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07

第7章 郁病 (7)

郁病 (7)

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如未及时疏导,即可化火生热,发热、盗汗、目涩、怔忡、口干、月经不调、腹痛、尿道涩痛等诸症随之而起。本方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而成,旨在加强清泻肝火,故又名加味逍遥散、八味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与柴胡相配既可补肝之体,又能和肝之用;丹皮善清血中之伏火,炒山栀善清肝热,并导热下行,四味药共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均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使之品。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还清肝热,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诚为调和肝脾之名方。临床尤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以及经期吐衄等。【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当归、芍药、茯苓、炒白术、柴胡各6g,牡丹皮、炒山栀、炙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瘀血明显者加元胡10g,丹参15g;热盛者山栀加至10g,再加龙胆草10g。

2.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贾遇文.丹栀逍遥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Graves病41例.中医杂志,2003,44(12):921]82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其中女32例,男9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2个月~5年。对照组41例,其中女33例,男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3.5个月~6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甲状腺功能复查的结果及症状、体征等调整药物剂量,疗程1.5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基本药物:牡丹皮0.3份,栀子0.3份,当归1份,柴胡1份,茯苓1份,白术1份,甘草0.3份,生姜0.3份,薄荷0.3份,青皮1份,川芎2份,浙贝母3份,玄参3份,生牡蛎3份。共研末为水丸,每次6g,每日2次。随症加减:风阳内盛,手指及舌体颤抖者加钩藤、白蒺藜;胃热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心悸不宁者加柏子仁、酸枣仁。

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5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痊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痊愈率分别为85.37%、48.4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徐 鸯.丹栀逍遥散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12例.新中医,2001,33(8):48]12例周期性精神病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年龄19~25岁,病程0.5~2年。诊断标准依据1994年7月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临床表现为经前胸胁满闷,小腹疼痛,烦躁失眠,易怒,不能自控,语无伦次,行为紊乱,甚至怒而发狂,毁物伤人,面红目赤,口渴多饮,经来无定时,色暗红间有血块,舌红有瘀点,苔黄,脉弦数。经后症状逐渐减轻,复如常人。给予丹栀逍遥散治疗,基本药物组成:柴胡9g,当归20g,白芍25g,茯苓30g,白术、丹皮、栀子、薄荷(后下)各10g,甘草5g。随症加减:气滞重者加香附12g,合欢皮15g;瘀血者加郁金10g,丹参15g。每天1剂,水煎服。于经期前5d开始服用,连服10d。

结果:服药10d后,治愈(全身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8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偶有轻度复发)4例。4.治疗2型糖尿病 [倪海祥,刘 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578]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传统病机认为“阴虚燥热”,并以三消进行辨治。其实消渴的发生与肝也有密切关系,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郑钦安在《医学真传》中则进一步说:“消症生于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即强调消渴责之于肝。因肝属木,为厥阴之脏,主疏泄,调畅情志,调节气血运行,协调五脏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因此,临床治疗消渴,除了强调治脾、治肾、治肺、治胃,也不可忽视疏肝。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31例(常规西药加丹栀逍遥散治疗)。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并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加用丹栀逍遥散,基本方: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炒白术10g,丹皮10g,焦山栀10g,佛手片10g,绿萼梅6g,玫瑰花6g,郁金10g,生地黄15g,麦冬10g,石斛15g。酌情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TG)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INS、GHbA1c比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表明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5.治疗失眠 [杨永年.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72例.江苏中医,1998,19(1):22]绝经期是女性生理上必经阶段,年龄在45~55岁,更年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烦、心绪不宁、头面烘热、出汗,以及失眠,伴有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增高。病理多有肾虚郁热、肝脾不和的特点。

因此,治疗更年期失眠应以改善其病理为主,安神宁心为辅。这是治疗更年期失眠不同于其他失眠的重要区别所在。72例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年龄为42~57岁,平均50.4岁;病程1周~7年;农民3例,干部、知识分子23例,工人31例,其他人员15例。临床特点:失眠以不易入睡为主,甚则彻夜不眠,伴上述更年期症状,舌质正常或偏红,苔薄,脉细弦。全部患者查LH、FSH均呈不同程度增高,其中LH最低为73U/L,最高为172U/L;FSH最低为52U/L,最高为246U/L。予以清热补肾、调和肝脾,佐以宁心安神治疗,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10g,山栀10g,醋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茯苓10g,白术6g,薄荷6g,仙茅15g,仙灵脾15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生甘草3g。服法:每日煎服1剂,分早晚2次服,10d为1疗程。结果:服药20d后临床痊愈42例,好转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1%。治疗前后LH、FSH无明显变化。

6.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周端求.丹栀逍遥散治疗脾虚肝郁蕴热型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光明中医杂志,1997,(4):48—50]周端求选择反复发作、持久不愈之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属于脾虚肝郁蕴热型之患者180例作为治疗对象。症见:神疲乏力,食纳减少,脘腹胀痛,大便稀溏,胸胁胀满,嗳气泛酸,烦躁易怒,或心悸,头痛,晕眩,失眠,健忘,口干苦,或咽有异物梗阻感,烘热汗出,舌淡红苔薄腻微黄而乏津、脉虚弱而数。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丹栀逍遥散治疗组120例与西药对照组60例。丹栀逍遥散组成: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煨生姜3g,薄荷5g,甘草3g。将上药用清水洗净后,置于容器中,加水800ml,煎煮至200ml,滤出药液后再加水700ml,煎至160ml。两次药液共360ml,为1日量。服用方法:①治疗组服用丹栀逍遥散,每日3次,每次120ml,饭前半小时服下。

20d为1个疗程(休息7d,再服下1个疗程),服3个疗程;②对照组服用己烯雌酚,每次0.5ml,每日1次,连服21d,最后7d加醋酸甲羟孕酮4mg,每日2次,休息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2~3个疗程后,丹栀逍遥散治疗组总有效率8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46.60%。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7.治疗慢性胆囊炎 [李金声,刘秀云,王东凤,等.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169例.中医研究,1995,8(2):44—45]16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1986年6月至1993年2月门诊病人,其中男60例,女10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19岁以下者6例,20~39岁46例,40~59岁106例,60岁以上者11例;病程1年以内96例,1~5年44例,5年以上者29例。临床症状、体征、腹部肝胆B超等均支持慢性胆囊炎诊断。予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处方为:炙甘草15g,炒当归、茯苓、炒白芍、炒白术、柴胡、丹皮、栀子各30g,清半夏、丹参、炒香附、炒川楝子、炒延胡索各16g,共为散,每服6g,鲜姜、薄荷各6g水煎冲服,日3次。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结果:治疗后均收到近期疗效,显效160例,好转9例。服药天数在16~24d者133例,24d以上者36例。治疗后随访:1年未复发者81例,2年未复发者86例。8.治疗经行乳胀 [王法昌,王启安.辨证治疗经行乳胀90例.山东中医杂志,1993,12(5):24—25]90例经行乳胀患者中16~20岁4例,21~25岁11例,26~30岁20例,31~35岁21例,36~40岁20例,41~45岁5例,46~50岁7例,50岁以上者2例;病程最短者为半年,最长者为20余年。均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兼湿热证者加易黄汤、三妙散、香附;兼血瘀证者加桃红四物汤、青皮、延胡索、郁金;兼心脾两虚证者加香附、郁金;兼肝肾不足证者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鹿角霜、山萸肉、菟丝子;兼冲任虚寒证者加台乌、香附、炒小茴香、炒艾叶。每次月经前服中药3剂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90例中痊愈57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8%;无效2例中1例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