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2
6172500000029

第29章 大唐才女上官婉儿

她是武则天的心腹,笔杆子,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她虽一生未嫁,仍丑闻缠身。

祖父成了替罪羔羊

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中时,因其祖父上官仪的案子牵连而籍没入宫。那还是麟德元年,当时高宗对武则天的专横牵制甚为不满,与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上官仪附和高宗之意说道:“皇后恣意专权,天下极为不满,应当废掉以顺人心。”高宗即令其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听到密报后,慌忙赶到高宗身边,一把抢过诏书,瞪起眼睛看了一遍,恶狠狠地把脖子伸到高宗面前嚷道:“你杀了我算了!杀呀!杀呀!”高宗久处积威之下,对撒泼的武则天毫无办法,只得支支吾吾地说:“这不是我的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的。”只一句话就嫁祸于人,让上官仪成了替罪羊。武则天竟不肯轻易罢休,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勾结前太子李忠图谋叛逆。结果,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被下狱处死,上官庭芝之女上官婉儿也随其母入宫中为婢。

留在杀父仇人的旁边

上官婉儿在宫中渐渐长大,她天资聪慧,又肯用功学习,对宫中万事都了如指掌。14岁就会作诗,众人都夸她是才女。后来,武则天见她才华出众,善解人意,就封她为婕妤,协助她拟敕制诏。上官婉儿也不计较武则天杀父之仇,死心塌地地与武则天在国事上密切合作,这种不计前嫌的雅量在一般人中是鲜见的。据说当年她母亲怀她的时候,曾梦见神人送来一杆大称,占梦的说这预示着上官婉儿将掌握大权衡量天下大事,那时她家是罪臣孤子,谁也不相信,想不到竟然成真。

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惟命是从,很受武则天的宠信,但也有一段时间屡遭训斥。不是因为她办事不力,而是因为独身半生的她,不理解武则天的变态心理。时年七十多岁的武则天因男宠薛怀义死后,御医沈南身心虚弱满足不了自己,整天陷入寂寞无聊的烦闷之中。她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责骂侍女。上官婉儿虽然善解人意,但从来没尝过男欢女爱的滋味,对武则天的变态只能感到惘然。后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美少年入宫侍寝,武则天才又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起来,上官婉儿这才似有所悟。据说上官婉儿额头上的一道创伤还是她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调情时,武则天醋劲大发,一剑砍伤的。

古代名画陷入情网

武则天死后,武三思是中宗与韦后最亲密、最信赖的知己,官至司空,并和韦后勾搭成奸,成为操纵中宗的“真天子”。武三思的再度猖獗得益于上官婉儿鼎力相助。其时上官婉儿由正三品女官婕妤,升为正二品昭仪,她虽然已有四十多岁,但风韵犹存,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她容貌艳丽、风度袅娜、举止大方、才华横溢,令男人们为之倾倒,中宗也垂涎欲滴。但韦后专横,中宗不敢觊觎,众大臣也惧于上官婉儿的声望可望而不可及。由于武三思和韦后的亲密关系,他可以随时出入宫廷。出于政治需要,武三思想尽办法取悦上官婉儿,使她深深地陷入情网。面对权势显赫又对自己体贴入微的男子,体验了床第之欢,欲壑难填,遂与武三思频频幽会于后宫,后来竟成为宫中公开的秘密。为了更方便地与武三思苟合,上官婉儿便要求在宫外建立私宅,把母亲沛国夫人接来同住,每天早出晚归到后宫侍奉帝后。闲暇时,她则与武三思在一起厮混。许多女官纷纷效仿,竟开了宫廷史的一个先例。

上官婉儿最爱的还是唐宗室诸王中的李逸,而李逸却爱着武则天的侄女武玄霜,最爱上官婉儿的又是长孙泰,长孙泰的妹妹恰好是李逸的妻子,这几人都是朋友至交,在这种不可言说的困境中,上官婉儿对远在天山的李逸写道:

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惆怅久离居。

搭救自己的情人

中宗回宫五年后,五王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将政权交还给中宗。当五王之一的张柬之率领大队人马冲进宫时,武三思正在太子宫与韦后歪躺在床上下棋。只听见屋外人声鼎沸,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时上官婉儿敏捷地冲进屋来,拉着武三思仓惶躲入阁楼之中,这才避过了一场大祸,事后只是被削去王爵而已。武三思侥幸躲过一劫,以后便千方百计消灭“五王”势力,在朝中权倾一时。

佳人之死

后来,武三思被杀,韦后专权,毒死了中宗,引起了李隆基发动政变。当李隆基率众进入宫中杀死韦后及安乐公主后,上官婉儿心存侥幸,率领宫人秉烛出迎。她拿出一纸诏书的底稿让李隆基过目,说当初是她亲拟诏书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以相王李旦辅政的,不过韦后不肯。这个未实现的“功劳”没有打动李隆基,上官婉儿当场被李隆基的部下一刀杀死。这个聪明一生的才女佳人终究没有逃脱厄运,竟惨死于这场流血的事变之中,死时年仅47岁。倘若她生前有先见之明,与武三思和韦后等人拉开距离,或许不会遭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