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遥时代
6189200000057

第57章 分歧

吴坤与魏启听到了皇帝发话,便收敛了一些。虽然不再说些什么,但也都相互瞪了一眼,暗地里较着劲。

“安国公,刚才听说你办了一桩私盐案子,那把具体情形说出来听听吧。”柴宣笑着向吴坤问道,他这么问除了给吴坤下个台阶,主要还是为了梁潇,因为柴宣已经猜到吴坤所讲的私盐案一定与梁潇有关。

“启奏皇上,这位乃是老臣的外甥梁潇。”吴坤一侧身,指着梁潇,笑颜说道:“这次破获私盐一案,梁潇从中帮了很大的忙。老臣见他办事精明,便带他过来见见皇上和列位大人。”

“原来你说这么多,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亲戚邀功。你身为辅政大臣,自己做主不就得了,何必费这么大劲,还让他来见皇上。”魏启又是不满的插上一嘴。

吴坤瞪了他一眼,看来安静片刻的战争又要开始了。

“你那张破嘴要是再不闭上,本国公就再给你开一张。”

“本太师要是怕你,就不叫魏启。”

柴宣又见此景,不禁苦笑一声。吴坤与魏启平时在朝堂上确有争斗,但很少像今日这样闹得这么欢。兴许他二人在上早朝之前都有些心气不顺,现在针尖对上麦芒,便较起劲来。他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当场咳嗽一声,作为提示。吴坤与魏启也有自知之明,为此也消停了片刻。

“这件事情就由安国公做主吧。”柴宣淡然说道,为了不显露出梁潇与他的关系,便不主动给梁潇封赏。不过这事交给安国公做主,想必他不会亏待了梁潇。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柴宣笑着又问。

“启奏万岁。”这时站在前排的左、右丞相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老臣听闻地方来报,江南有一伙名为白龙教的反贼在那一带横向霸道。近日那伙反贼竟然劫了官府的粮仓,又窜逃至通州一带。可他们的盘踞之地有天险为阻,地方官员无法将其剿灭,便恳请朝廷出兵讨伐。老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这个老臣当着皇帝的面问诸位大人意下如何,显然是没人把这个不当政的皇帝放在眼里。柴宣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不过他一听说“白龙教”这三个字,便极为恼怒。柴宣曾经吃过白龙教的亏,要不是当初梁潇救他,他早已命丧黄泉了,为此他还损失了一名忠心耿耿的大内高手。

“嗯!”魏启点了点头,然后一脸深沉的道:“像这样的事情还值得在朝堂上说一说。以本太师之见,那些暴民都是些乌合之众,之所以暴乱,都是因为生活所困。倒不如给他们分些粮食来安抚一下,也省着让朝廷大动干戈。”

魏启的建议是要安抚白龙教,这与柴宣的想法恰恰相反。柴宣对白龙教恨之入骨,他又怎能愿意出粮食养活那些强盗。可是柴宣没有做主的权力,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幸亏在朝堂之上还有一个专门与魏启唱反调的安国公,吴坤掌管兵权,朝廷若是出兵讨伐,那必定是安国公的差事。魏启的建议刚好搅了吴坤的美差,他又怎能认同。

“反贼胆敢抢劫官府的粮仓,气焰如此嚣张,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伙反贼要是不除,我大齐朝的龙威何在?魏太师还要拿出粮食安抚他们,也不怕天下百姓耻笑。”吴坤瞥了魏启一眼,不屑的道。

“暴民不经安抚就出兵讨伐,那怎能显出我朝天子皇恩浩荡?”魏启再度与吴坤较劲。

“若是暴民不除,反而姑息纵容,那又怎能显出我朝天子龙威?”吴坤也是毫不相让。

“二位爱卿稍安勿躁!”柴宣看到二人又要起冲突,连忙劝了一句。吴坤与魏启听闻此言,算是暂时安静了。

那伙名为白龙教的反贼差点要了柴宣的命,柴宣早就有讨伐的意思。可如今为此起了分歧,柴宣又无权左右。他颇为无奈,只好冲着梁潇使了个眼色。

柴宣知道梁潇思维敏捷,想让他当场出个主意。梁潇看到了柴宣的表情,也明白他的意图。可梁潇刚入朝堂,毕竟还是个平民身份,他哪有说话的资格。他冲柴宣耸了耸肩,意思是说:“我没办法。”

柴宣叹了口气,又向大殿之中的左、右丞相问道:“二位丞相对此有何看法?”

左、右丞相顿时一愣,同为辅政大臣,若是有了分歧,自当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准,所以此事的决定权就在他二人手中。但是他们的决定无论是偏向吴坤还是偏向魏启,都要得罪其中一方。刚才他们也亲眼看到了,那两个活祖宗谁也得罪不起,这俩墙头草又怎敢草率的拿主意。

过了片刻之后,其中一位丞相拱手说道:“回皇上,此事关系重大。以臣之见还是与诸位大人斟酌一夜,明日再做决定吧。”

他这是再为自己争取时间,若是在一日之内听说哪一方对此不再坚持,他们就偏向另外一方。柴宣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又做不了主,也只好暂时作罢。又问了一遍满朝文武还有没有其它的事情,所有的大臣都没有事情上奏,柴宣才宣布退朝。他在离开宫殿之前,看了梁潇一眼,意思是让梁潇想个办法使朝廷出兵讨伐白龙教。

梁潇刚入朝堂,本不愿意淌这滩浑水。但皇帝有求于他,他也没有办法。回到安国公府,吴坤并没有立即给梁潇安排差事,而且如往日一般,独自进了书房。

梁潇呆在安国公为他准备的房间里,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让朝廷出兵,好给柴宣出气。可他一个无官无职的平民,能有什么办法左右朝廷里这么大的事情。该想的都想了,却没有一点头绪。

安国公与魏太师一个主和,一个主战,关键的决定权在那两个丞相手里。怎能让左右丞相帮着吴坤说话?除非白龙教的存在威胁到了这两个丞相的利益。可又怎么才能让白龙教威胁到那两名丞相?这个问题梁潇一直想到晚上,也不得其解。

晚饭过后,安国公府的一个下人轻轻敲了一下梁潇的房门。

“梁少爷,大门外有一个说是您通州的朋友,他想要见您。”

“通州的朋友?会是谁呢?”梁潇嘀咕了一句,然后让他把那个人带到自己的房间。

梁潇与那通州来的朋友见面之后,当场大吃一惊。来者正是梁忠书曾经的主簿,后来跟着李延的刘佟。刘佟来找梁潇,确实出乎了他意料。

“不知刘伯父远道而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梁潇给刘佟敬上一杯茶,随后问道。

“在下是奉了李大人之命,到京城来看望一下梁少爷。李大人还让在下暂时留在梁少爷身边,也好为梁少爷分忧解难。”刘佟双手接过茶碗,笑着说道。

“有劳李大人惦记了,为此刘伯父还跑了一趟京城,真是让我过意不去。”梁潇轻笑一声,客套了一句。

“梁少爷不必客气,如有需要在下效力的地方,尽管吩咐。”

“我在国公府好得吃睡得好,哪有什么事情需要劳烦刘老伯……”梁潇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话音止住,一脸愕然。随后,他惊喜的又道:“我听刘老伯说过,您能模仿任何人的笔迹。”

“确有此事。”刘佟点点头道。

“那您能不能模仿李大人的笔迹?”

“当然可以,我与李大人相处多日,对于他的字迹十分熟悉。”

“那太好了!您现在帮我写一封信,这信要以李大人的笔迹去写。”梁潇定是有了什么主意,此时显得十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