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620900000040

第40章 2利用角色转换来掌控他人情绪

第三篇第三章2利用角色转换来掌控他人情绪

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许多张不同的面孔,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的人眼中形象也不同的缘故。

在面对不同的人与事的时候,人们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和心理表现。所以,女人要了解他人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情商,理解他们承担的每一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比如一个当医生的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还可以是家庭教师、体贴入微的女性朋友、亲密的玩伴、给自己带来安慰、理解和体谅自己的人、决策者等。

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说,一位先生晚上在家里照料生病的父母,而第二天早上他必须到工作单位上班。但是对于他来说,一下子从做儿子的角色转换到职业经理等角色是很困难的,因为他的心里时刻都在惦记着自己的父母。

这样的情况对于许多男性来说都很相似。有时候男性在工作中暗自积累了许多怨气和愤懑,在公司里可能由于手头的任务忙不完而忽略了自己的情感。而到了晚上,他的太太最好表现得体贴入微,因为她先生还没有办法完全从职业角色中转换出来,一个小小的刺激都可能酿成很大的家庭矛盾。

通常人们所承担的各种角色不都是可以被清楚地加以区分的,有的角色相互之间可能会有重叠的地方。但是每一个角色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一种言行举止对于某一种角色而言可能很得体,而对于另一种角色来说则可能不再合适。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那么情况就会变得令人尴尬。

设想一下:在家里抚摸一下孩子的头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在公司里依然如此的话,情况就会变得很尴尬,但愿你不要那么做。

在人们平时所承担的各种角色中,隐藏着许多特定的感觉和需求,接下来请看下面这些例子:——那些整天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的人,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呢?通常说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和表扬,他们觉得这样做可以使别人显得很渺小,却可以使自己感觉很了不起。

这一类人总是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们需要通过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方式,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其他人。

——那些整天无休止的抱怨者,他们心里可能对于现实世界十分不满,并且希望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视野,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如果遇到不同的意见,那么他们会觉得这再一次证实了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这些看法在别人的眼中可能完全是偏见)。这些人在平日里多半会意志消沉,总是希望别人能够拉自己一把。因此,他们在寻找“精神上的同盟者”。

——那些总是觉得自己对别人有所亏欠的人,他们总是追求尽善尽美,总是希望能够达到所有人的要求,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一类人总是疲于奔命,永远为了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辛勤努力。

在这些不同类型者的不同举止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你想了解他们的心理情绪,那么你就得积极有效地应对类似的情况。

一位正在读MBA的女老板,对同学说她的脾气特别暴躁,一点小事就怒发冲冠。她的同学听后,只是微笑着问她:“你通常是对谁大发雷霆呢?”“我的下属啊!”女老板非常不解地回答,对方这才给了答案:“问题就出在这里,不是说你的脾气不好。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你为何不会在市长面前发火呢?”

女老板听了也恍然大悟,声称感谢他的指点。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要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就必须注意到他们的不同角色转换,以及转变之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