糖指标偏高的人,对含糖量高的食物必须严格控制食用,绝不能随意食用了,否则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这是必须注意的大事,万万不可忽视。

能吃吃不了的原因很多,身体的指标从一方面看能吃,但从另一方面看吃了又不行;从这个结果上来看应该补充,但从另一个方面上来看又应该缩减了。

调剂饮食是当今提倡的科学饮食方法,健康人也可以这样做,非健康的人和亚健康的人更需要这样做了。不能吃绝对不能强吃。需要少吃的人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不可随意超越,“食”得其反的饮食实在要不得,必须立即停止,否则将悔之不及。比如:冠心病人的饮食标准是少食多餐,再好的食物也只能吃到七分饱,吃得过饱马上就会给心脏增大压力,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幸福≠财富多。有的人总是认为幸福就是有钱,固然钱能够为生活提供宽裕的物质条件,但也不能视为幸福。饮食都是以吃饱为标准,所差的就是吃什么了。但吃东西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东西他能吃,并不能代表别人也能吃,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有各地的吃法。比如吃田鼠、吃猴脑(现在不让吃了)、吃小猫,95%的广州人都能吃,而北方95%的人看都不敢看上一眼。共同能吃的东西比如有鲸鱼肉,有鲍鱼翅,吃过的就幸福,没有吃到的人就是痛苦?用这样的尺子衡量幸福是不是把幸福看成就是吃了!更何况国际海洋组织是不准捕鲸的,能吃到鲸鱼肉的人也是在偷着吃,不是什么光荣事,跟幸福的距离相差太远了。

看穿:穿戴讲究是比较多的、但主要讲的是合体、个性、风度,主要看的是穿戴效果,绝不是衣服的品牌。名牌不是名人,穿名牌就幸福?

看戴:现代的人对佩金挂银好像不是那样的欣赏了,即使戴上一块100多万元的金表,好像也没有哪个人为此羡慕不已了。百万元金表的确是个重量级的“戴”,但他的幸福体验在哪里,就体验在那块金表上?其实戴上这块金表和不戴这块金表也没有多大差别,对于旁观者来说只能认为他戴的是一块表或一块黄色的金属表而已,还能有什么呢?难道人们会因金表而改变对戴金表者的评价吗?

看享受:有钱的人吃有吃、穿有穿、戴有戴,所说的享受,就是过去人们幻想的认为躺着吃、仰着喝就是享受。这种观点对于过去可以,但放在今天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赞同。有钱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更讲究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方法,他们深知健康的可贵,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那种一味为享受而享受的想法和做法渐渐与求健康的人们远离了。

综上对吃喝穿戴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之讨论,我们可以归结一下什么是幸福了。首先幸福绝不是单纯的吃喝穿戴和享受,更与物资、金钱拥有量没有什么关系。幸福≠财富,财富只能是为生活提供必要的补给条件,幸福依托于健康,有健康才有圆满的幸福,有健康才有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