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08

第8章 郁病 (8)

郁病 (8)

【研究进展】1.化学成分 [宋立仁,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58]方中芍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基氧化芍药苷、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2,3,4,5,6-O-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根中主要含牡丹皮苷、牡丹皮新苷,还含挥发油、植物甾醇和生物碱。2.药理作用 (1)保护神经作用:[蔡大勇,赵雁,黄启福,等.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对D-半乳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中医杂志,2003,44(8):619—621]采用D-半乳糖(D-gal)制备神经元自由基损伤模型,选用倒置显微镜、酶标仪、流式细胞仪、HE染色等观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形态及形态计量神经突起密度,检测神经元代谢率、神经元凋亡构成比,以及糖还原酶信使RNA(AR-mRNA)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神经元、受D-gal攻击神经元和受D-gal攻击同时得到10%丹栀逍遥散药物血清防治神经元之间的差别。

结果:受D-gal攻击而受损伤的神经元代谢率显著降低(P<0.01),高、中、低剂量丹栀逍遥散防治均可使其明显回升(P<0.05或P<0.01);凋亡构成比增高(P<0.01),高、中、低剂量丹栀逍遥散防治均可使其回降(P<0.01);攻击后出现变性坏死的形态变化,用丹栀逍遥散防治可使其好转,神经突起浆质中出现均匀、细小的颗粒;神经突起密度显著降低(P<0.01),高、中、低剂量丹栀逍遥散防治使其明显回升(P<0.05或P<0.01);消除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神经元无AR-mRNA表达。据此可推测丹栀逍遥散能防治老年性痴呆。(2)改善微循环作用:[谢远明,马兴民,孙平川.中药方剂近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89—190]实验研究表明丹栀逍遥散能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解除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增强造血系统功能;而且未发现毒副作用。五、越鞠丸【方名】 越鞠丸【来源】 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丹溪心法·六郁五十二》:“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 【处方】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用法】 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主治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方解】 吴谦认为:“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无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杂嗳气,百病丛生。”即气郁可导致血、痰、火、湿、食诸郁,而血、痰、火、湿、食诸郁也可导致气郁,气郁为诸郁之核心,故本方着重于行气解郁,使气机流畅,则血、痰、火、湿、食诸郁自解,痛闷呕恶诸症可除。方中用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疗胸腹胀痛,为君药。川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疗胸腹刺痛;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疗呕吐吞酸;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疗胸痞痰多;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疗脘闷纳少;均为辅助药物。因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故越鞠丸中不另加祛痰药,朱丹溪认为“五药相须,共收五郁之效。”临床运用本方时应注意随诸郁轻重不同,而变更其主药,并适当加味使用。即“何郁病甚,便当以何药为主。

”现代医学也可运用本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肋间神经痛、痛经、妊娠恶心呕吐、胃神经官能症、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气郁偏重,当以香附为主,并加木香、郁金、柴胡;血郁偏重,当以川芎为主,并加当归、红花、桃仁;湿郁偏重,当以苍术为主,并加泽泻、藿香、佩兰;食郁偏重,当以神曲为主,并加山楂、麦芽;火郁偏重,当以栀子为主,并加黄芩、黄连、龙胆草;挟寒者加干姜、吴茱萸。就气郁而言,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加减亦异。若病在上焦,加枳壳、瓜蒌以宽胸利膈;病在中焦,加厚朴、陈皮以理气消痞;病在下焦,加川楝子、牛蒡子疏气以通腑热,加白茅根、滑石以清热通淋。2.治疗精神失调症 [冯 陵.越鞠丸治疗中学生精神失调症72例.江苏中医,1994,15(6):21]72例中学生精神失调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负担,主要是自尊心过强,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22岁,大多在18岁左右。

均服用越鞠丸,并配合心理治疗和疏导。基本方法:越鞠丸,每次6g,每日2次。效果不显著者,如湿郁明显,舌苔白腻者以茯苓、白术煎汤代水服;火郁明显,舌红苔黄者加服青黛;痰郁明显,舌苔滑者以制半夏、制南星煎汤代水饮;血郁明显,舌有紫斑者以桃仁、红花煎汤代水饮;气郁明显,嗳气、喜叹息者以木香、槟榔煎汤代水饮;食郁明显,腹胀、吞酸、呕吐、饮食不消化者加服山楂、麦芽、砂仁。结果:治愈51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4%。3.治疗胃脘痛 [茅正义.越鞠丸治疗胃脘痛80例分析.交通医学,1995,9(1):7]经胃镜及上消化道钡剂检查,80例胃脘痛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男52例,女28例;21~30岁9例,31~40岁28例,41~50岁28例,51~60岁15例;病程1~5年59例,6~10年21例。均予越鞠丸治疗,基本药物:苍术6~8g,制香附10g,川芎10g,神曲10g,焦山栀6~10g,水煎服,日服2次。

气郁偏重见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者加木香、苏梗、佛手;血郁偏重则久痛,痛有定处,或见舌暗有瘀点者加失笑散、刺猬皮、九香虫;痰郁偏重致头目眩晕、胸膈痞满、恶心呕吐者加竹沥、半夏、广陈皮、竹茹;火郁偏重见嘈杂吞酸、溲黄,大便干结者加川连、吴茱萸、生大黄、蒲公英;湿郁偏重而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者加厚朴、薏苡仁、砂仁、茯苓;食郁偏重见脘腹饱胀、嗳腐不能食者加山楂、麦芽、鸡内金。治疗期间忌食冷硬黏食物。结果:有效(胃脘疼痛消失,饮食正常,舌苔转为薄白) 74例,无效(胃脘疼痛不减,食欲不佳,舌苔无变化)6例。服药时间最短7d,最长20d,平均13.5d。4.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张志华.越鞠丸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5(2):26—27]6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男女之比1∶2.5;15~60岁30例,61岁以上5例。对照组25例中男性7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1∶2.57;15~60岁21例,61岁以上4例。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予越鞠丸服用,基本方:川芎10g,炒苍术10g,制香附12g,炒山栀10g,沉香曲10g,每日1剂,早晚顿服,入院初期1~2剂/日;同时辨证加减用药。因呕吐脱水不能进食者,予5%葡萄糖盐水 1 000ml加入 10%氯化钾20ml、维生素B6 200mg、维生素C 2g静滴2d。对照组仅予西医治疗,全部病人均禁食 2~3d,5%葡萄糖盐水1 500ml加入头孢唑林钠1.5g、硫酸庆大霉素24万U静滴6d;硫酸阿托品1mg/次,4/d;疼痛剧烈者予盐酸哌替啶50mg/次,2/d,肌注。结果:治疗组在体温、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两组在腹痛消失所需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表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5.治疗新生儿腹胀症 [梁均文.加味越鞠丸治疗新生儿腹胀症22例临床体会.广东医学,1995,16(11):765—766]新生儿腹胀症是指婴儿出生后没有胎粪排出,或每天仅有少量胎粪排出,持续3~5d尚未排净,而出现明显的腹胀、呕吐;触摸腹部常出现肠型,叩之则“咚咚”有声。其病机实为气失其常度,故郁而成结,壅塞不通使然。22例新生儿腹胀症患者中男婴10例,女婴12例;出生3~5d者10例,出生8~14d者6例,出生15~25d者6例。均予加味越鞠丸治疗,基本方:苍术2g,香附2g,川芎2g,神曲2g,山栀子3g,木香2g,鸡内金5g,桃仁2g,厚朴2g,白术2g,将上药用清水500ml,煎至200ml,调入适量白蜜,频频喂服。并用市售之百草油少许外搽于脐周腹部,上敷以温毛巾,每次敷上5min左右,每日敷3~5次。结果:显效(治疗5d,腹胀消失,无呕吐,每天能排正常婴儿便)15例,有效(治疗10d,腹胀基本消失,但偶有呕吐,每天能有婴儿便)5例,无效(治疗后腹胀、呕吐无缓解)2例。无效的2例患者转外科确诊为肠闭锁(先天畸形)。

6.治疗消化道溃疡 [李志谦,葛学英,仇维荣,等.越鞠丸加味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268例.山东中医杂志,1996,15(2):67—68]2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胃溃疡132例,十二指肠溃疡93例,复合性溃疡43例。162例X线钡剂检查以明显龛影确诊,且龛影直径大于0.5cm,65例X线钡剂与胃镜双重检查确诊,41例行胃镜检查确诊;男177例,女9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14~20岁11例,21~30岁 46例,31~40岁82例,41~50岁74例,51~60岁39例,61~70岁以上16例;病程最长26年,最短7个月。高血压和肝硬化合并溃疡者不在统计之内。均予越鞠丸加味治疗,基本方:栀子、川芎、香附、苍术、神曲各12g,大黄10g,三七粉(冲服)3g。随症加减:气滞者加木香、延胡索、枳实、砂仁、川楝子;血瘀者加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郁热者加蒲公英、枳实、半夏、黄连、海螵蛸、白豆蔻;虚寒者加黄芪、党参、高良姜、吴茱萸、肉桂;寒热错杂者加蒲公英、半夏、柴胡、丹参。每日1剂,分3次,饭前20min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