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2
6172500000056

第56章 李辅国步步高升

李辅国由于树敌众多,最终没有逃脱厄运的降临。

随太子飞黄腾达

李辅国,原名静忠。出身贫寒,年少时迫于生计,被人阉割,送入宫中。李辅国长相丑陋,但粗通文墨,早年在皇宫的马厩中干杂役。在皇家的马厩里干活,属于最底层的宦官。皇亲贵族官僚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他不甘心在马厩里了却自己的一生,发誓要出人头地。开元年间,高力士权倾朝野,朝中达官贵人都攀附于他。李辅国后来因为能逢迎高力士,在四十岁时被提拔为管理马厩账目的小官。为了取悦上司,李辅国唯谨唯慎,办事一丝不苟,把马养得很好,账目也清清楚楚。

玄宗天宝年间,闲厩使王供很欣赏李辅国的才能,后来把他推荐到太子李亨宫中服役。安史之乱时,李辅国力劝太子分兵北上,收河陇兵,以图兴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七月,太子带部分兵士到达灵武,他又劝太子迅速称帝,以维系天下民心,成了劝驾有功之臣。依照其计,太子李亨第二年在灵武称帝,就是肃宗,改元至德。李辅国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为表忠心,将其名静忠改为护国,后再改为辅国。

李亨称帝后,玄宗为太上皇,一直留居巴蜀。至德二年十二月,玄宗自益州回到长安,住在城东兴庆宫,有时也去肃宗大明宫。玄宗身边仍有些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如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等,这些人对出身微贱的李辅国并不看在眼里,李辅国自己也知道。他恐玄宗再度得势,于自己不利,于是,暗里谋划铲除玄宗,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李辅国装作很关心太上皇的样子,对肃宗说:“太上皇所居靠近市面,常常免不了要和外人往来,烦扰而又不利于养老。听说陈玄礼、高力士等人又在伺机图谋不轨,要向您夺权,禁卫六军都因此为之惶恐不安,我已无法说服他们听命,只好请您将太上皇迁入禁中,隔绝同外人的往来,才能免于发生后患。”肃宗认为玄宗年事已高,不会复出夺权。李辅国却说:“太上皇可能没这个意思,他又怎么能控制住手下那帮人呢?当今之务,必须尽快消除叛乱于未萌,迁太上皇入禁内,以杜绝与外人交往,父子还可常常相聚,有什么不好呢?”当时,兴庆宫的长庆楼南临大道,玄宗常登楼徘徊观望,老百姓路过时常对玄宗瞻拜,玄宗顺便在楼下设酒食相待。其中也不免有过往官吏,如御林大将军、剑南道入京奏事官员等人。抵不住李辅国天天嚼舌根,终于说动了肃宗。

翅膀硬了之后的嚣张

于是,李辅国假传圣旨,将兴庆宫原有的300匹马减去了290匹,开令六军将士出面,强迁太上皇入居西内太极宫。

李辅国亲率一行人马来到睿武门,遇见玄宗,突然命令武士五百人拔刀挡住去路。玄宗惊讶地问他用意何在?李辅国说是奉命迎太上皇回宫内。高力士在场,怒斥李辅国胆大妄为,令他下马。出乎高力士所料,一向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李辅国如今翅膀已硬,不会再听他的了。当即,李辅国奚落嘲弄了高力士一番,并骂高力士“不识时务”,还杀死高力士的一名侍从。高力士无奈,只得奉劝将士不要乱动,诸兵士收刀听命。高力士指令李辅国与自己一道护驾,玄宗乘舆同行至西内,居于甘露殿。李辅国随后率众离开,只留下几十名老弱士兵侍卫,再也不允许高力士、陈玄礼和其他老宫人留居玄宗身旁。不久,李辅国又勒令陈玄礼退隐,将高力士流放到边远地区。高力士临行前求见玄宗,也遭拒绝。玉真公主也被强迫出居道观。从此,李辅国以自己的手下代替玄宗的亲信,名为服侍,实为监视。李辅国连对玄宗略有好意的人也不放过。刑部尚书颜真卿率领百官向玄宗问好,李辅国立即奏贬颜真卿为蓬州(今四川蓬安县)长史。此后,玄宗孤灯苦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人敢去看望,连肃宗也害怕李辅国而不敢探视父亲,致使玄宗抑郁而死。

权势熏天的太监

一批政敌已被清除,李辅国有恃无恐,公开伸手要官。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李辅国升兵部尚书,由御厨设食,宰相朝臣皆来祝贺。可李辅国并不满足这个正三品官,竟然提出要当宰相。肃宗颇感踌躇,对他说:“以你的功劳,什么官都可以做,但若众望不孚,怎么办呢?”李辅国便找宰相裴冕等联名上书推荐。肃宗其时也害怕李辅国权势过大,便暗中让宰相萧华告诉裴冕,转告公卿们千万不能上奏。自然,李辅国的野心未能得逞,但却增加了他对萧华等人的几分仇恨,时时伺机进行报复。

数月后,肃宗有病,李辅国乘机矫诏免去萧华相职,贬为礼部尚书,换上他的亲信元载为相,旋又贬萧华为陕州刺史、裴冕为施州刺史。不久,唐肃宗死,李辅国拥戴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他自恃有功,愈加骄横无礼,对代宗说:“皇上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理。”当时,他身为兵部尚书、判行帅行军、闲厩使等,掌握着军队和车舆牛马等大权,代宗虽对他不满,表面上,仍很敬重,尊称其为“尚父”,因而事无大小,群臣均先禀报李辅国。李辅国也自觉顺理成章,泰然处之。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拜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实封八百户。

李辅国权势炙手可热,朝臣多怀不满,即其党羽左监门卫将军程元振也嫉妒异常。他密向代宗建议,应削夺李辅国的部分权力。这一建议正和皇帝心意,立即解除了李辅国行军司马、兵部尚书和闲厩使等职务,任命药子昂判行军司马。药子昂自知势难与敌,辞不受命,代宗遂以程元振为行军司马。接看,代宗又以左武卫大将军彭体盈代李辅国为闲厩、群牧、苑内、营田、五坊等使,不再让李辅国住在宫内。渐渐的,李辅国失去了权势,由于他树敌众多,最终没有逃脱厄运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