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22

第22章 郭皇后被废

皇后乃六宫之首,如果轻易被废,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

不合帝意的皇后

宋仁宗的皇后郭氏是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仁宗在做太子时,特别宠爱的妃子是张美人,即位后,就想立张美人为后,可是刘太后却不同意,并且在天圣二年,为仁宗立郭氏为皇后。虽然郭皇后对仁宗体贴备至,可是仁宗却不喜欢郭皇后,仁宗喜欢的是尚美人、李美人和张美人。所以郭氏虽贵为皇后,但一直得不到仁宗的宠爱,如同住在冷宫。

误打皇上一巴掌

受宠的美人知道皇上的心思,所以互相争宠,并且总是逮着机会就损毁郭氏,都想取皇后而代之。尚氏、杨氏等就多次和郭皇后发生争执,双方都忿恨不已。

有一天,尚美人又在仁宗面前说郭皇后的坏话,恰巧被郭皇后听见了。郭皇后怒不可遏,上前挥手就想抽她一耳光。

不料,在一旁的宋仁宗救美人心切,扑过去就挡住了尚美人。可是郭皇后盛怒之下,这一巴掌实在是又快又狠,等到她见到皇上扑过去,却实在也没有办法停止,就这样巴掌被仁宗挨上了。仁宗只觉得颈上火辣辣的,脑袋昏昏沉沉,一股股怒气直往上蹿,被随侍扶入冬殿。

各怀心思,支持废后

内都知闫文应一向善于迎合宋仁宗,是个溜须拍马的小人。他知道皇上不喜欢郭皇后,可是又没有机会废掉,所以仁宗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废后的绝好机会的。他马上就给仁宗出了主意,建议仁宗把皇后留下的手印给宰相辅政大臣们看,这样仁宗就能立刻废掉皇后。仁宗接受了这个建议,真的召来大臣吕夷简,告诉他事情的经过,还请他看皇后的手印。果然是红痕刺眼。吕夷简以前曾经被废相,他以为是郭皇后向皇帝说了坏话,早就怨恨郭皇后,于是乘机向皇上进奏说:“废后的事情,古代就有先例,所以皇后如果有错,您可以废掉皇后。”侍臣们也纷纷跟着附和说:“郭氏身为皇后九年,却没有子嗣,实在是应当废去啊。”宋仁宗听着大臣们没有反对废后,还站在自己这一边批评郭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本来是十分高兴的,可是当真说到废去皇后,宋仁宗又有些犹豫不决了。这时宰相吕夷简就在一边鼓劲说:“光武帝是汉代的明主,当时他的郭皇后只是心中有怨言就被废了,何况是打伤了陛下呢?更是罪不可恕。”仁宗于是决心废去郭皇后。废后的消息不胫而走,宫中、朝中都紧张和热闹起来,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段少连等十余人力谏,声称:“废后是件大事,郭皇后没有过错,不可废啊!”吕夷简却吩咐有司不得接纳台谏奏章。仁宗也下诏说:“皇后没有子嗣,自愿入道,现在经过特许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住在长乐宫。”

其他大臣反对也无用

废后诏书已经颁发,台谏的奏章又不能上达,御史中丞孔道辅和谏官范仲淹只好连同知谏院孙祖德,殿中侍御史段少连、侍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右正言宋郊、左正言刘焕等在宫门外等候皇上召见,极力想劝阻仁宗垂听谏官的话,不要废掉郭皇后。孔道辅、范仲淹等要进去见皇上,可是守候殿门的内吏却把宫门关得紧紧的,不去通报给皇上。御史中丞孔道辅一时间十分着急,双手使劲叩着宫门的铜环,还大声疾呼皇上:“皇后被废,为什么却不听台谏进言呢?”孔道辅等人看没有效果,又接着去拜见宰辅吕夷简。孔道辅还质问吕夷简:“我们作为臣子来侍奉皇帝皇后,就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样。父母不和,本来就应当劝和的,怎么能只顺从父意却将母亲扫地出门呢?”一席话说得吕夷简实在没有话说。朝中百官都很生气,纷纷指责吕夷简。吕夷简被逼无奈,只好又搬出先例,争辩着说:“废后的事,本来就不是本朝首创,古代就有很多。”孔道辅、范仲淹十分气愤地指斥他说:“为人臣子应当用明君来教导君王,怎么能引出汉光武帝那种失德的事情来劝皇上呢?这并非是人臣之道啊!”吕夷简只好拱手说:“我无能为力,你们自己面见皇上吧。”可是没等孔道辅等见到皇上,他们已被贬官,逐出京城去了。

来不及的反悔

郭皇后就这样被废入道。不久尚美人也失宠了,废入了洞真宫,也成为道姑。杨美人也被安置在其他的宅子,不能见到皇上。仁宗则赐郭氏金庭教主、冲静元师等法号,来表示安慰。后来宋仁宗很想念他的结发妻子郭氏,于是常常遣使去问候,还赐赏乐府。郭氏为感谢圣恩,常常书信作答,言词凄凉悲伤。仁宗又有些割舍不下郭氏了,于是就派人秘密地召郭氏回宫。郭氏要求仁宗如果要再想见召,那么应当百官立班受册才行。可是仁宗没有答应,不久郭氏竟然染病去世了。死前内侍闫文应曾经奉命带御医前去诊视,可是本来病不重的郭氏没过几天却暴病身亡。宫中和朝廷都怀疑是闫文应下毒,但也只是怀疑,没人敢查证,不过没过多久那个闫文应就被仁宗皇帝流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