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602800000014

第14章 汗证 (5)

汗证 (5)

5.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 [王守富.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5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5):308—309]58例顽固性心律失常中心肌炎或其后遗症24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心肌病1例;室性期前收缩29例,房性期前收缩11例,交界性期前收缩3例,房性期前收缩并室性期前收缩8例,心房纤颤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具体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周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服加味当归六黄汤方,处方为当归20g,生地黄20g,熟地黄30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2g,黄芪30g,茯苓20g,砂仁10g。随症加减:头痛者加天麻、菊花、钩藤;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酸枣仁、生龙齿、夜交藤;舌质瘀暗、口唇紫暗、脉沉涩而结者加赤芍、丹参、三七末(冲服);气短、乏力、口干者加红参、麦冬、五味子;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20d为1个疗程。

结果:58例心律失常患者服药第1疗程显效15例,有效18例;第2疗程显效8例,有效6例;两疗程共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66%和81.03%。表明当归六黄汤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6.治疗慢性口腔溃疡 [王桂珍,王丽娣,王晓丹.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16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6,28(6):32—33]慢性口腔溃疡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所伤,致脏腑功能失调,脾胃蕴热,气阴两虚,火热内扰,腐蚀口腔面而形成。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泻火,116例患者均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当归、黄芩、黄芪各15g,黄连、黄柏各10g,生地黄30g,熟地黄20g,大黄5g,花粉、玄参各15~25g。便秘甚者大黄加至10~15g;口干渴甚者加知母15~25g;气虚甚者黄芪加至20~3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d为1疗程,并判定治疗结果。结果:痊愈82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38%。

7.治疗慢性骨髓炎 [毛利民.当归六黄汤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296例报告.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9):569—570]29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开放性骨损伤所致154例,血源性86例,骨周围软组织创伤感染所致46例,其他原因10例;胫骨中下段108例,手部指骨77例,足部跖趾、跟骨41例,股骨24例,尺、桡骨13例,肋骨10例,髋骨7例,其他部位16例。均给予当归六黄汤口服及外用,入院后根据病情首先给予当归六黄汤口服,基本方:当归12g,生地黄12g,熟地黄15g,黄连9g,黄柏12g,黄芩12g,黄芪20g,甘草6g。加减:下肢感染者加牛膝12g,上肢感染者加桂枝9g。本组最短愈合时间21d,最长97d,平均住院天数为46.70d。27例曾在1年内复发再次入院,复发率为9%;随访70例,最短1年,最长12年,患者未复发,能正常参加工作。

8.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戚玉华.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3例.江苏中医,1996,17(5):22]33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程以6个月~5年为多见,少数长达10年;其中未绝经者23例(月经周期正常者18例,月经紊乱者5例),自然绝经各7例,人工绝经者3例。处方:黄芪15g,当归10g,生、熟地黄各10g,黄连3g,炒黄芩5g,炒黄柏10g。7d为1个疗程。加减:阴虚火旺者加丹皮10g,泽泻 10g,地骨皮10g,知母10g;自汗明显者加白术10g,防风10g;盗汗明显者加二至丸10g,百合10g;寐差者加茯神15g,五味子3g。治疗结果:显效1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100%。

【研究进展】1.化学成分 [宋立仁,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22]当归为当归六黄汤君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酸性油中含樟脑酸,肉豆蔻酸,癸二酸,壬二酸;中性油中主含藁本内酯,还含有月桂烯,菖蒲二烯,马鞭草烯酮,β-荜澄茄烯及γ-荜澄茄烯,异菖蒲二烯,当归酸,别罗勒烯,亚丁基苯肽,β-甜没药烯,β-芹子烯,黄樟醚,优葛缕酮,香柑油烯,γ-蒎烯;酚性油中主含香荆芥酚,还含对甲苯酚,邻甲苯酚,愈创木酚,香草醛,异丁香油酚等。另含有磷脂类成分: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还含有藁本内酯二聚体,香草酸,阿魏酸,新当归内酯,β-谷甾醇,胡萝卜苷,烟酸,琥珀酸,正十四醇。

2.药理作用 降低内皮素作用 [郑 全.加味当归六黄汤对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中国实验学方剂杂志,1999,5(1):49—50]门诊和病房未缓解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2例,有心、肝、肾等并发症除外,服用血管活性药及免疫抑制剂者除外,血压正常;其中男11例,女31例,年龄19~54岁,平均(36.37±9.84)岁,给予加味当归六黄汤口服,基本药物组成:当归10g,生地黄15g,熟地黄10g,黄芩10g,黄柏10g,黄连10g,黄芪15g,生龙牡各30g,炙鳖甲10g,丹参15g,红花6g。酌情联用他巴唑、普萘洛尔。研究表明服用加味当归六黄汤后血浆内皮素1(ET-1)、FT3、FT4水平下降,说明其可显著改善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体内血液动力学的动态平衡;修复被短期破坏的血管内壁。三、桂枝汤【方名】 桂枝汤【来源】 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处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微汗出,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1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功能主治】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表虚自汗。【方解】 本方用于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外感风寒表虚证,即《伤寒论》太阳中风证,其病机为卫强营弱。风寒在表,应以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故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驱邪扶正兼顾为治。方中桂枝为君药,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药,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泻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

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药虽五味,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本方证属外感风寒表虚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以发汗?盖本证之自汗,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则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俾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为了区别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近贤曹颖甫称外感风寒表证之汗出为“病汗”,服桂枝汤后之汗出为“药汗”,并在《经方实验录》中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实属临证有得之谈。此外,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后世医家的运用情况来看,桂枝汤不仅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可运用于病后、产后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证。

原因在于桂枝汤本身就具有调和营卫、阴阳和气血的作用,而许多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营卫、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正如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是对本方作用机制的高度概括。【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桂枝9g,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项背强痛者加葛根12g;胸闷、气喘者加厚朴、杏仁各6g;汗多、尿少、时有抽搐者加附子(先煎)5g。2.治疗产后便秘 [魏永章.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河北中医,2004,26(2):123]对于产后证见大便秘结,二三日甚至数日一行,艰涩难下,临厕努挣。需用大黄片、果导片、开塞露等通下偶可解一时之快,但过后仍干涩难出,伴有面色萎黄,汗出恶风,苔白,脉浮细,中医辨证属于营卫失和、汗出过多而致津枯肠燥之便秘。治宜调和营卫,固表止汗,同时养阴生津,润肠通便。处方桂枝汤加味:桂枝9g,白芍药12g,炙甘草9g,黄芪30g,五味子15g,沙参15g,生姜5片,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如大便排出,但仍较干硬,上方加生何首乌15g,大便即可正常,汗出恶风亦止。

3.浴足治失眠 [杨 利.邓铁涛和任继学教授应用经方举隅.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1):63]张仲景的桂枝汤能调和阴阳,其变方达21方之多,柯韵伯誉之为“众方之魁”。邓铁涛老中医颇推崇桂枝汤,认为不能把它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在外感、内伤诸病中应用亦很广;尤其别有妙用的是,邓老以本方加减煎水浸足,临卧前浸半小时许,尤有安神之功,对于心脾两虚或阳气虚弱的失眠有较好疗效。这是从《灵枢·营卫生会篇》、《伤寒论》和其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悟出的。《灵枢》认为人的寤寐与营卫运行正常与否有关,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营卫出于中焦,中虚则营卫俱不足,营不足则卫气失于所附而悍疾;卫气虚则营失推动而运行失畅,故造成营卫运行失谐,卫气入夜不能正常入于阴,即造成“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和“卫强营弱”的病理状态。桂枝汤调和营卫、燮理阴阳,为辛甘温之剂,用于浴足,作用于身体下部,“上病下取”,使心火不亢,心神潜静,契合病机,故可治不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