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4
6179400000027

第27章 大唐历史全面解读(9)

随着割据势力的逐步消除,李氏皇家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起来。太子李建成嫉妒才高功大的李世民,就勾结齐王李元吉,处处排挤秦王;而李世民也不安于做秦王,觊觎帝位,与太子明争暗斗。李建成培植自己的势力,屡次想谋害秦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顾虑到其父唐高祖的态度,一直犹豫不决。长孙无忌急了,就问李世民:“人人都觉得舜为子孝,为君仁,圣明智慧,但如果他被继母和庶弟害死,他还能讲什么仁孝吗?”李世民被说动了,遂下定了决心。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经过密谋后,于六月四日协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十多人埋伏在皇宫北门玄武门,一举击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协助李世民夺到了皇位继承权。李世民即位后,论功行赏,以长孙无忌等五人功劳第一,授予左武候大将军,封爵齐国公,赐封户一千三百户。

因为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有勋臣、外戚和故旧三重关系,所以备受宠信,礼遇远高于其他大臣,贞观元年(627),他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成为了宰相。长孙无忌虽不善统兵打仗,但善谋能断,对太宗是赤胆忠心,在唐太宗即位和贞观初年稳定政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尊为开国功臣,名列凌烟阁功臣图。

房玄龄为什么被称为贤相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隋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他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一代贤相,也是中国历史上名相之一。

房玄龄自幼聪明好学,十八岁就已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当时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以知人出名,他当时就认为房玄龄将来必成大器。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反隋。房玄龄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就安排他在自己手下,作为心腹。从此以后,他竭尽全力辅佐李世民,随其南征北战,参与军机,功勋卓著。每次战斗胜利之后,别人都忙着搜罗珍宝古玩,房玄龄却总是先打听访求当地的贤能之士,并把可用之人推荐给李世民,争取了许多人才。对于谋臣猛将,他也倾心相交,引导他们效忠于秦王。

房玄龄房玄龄博览经史,工于书法,文章写得很漂亮。他在秦王府中十年,重要的文书奏章,多出于他手,而且文字流畅顺达,往往不需打草稿。唐高祖也很欣赏他,说:“房玄龄深懂机宜,是可以委任大事的人。我儿子世民在外征战,每次派他回来奏事,都说的很清楚很明白,就好像我们父子对面交谈一样。”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斗争激化之时,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密谋除掉李建成,又当面向秦王分析利害,劝他早做准备。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亲信,所以深为李建成所嫉恨,就找机会把他们二人罢官贬逐。“玄武门事变”前夕,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召房、杜二人。他俩化装成道土,秘密进府商议机密。结果政变一举成功,帮助李世民取得帝位。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功居第一。

此后,房玄龄长期担任宰相,与杜如晦共掌朝政,政府部门的人事安排和典章制度多为房、杜所定。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不久政府工作就走向了正轨,官员各安其事,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大唐帝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并开始繁荣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作为宰相,一直合作配合得很好。唐太宗找房玄龄商议大事,房玄龄往往说,非杜如晦不能决定。但杜如晦一来,总是又同意房玄龄的意见。当时的人评论说,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时称“房谋杜断”,历史上也把这二位良相并称为“房杜”。

房玄龄为人谦虚谨慎,办事细心周到,从来不敢有一点疏忽。他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的优点一样高兴。知人善任,不求人才完美,但能发挥所长。他有时受到唐太宗的责备,也从不辩驳,总是一再自责,甚至惭愧得无地自容。因此,唐太宗很信任和敬重他。太宗外出,往往让房玄龄留守长安。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住在翠微宫,授李纬为户部尚书。当时房玄龄留守京师,太宗就问他的看法。房玄龄只是表示李纬有一把好胡须。意思是说,在他看来,李纬不过虚有其表罢了。唐太宗立即改任李纬做地方官,可见对房玄龄的信任。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不顾房玄龄和诸大臣的反对,亲征高丽,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房玄龄屡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得嘱咐太宗不可轻敌,一定要谨慎从事。结果这次高丽之战遭到惨败。后来房玄龄患病临死前对他儿子们讲:“我自知命已垂危,可是圣上的大恩我还没有报。当今天下清平,只有东征高丽是国家的大患。皇上含怒决定,臣下不敢劝阻。但我知而不言,将会含恨而死的。”于是他上表分析征高丽的利弊,犯颜上谏,让太宗很感动。

房玄龄患病时,唐太宗派御医前往诊治,每天供应御膳。当听说病情好转,就喜形于色;听到病情加重,就面容凄楚。房玄龄病危时,太宗亲往探望,握手叙别,悲痛不能自己。房玄龄死时七十岁,为表示对他的悼念,唐太宗废朝三日,下诏让他陪葬昭陵。

李靖在唐朝立有哪些军功

李靖一生主要军事成就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唐高祖时期,他曾于武德四年(621),作为李孝恭的助手参与了平定萧铣的军事行动,实际负责统领三军。通过这场战争,充分地展示了李靖杰出的军事才能。这年八月,长江进入了汛期,江水暴涨,三峡奇险,战船难以行驶,据守长江天险的萧铣判断唐军不会东下,就派军队参加秋粮收割,城池守备松懈。准备出征的唐朝将领也认为长江凶险,建议汛期过后再进军。李靖就对将领们分析说:“我军集结不久,萧铣还不了解情况。目前江水泛涨虽然对我军的进军不利,但敌军也会因此而放松戒备,我军就可出其不意,突然兵临江陵城下,打他个措手不及。兵贵神速,战机不容错过。”于是李靖下令大军开拔,急速进发。九月,唐军水师乘两千多艘战船,顺江而下。经过艰苦行军,唐军越过长江三峡,一举袭破萧铣在长江沿岸苦心经营的重镇宜都、夷陵和荆门,梁军大将文土弘惨败溃逃。李靖率五千精兵乘胜追击,直抵江陵城下。萧铣怎么也没料到唐军进军会如此之快,当得知已大兵压境时,顿时大惊失色。他急忙调兵遣将,集结兵力仓皇与李靖决战。结果李靖先后率军打败梁军骁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虏梁军号称精锐的四千多人,然后把江陵城围得水泄不通。萧铣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李靖统军进驻江陵后,他号令严肃,大军秋毫无犯。他又善意安抚优待梁军降将,不久人心依附,其他州县也纷纷归服,梁国平定。李靖因功晋封上柱国、永康县公。

不久李靖奉命为岭南道安抚大使、桂州总管,招抚依附萧铣的岭南的地方残余势力。他到任后,地方实力派首领冯盎、李光度等纷纷献土纳降,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佘万户很快归降了唐朝。

武德六年,杜伏威旧将辅公柘据丹阳造反。李孝恭、李靖又衔命出征。李积、任瓖、黄君汉、张镇州等唐军大将为行军总管,并受李孝恭、李靖节度。辅公柘命大将冯惠亮率军三万屯兵当涂,陈正通统兵两万驻青林山,两军互相呼应,以抗击唐军。唐军将领都以为:冯、陈两军皆重兵固守,攻打很不容易,不如绕道直取丹阳。唯独李靖主张:“辅公柘身边都是精兵,骁勇善战,如果我军一旦进攻受阻,则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既然辅公柘把希望都寄托在冯、陈两军身上,我们就打破他的梦想,让他失去希望,就可以一战破敌,其余敌人定会闻风而降。”于是李靖就率军猛攻冯惠亮,以伤亡万人的代价终于攻破当涂城,然后李靖又率轻兵追击,直达丹阳。敌军果然闻风丧胆,纷纷溃败投降,辅公柘也顾不上迎战,就狼狈逃匿,不久被捕,这次叛乱也很快平定,江南从此安定。

李靖历任安州大都督、灵州道行军总管等职,多次统兵抗击突厥,唐高祖称赞道:“比起古代白起、韩信、卫青和霍去病这些名将来,李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太宗贞观年间,李靖历任代州道行军总管、定襄道行军总管,几次统兵与突厥激战,并深入大漠,俘获隋皇子杨正道、炀帝皇后萧氏、隋义成公主等,大败颉利可汗,打得突厥几次请求投降议和。有一次,李靖率军突袭突厥,唐军到达突厥牙帐,突厥还不知道,结果突厥被斩首万余级,颉利可汗差点被俘,从此突厥闻李靖统兵就吓得退走了,唐朝占据了阴山以北到大漠的广大疆域,突厥不敢犯边。

李靖出将入相,声名无人能及,为大唐名将之首。他六十四岁时,本来要求退休的,但听说吐谷浑入侵,朝廷需要他领兵时,他不顾老病,毅然主动请缨出战。他带兵出西海道,昼夜兼程,长驱两干余里,经过大小几十场恶战,终于大破吐谷浑,稳定西北边疆。

贞观十一年(637),李靖晋封卫国公,不久作为功臣,名列凌烟阁功臣图,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太宗下令陪葬于昭陵。

唐太宗为什么要找借口处死李君羡

李君羡,唐洺州武安(今属河北)人。隋朝末年,他先投奔瓦岗军,又依附王世充,最后率众归唐。历任上轻车都尉、骠骑将军、马军副总管等职,跟随李世民左右,参加过讨伐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等的战争,每战必首当其冲,破敌陷阵,勇冠三军。

贞观中,李君羡为禁军将领,官至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负责把守宫城玄武门,掌管北门宿卫。这时太白星频频在白天出现,经太史占卜,当为“女主昌”之兆。当时又流行一句谶语:“当有女武王者(代有天下)。”这令唐太宗十分厌恶,怕谶语真的应验,李姓王朝就不保了。有一天,唐太宗在宫中设宴款待武将。在行酒令中,要求每人都自报自己的小名,李君羡的小名是五娘子,太宗听后愕然,当时就取笑他说:“哪里来的女子,像你这样勇猛啊!”欢笑之后,宴会散去。但太宗回来后仔细琢磨,发现李君羡的小名(五娘子)、官名(左武卫将军)、封邑(武连郡公)甚至守地(玄武门)中都有“武”字,就觉得这些征兆和谶语应在他身上。于是太宗就免去了李君羡掌典禁军的军职,让他出任华州刺史。正好李君羡与一个术士往来密切,被御史弹劾与妖人交通,欲不轨谋反。唐太宗正要设法除掉李君羡,就以这个借口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下诏将他处死了。

后来武则天临朝称制,那些征兆和谶语都应在她的身上。李君羡的家属就在天授二年(691)上表称冤。武则天也觉得李君羡是自己的替死鬼,就下令恢复了他的官爵,并追赠他为武姓。

王珪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为什么却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王珪(571~639),字叔阶,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他是南朝梁名将王僧辩的孙子,幼年丧父,性情风雅,尚勤俭,从小志存高远,而且安于贫贱,品行端正,不与小人同流合污。隋朝开皇末年,他担任太常奉礼郎,因叔父参与汉王杨谅谋反,他也受到牵连,隐居终南山十几年。李渊起兵进入关中后,王珪在名臣李纲的举荐下,开始在李建成部下做事。唐朝建立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王珪升任太子中允,兼任中书舍人,很受太子的礼遇。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王珪作为太子的主要谋士与魏征一起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后来因为李建成密令亲信杨文干在仁寿宫发动政变失败,他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外地。“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建成被杀,李世民登基称帝。太宗是一个贤明君王,不计私怨,广罗人才,虚心纳谏,勤政爱民,他素知原李建成府中谋臣王珪和魏征都是难得的人才,于是就不计前嫌,把王珪召回京师任命为谏议大夫。王珪为人刚正,常常直言敢谏,为太宗所器重,不久晋升黄门侍郎,并兼任太子右庶子。

贞观二年(628),王珪升任侍中(门下省长官,宰相),与名臣房玄龄、魏征等一同辅佐唐太宗。他以激浊扬清为己任,以嫉恶好善、直言敢谏而知名。正是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和王珪等名臣的辅佐下,太宗贞观朝很快就出现了政治清明,国强民富的治世局面。王珪曾参与过修订《五礼》,评论执政朝臣,很有见地,为太宗所赏识。贞观八年,他担任礼部尚书,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王珪少年时家境贫寒,一些人接济过他,他当时并没有道谢。但到了王珪在朝做官后,知恩图报,一一回报当年接济过他的人。王珪对亲属中孤寡贫困的人必定尽其所能地周济扶持,他本人生活却一直很俭朴,依然居住在破旧的房屋里。

贞观十三年,王珪病死,时年六十九岁。太宗深为惋惜,亲命魏王李泰率领百官为他送葬,谥号为“懿”。

魏征为李建成谋士,为什么却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魏征(580~643),字玄成,出生在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阳西)一个地方官吏家庭,后迁到相州内黄(今河北内黄)。由于父亲去世较早,魏征从小生活孤贫,但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读了许多书,知识也很渊博。隋朝末年他一度做过道士,后来在天下英雄纷起的鼓舞下,就投奔了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这时他已三十八岁了。

古代名画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李密一起归降了唐朝。开始,魏征并不被重用,他就要求去安抚山东(当时指崤山以东),被授与秘书丞,受命招抚瓦岗军旧部。他首先写信劝降了镇守黎阳的瓦岗大将徐世勣,对安抚山东起了决定作用,开始引起唐朝统治集团的重视。不久黎阳被窦建德部所攻陷,魏征被俘,直到窦建德被击败,他才得以脱身。太子李建成早已仰慕魏征的才能,就召他做了太子洗马(太子东宫官员,主管经籍图书)。当时虽然李建成的声望不如李世民,但魏征还是对太子忠心耿耿。后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日益尖锐,魏征作为太子东宫的谋士,就积极为建成出谋划策,来对付李世民。他甚至还劝太子早日除掉李世民,以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马上召见魏征,别人都为魏征担心,但他却十分坦然。一见面,李世民就大声责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说:“先太子如果早听从我的话,就不至于有今日杀身之祸了。人各为其主,我又有什么错误呢?管仲不是还曾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带钩吗?”李世民本来就知道魏征的才能,又见他临危不惧,就更加器重他了。于是李世民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太子东宫掌管文书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