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62

第62章 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的真伪,成了真正的千古之谜。

公主改名叫帝姬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34个女儿中的一位,她是南宋高宗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按照习惯,皇帝的女儿都被称为公主。可是宋朝的这位公主为何却叫做“帝姬”呢?这件事和徽宗时的改制有关。徽宗政和三年,在大臣蔡京的建议下,宋朝廷仿照周代王室中“王姬”的称号,进行改制,宣布“公主”一律被称为“帝姬”。这种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柔福帝姬本来因为北宋的灭亡,也随之消失在金国的土地上,可是令人感到特别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竟然从金兵的爪牙下逃了出来,还历经艰难回到南宋朝廷,南宋的高宗皇帝和文武大臣,对柔福帝姬的虎口逃生本来感到十分高兴,可是这实在太出乎人们意料了,在欣慰的同时,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个长得酷似公主的人真的是柔福帝姬本人吗?

柔福帝姬活着回来了

靖康二年,金兵的铁蹄横扫中原,一直南下攻到北宋都城汴京,然后将宋朝徽钦皇帝、宗室、后宫妃嫔三千余人作为俘虏押送到金国,柔福帝姬作为宫廷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她与徽宗、钦宗及赵氏大部分宗室成员一起,离乡背井地被掳往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亡国奴,沿途受到了金兵的百般侮辱。柔福帝姬在靖康之难被掠到金国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传回宋朝,所以人们一直都以为她早已经死了。可是,到了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时,竟然有一个女子来到宫廷,自称是从北方逃归的柔福帝姬。

宋高宗虽然惊喜万分,但是又担心这是个假冒帝姬身份骗取荣华富贵的人,于是就命令几名老宫女前去察验,这几位老宫女都觉得这女子相貌确实很像柔福帝姬,并且对宫中旧事也是了如指掌,能够回答得八九不离十,所以就禀告皇上,这确实就是当年被掠往金国的柔福帝姬。老宫女的担保让人们渐渐不再怀疑其中有假。可是众人还有一个疑问,柔福帝姬身为金枝玉叶的公主,从小就是三寸金莲,怎么竟会生了一双大脚呢,这实在是让人太怀疑了。那女子面对一双双怀疑的眼睛,丝毫没有惊慌,不胜悲苦地解释说:“金人对宋朝宫室成员不加怜悯,像牛羊一般地驱逐,我们连鞋都不曾穿上,光着脚步行了几万里路,就是三寸金莲又怎么能保持原样呢?”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并且又听到这女子能够直呼他的小字,便认定她就是真的柔福帝姬,不再怀疑。于是马上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从此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般的生活。这以后,高宗认定这是唯一的姐姐,所以对她恩宠有加,先后赏赐的东西折合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错把颜子当公主

可是在绍兴十二年和议结束后,南宋高宗的生母显仁太后从北方回来了,见到高宗后,没说几句话就急急忙忙地告诉高宗说:“金人都在笑话他,因为他错把‘颜子’(颜子就是冒牌货的意思,当年京师有颜家巷,制作的各类器物都是假品次品,极不坚实,因此人们用‘颜子’来称呼冒牌货)当公主。”

高宗一向信任他的生母显仁太后,刚一听到这番话,非常地吃惊,也十分地愤怒,于是立即下旨捉拿柔福帝姬,但他还是有些疑惑,如果公主不是真的,怎么会对宫中的事情知道得那么详细昵?

真假公主案

于是高宗下令将“柔福帝姬”下狱审讯,没过多久就真相大白了:这女子确实是个假公主,她原本是个尼姑,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曾经遇到一个在靖康年间从京城逃难出来的柔福帝姬的贴身宫女。那宫女一见她就惊呆了,告诉这女尼说她的容貌与柔福帝姬十分相像,又告诉她许许多多的宫中琐事。

女尼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无以为生,于是就冒名顶替柔福帝姬,可没想到竟然蒙混过关,居然还享受了十多年的荣华富贵。这个假公主逍遥多年,致使南宋王朝受到金人的耻笑,宋高宗不能忍受这样被人捉弄,他生气极了,在以极大的耐心听完上报的假公主的原委后,立刻怒气大发,派人即刻将假的柔福帝姬处死。轰动一时的真假公主案就这样结束了。只是那驸马高世荣最可怜,人们纷纷嘲笑他说:“向来都尉,恰如弥勒降生时;此去人间,又到如来吃粥处。”意思就是说他福分太浅了。

不过,这个柔福帝姬虽然被诛,可是民间却流言纷纷,很多人都为她抱屈不平。在民间流传的《四朝见闻录》、《随国随笔》等笔记中,都记载了另外一种说法:柔福帝姬其实真的是公主,历经了千辛万苦才到达南宋国土。可是显仁太后回来后,由于她在北方多年,有许多不愿为国人知道的隐事,见柔福逃归,怕她泄露,因而强说她是假的柔福帝姬,令高宗将她杀掉。

高宗为奉母命,也容不得柔福辩解,最终使她死于非命。这一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可惜没有真凭实据,又死无对证,于是柔福帝姬的真伪,就成了真正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