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48

第48章 徽、钦二帝成为阶下囚

刻骨铭心的“靖康之耻”,提醒无数后人,勿忘亡国之痛。

两代皇帝只知道烧香

北宋朝廷和金国联合攻辽时让金朝摸透了宋朝的家底,也让北方的金国看到了宋朝的腐败与无能,所以金国要乘着宋朝内乱的时候前来发笔横财。于是灭辽以后,在公元1125年冬,金国就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企图消灭北宋政权。

这时北宋已多年没有战争,军队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抵抗不住金兵凶猛的进攻。到了第二年初,金兵就渡过了黄河,兵临汴京城下。

可是这时宋徽宗还是整天花天酒地地生活着,自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丝毫没有抗金的准备。面临金国的进攻,他并没有立即组织军队进行抗击,而是在宫中让道士作法,堂堂一国皂帝竟然把解围的希望寄托在道士郭京的六甲法上。这些道士的法力虽然能欺骗皇帝,却阻挡不了金兵的猛烈进攻。

徽宗万不得已,为了欺骗百姓争取民心只好连下罪己诏,言辞恳切地向人民道歉,表示悔恨。另外还下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增援京师,保卫皇帝,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金兵已经逐渐逼近。徽宗这时已经完全被吓昏了,他不知所措,他所宠幸的“六贼”干尽了坏事,也早已受到人民的唾弃,不能领导抗金。徽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写下“传位太子”四个矍铄的瘦金体大字,自己躲在深宫中整日烧香。

在国难当头之时,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宋钦宗即位的第二天,徽宗就以烧香为名,带着一批宠臣日夜兼程,渡过准河逃到扬州,还把太上皇后丢在扬州,自己带了一帮妃子过长江逃到了江苏镇江。随行的妃嫔们受不了奔波之苦,落在沿途很多人。

宋徽宗南逃后,钦宗起用抗战将领李纲,京城军民在李纲的率领下,奋勇抗敌,多次打退金兵的进攻。但就在这时,宋钦宗却在一伙投降派的鼓动下,罢免了抗战派领袖李纲,原因是根据祖宗家法防止李纲篡权,保全皇位;另外为了防止抗金后再招惹是非,得罪金人。并且这时宋徽宗还以太上皇的名义不准京外军队回师救急,宋钦宗抗金一时陷入了困境,只好放弃抵抗,派人向金屈膝求和,满足金人的一切无理要求。恰好这时孤军深入的金兵在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下,也认识到形势对自己不利,宋钦宗又满足了他们索要的金银、财物、土地等要求,所以金兵就撤兵回师了。

这时,宋钦宗赶紧迎回那位危险的太上皇,宋徽宗这时以为天下太平了,急忙高兴地赶回汴京重新过起了荒淫奢靡的宫廷生活。

靖康之耻

这时,一些大臣劝告钦宗要准备抵御金兵的再次南侵,可是钦宗却满不在乎地说:“金兵一退就万事大吉了。”钦宗和徽宗一样,都不思忏悔,也不作任何准备,甚至还认为这些话太危言耸听了。半年后,金兵又卷土重来,再次兵分两路南下灭宋。他们飞速渡过黄河,再次包围汴京。宋钦宗又仿效前计,前往金营求和,却遭到了金人的百般戏弄。随行的吏部侍郎李若水气愤不过,痛骂金兵,被金人割舌而死,钦宗当即被金人扣押。在金兵的猛烈攻击下,汴京陷落。公元1127年4月,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连同北宋的后妃,亲王、内侍等共三千多人俘虏北去。宫中所藏的金银、绢帛、文物、图籍、宝器等被抢一空,此年,北宋灭亡。此事件史称为靖康之难,又叫靖康之耻。北宋旧臣和南宋的君臣们为了避讳这一不光彩的史实,又经常自欺欺人地称之为二帝北狩,意思是徽钦二帝去北方打猎去了!

徽钦二帝被金兵押到金国后,金国皇帝立刻下令把二人带到远离南方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关押到一口地窖中,以防宋人来救。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宋徽宗痛楚地写下了一首诗:

彻夜西风撼破靡,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诗中凄凉悲惨的亡国之情,真是有如那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包含了多少辛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