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2
6176600000021

第21章 仁宗掩饰太后的过错

一个国家有如此贤明的太后,实在是国家之福。

贤明的太后

宋仁宗赵渍是真宗的第六子(公元1023年—1063年在位),他亲政前刘太后垂帘掌政11年,虽然政事决定出自内宫,但是号令严明,恩威遍于天下。但是,靠近她身边的人,很少有沾光之处。后宫里面的制度,她从不随意改变,内外的赏赐都有所规定,赐给亲族的饭食,一定要换上铜制的盘子,她说:“皇帝的器皿不能给家里人用。”三使司奉献一幅武则天临朝掌政的画,太后把它扔到地上,说:“我不做这样对不起前辈皇帝的事。”有个运粮大臣叫做刘绰的,从京西回来,说他在粮仓里有剩余粮食千余石,请求献给户部等三司。太后问他:“你认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四个人吗?这四人难道是因为进贡盈余之物才升为大官的吗?”晚年渐渐有她外祖父母家的人进朝为官,任命宦官罗崇勋、江德明等访查外事。罗崇勋等因此势倾中外,显赫一时。

等到太后去世,仁宗看到身边大臣就边哭边说:“太后病到不能说话的地步,还多次拉着我的衣服,好像有什么要嘱咐的,这是为什么呢?”

大臣薛奎说:“太后的意思是说她穿的礼服和礼帽不合规矩,穿戴它怎么可以见先帝于地下呢?”

仁宗明白了,于是给她换上皇后的服装入殓。按过去的制度,作为皇后只能有两个字的谥号,可是给太后加上四个字的谥号:“章献明肃”。太后留下诏令,尊奉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共同商议军国大事。满朝文武都为此而祝贺。

皇帝亲政

御史中丞蔡齐,示意负责上朝退朝的官吏,不要退班。他进去对宰相说:“皇上已经长大成人,了解天下的情况,懂得治国的道理。现在应该独自掌管朝政,怎么可以让太后继续掌权呢?”殿中侍御史庞籍,立刻关上大门把垂帘听政那一套摆设给烧掉了。从此只尊奉杨太妃为皇太后,删掉了诏书中同议军国大事的话。

从此仁宗才开始亲政,停止修建寺庙,裁减不正当上来的官吏;召回宋绶、范仲淹、罢免宦官罗崇勋等,朝廷内外非常高兴。刘太后爱护仁宗如同亲生,仁宗也尽心孝顺她,所以母子俩始终没有丝毫的隔阂。

等到仁宗亲自管理政务,一些好发议论的人不时诋毁太后掌政时所办的一些事情。范仲淹对仁宗说:“太后受先帝托付调护、协助陛下十年,现在应该掩盖她的微小过失,以保全她的大德。”仁宗说:“这也是我很不愿听到的事情。”于是发下诏书申诫整饰朝廷内外,不得谈论太后垂帘听政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