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38

第38章 宋徽宗鹰击长空展鸿图

他挥笔绘成了一幅气势非凡的《鹰击长空图》:一只临空翱翔的巨鹰,背负青天,俯瞰着江山万里。

鹰击长空

不少史籍都记载了赵佶做皇帝之前作为皇帝贵族成员的一些琐事。我们从中发现,比起其他皇室成员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来,赵佶显得胸有城府。他很少参与其他那些胸无大志的亲王们组织的宴游活动,成天深居独处,不是练字作画就是习兵舞剑。对朝中大臣,他也总是彬彬有礼,随时保持着一个谦虚的姿态。这使得朝廷上下对他怀有一致好感。有一天,负责观察天象的官员郭天信来到他的居室,悄悄告诉他说:“王星将入宫室(星座),端王将君临天下。”这是毫无根据的推测,但这种话多说几句也无妨。说对了算是拍准了马屁,说不定有朝一日仅凭这几句话就平步青云,说错了也不会被人知道,因为亲王如果把这话传出去,招来杀身之祸的只能是他自己。所以郭天信这类官员经常玩弄这种投机钻营的把戏,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佶竟然因此高兴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他挥笔绘成了一幅气势非凡的《鹰击长空图》:一只临空翱翔的巨鹰,背负青天,俯瞰着江山万里。

高俅赵佶梦想成真

万万没有想到赵佶居然几天之后便梦想成真——他病了一年的哥哥宋哲宗赵煦去世了。哲宗无子,该从弟弟中选出一人继承皇位。尽管哲宗的弟弟很多,但赵佶依然充满信心。凭他平日与朝中大臣的良好关系,以及当时掌有国家大权的向太后对他的厚爱,他相信皇冠最终会落在他的头上。终于如愿以偿,但远不是赵佶所想象的那样顺利,要不是向太后的力争,他的愿望终将化为泡影:哲宗刚一驾崩,向太后便召来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她哭着对群臣说:“国家不幸,皇帝无嗣,亟应择贤继立,慰安中外。”大臣章悖回答道:“依照律令,应立简王。”向太后反对道:“说起来诸王都是神宗的庶子,谈不上该立谁不该立谁。”章悖又说:“即使如此,也该立庶子的长子申王。”太后又反对道:“本来是该立申王,但他有眼病,不便作君王。所以依次下来,也就只好立端王了。”大臣章悖一听反驳说:“端王自来有些轻佻,怎能做天下君主呢?”太后说:“这就不对了,先帝在世时就曾经说过,端王有福寿,而且仁孝,与诸王都有所不同。”其他大臣见向太后如此固执己见,都明白了向太后的心思,于是纷纷附和起来。一个叫曾布的大臣吼道:“章悖从未和我们商量过,如今怎能在这里擅作主张呢?依我看还是太后出一道圣谕也就行了。”蔡卞、许将也齐声应道:“合依圣旨。”章悖见自己势处孤立,知道争执下去也没有用,只好缄口不言。这时,赵太后趁机宣读圣谕,将皇位的继承权交给了赵佶。

不过这一切对于后来已经当了皇帝的赵佶来说都并不重要了。他在以后的一生中最记忆犹新的只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初八那个难忘的日子。哲宗去世的消息是那天早晨从宫中传出来的。

当时,寒风卷着漫天黄沙,呼叫着冲向京城的千家万户,也从紫禁城中那些辉煌巍峨的飞檐斗拱间匆匆掠过。他当时正在离紫禁城不远的端王府内,听到这一消息,他预感到将要发生一场改变他今后命运的大事,于是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翘首张望,焦急地在殿廊下踱来踱去,还一次次望空合掌,默默地祈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乘风而来,两个小黄门冲进王府,还没有收紧缰绳就叫了起来:“太后圣谕,端王即刻进宫!”赵佶未等到话音落地,便翻身上马,带领一群护从跃出府门来到了皇宫。他刚进皇宫就被带到了宋哲宗灵前。他在灵前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举行告别哲宗的仪式,而是举行皇帝登基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