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57

第57章 厥证 (1)

第7章 厥证 (1)

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症。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之晕厥、虚脱、中暑等意识障碍疾病。《内经》是最早对厥证进行较为详细阐述的医学典籍,分为2种厥证,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如“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另一种是指四肢厥冷,如“气乱于臂胫则为四厥。”后世医家则以之为基础发展成两种学术观点,一是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内经》中四肢厥冷的论点,多表现在温病、伤寒学说之中,属于外感病中的发厥;一是以隋唐以后医家,如巢元方等继承并发展了《内经》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论点,属于内伤杂病的发厥。张景岳则总结了明朝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的观点,切中临床,促进厥证理论的发展。历代医家对厥证的不断充实、完善,相继提出气、血、痰、食、暑、尸、酒、蛔等厥证,并各有相应的理法方药,从而很好地指导了临床治疗,成为中医善治急症的最好证据。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厥证分类与病机1.《灵枢·卫气》:“下虚则厥。”2.《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3.《灵枢·本神篇》:“肾气虚则厥。”上三条指出肾气亏虚为厥证的基本病机,肾阳不足表现为寒厥,肾阴不足则为热厥,此种分类开创后世厥证分类之先河。“下虚者,虚之在本也”,下虚本乎肾虚,肾寓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阳虚弱则阴寒气逆,邪在三阴,常以“手足寒”为主症,以“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熨之”为兼症,脉“沉微而为数”,发为寒厥,又称“寒极而成厥逆者,独阴无阳也”;肾阴亏虚则“阳气独胜”,邪在三阳,常以“手足热”为主症,以“饮水必吐,慰则腹必痛”为兼症,脉“沉伏而数”,发为热厥,又称“热极而成厥逆者,阳极而似阴也”。4.《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大怒则形气厥,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5.《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6.《素问·方盛衰论》:“气多少逆皆为厥。”7.《素问·缪刺论》:“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

其状若尸,或曰尸厥。”8.《灵枢·五乱篇》:“故气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气多少逆皆为厥”是《内经》对厥证病机的高度概括,与“肾气亏虚”共为本证的发病机制。气血并行,周流全身,营养脏腑,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若气机逆乱,气血并行于上,蒙蔽清窍则为厥逆,神志不清;阻于四肢,阳郁不达,四肢逆冷则为四厥。大厥、煎厥、薄厥、尸厥,表现不同,名称各异,却都基于此病机。后世医家刘完素认为煎厥常见于夏季,创人参散(人参、远志、赤茯苓、防风各2两, 芍药、麦门冬、陈皮、白术各1两,上为末,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再服)主治本病;对于薄厥则创赤茯苓汤(赤茯苓、人参、桔梗、 陈皮各1两,芍药、麦门冬、槟榔各0.5两,上为末,每服3钱,水一盏,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主治本病。二、秦越人《难经》:厥证危候《难经·十七难》:“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危者,死也。”本条指出厥证危候。

“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洪大”当指阳热盛,热扰心神,内外一派热相,手足当温热而又汗出;如反见手足厥逆,脉沉细,此谓邪盛正衰,故曰“死也”,属危候。此论提示临床诊治疾病时尤应注意脉症不符的病证,以免失治误治。后世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也指出:“厥者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即明确指出厥证是危急病症,并认为应根据“急则治其标”的治则予以醒神苏厥。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厥证1.《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论》中厥证有寒厥、热厥、蛔厥、脏厥、气厥、痰厥,以及厥热胜复之分,但其基本病机均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或偏阻,或郁遏,使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基于此认识,东汉医家张仲景认为治厥大法总不离乎调畅阴阳之气;并在《金匮要略·脏腑篇》中提出判断厥证预后的特征,即“唇色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仲景之论,迄今仍不失为辨治厥证之绳墨。

此外,仲景《伤寒论》之厥,单指四肢逆冷,不同于《内经》之兼有神志异常,开伤寒厥证之先声。2.《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仲景言“厥”不可用“下”法,并非指所有厥证均不可用“下”法,如阳明厥证应首选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因此对文中“诸四逆,厥者”要辨证看待,切不可认为是泛指一切厥证。3.《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也深,厥微者,热也微。厥应下之,而发汗者,必口伤烂赤。”本条指出热厥的证候特点是“厥深者热也深、厥微者热也微”,以及治疗宜忌,即应下之,勿汗之。热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邪热深伏,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所致,故肢厥的同时必伴有其他里热证象,实属内真热而外假寒。因热邪郁伏有浅有深,肢厥程度有轻重之异,故也可从四肢厥冷程度推断里热的轻重,即条文中所说的证候特点。热厥不可发汗,如误发其汗,势必劫夺津液,导致热邪更炽,火热上炎,易出现其他变证。《伤寒论》其他条文给出热厥的治疗方剂,如白虎汤。

后世医家张景岳认为热厥也称阳厥,常自三阳传入三分,为阳证发厥,即阳极似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4.《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本条提出可用灸法治疗厥证。钱天来认为“脉促非结促之促,乃短促之促,阴邪太盛,孤阳不守,故脉作虚数而短促”,即脉促非阳虚,实为阳气不通,用灸法可温经通阳,阳气复则厥逆退,常灸太溪穴、关元穴、中脘穴。此论对后世医家治疗厥证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法尚属首次文献记载。5.《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张仲景首创四逆汤治疗寒厥,为后世医家提供一首极其有效的治厥方剂。由于阳气大虚,不能固摄于外,则大汗出,大汗则阳亡于外;阴寒充斥于下,阳气失温则大下利,大下利则阳亡于内,汗下误治致使阳气衰微、阴寒太盛,治宜四逆汤救阳驱阴。四、葛洪《肘后备急方》:尸厥《肘后备急方·救卒死尸蹷方》:“尸蹷之病,卒死而脉犹动,听其耳中,循循如啸声,而腹间暖是也,耳中虽然啸声而脉动者,故当以尸厥。

”晋朝医家葛洪详述尸厥的脉证表现,进一步完善了《内经》的尸厥理论。尸厥特点为神志不清而脉搏、呼吸皆有,体温正常,如《内经》所言“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巢元方认为本病的病机多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即气血暂时闭塞、清窍郁闭所致。后世医家则指出可用还魂汤(麻黄3钱、杏仁25粒去皮尖、肉桂1钱、炙甘草1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疗;也可针百会穴,针入三分;灸膻中二七壮;急以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等法治疗本病。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恶《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中恶者,使人精神衰弱,为鬼神之气卒中也。”本条以中恶统括诸厥证,强调内外因的相关性,发展厥证病因理论。 内因为正气不足,即“人精神衰弱”;外因即为“鬼神之气”,亦指岚瘴疫戾之气,给后世温病学以启发。六、张从正《儒门事亲》:厥证分类《儒门事亲·论厥逆近世差元说》:“手足搐搦者为风厥,饮酒而得之者为酒厥,暴怒而得之为气厥,骨痛爪枯为骨厥,两足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竭为臂厥,身强直如椽者为肝厥,喘而惋者,狂走攀登为阳明厥,皆气逆之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