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61

第61章 家庭应用中成药知识 (15)

第三章 家庭应用中成药知识 (15)

感冒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多为气候突变,寒暖失调,身体虚弱或过度疲劳,腠理疏松,卫气不固,致使时邪病毒侵袭所为。药物口服易致汗出而引起虚脱,小儿因药苦难以下咽而给家长徒增心身负担,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强力银翘片涌泉敷药可有效地防治感冒,介绍如下。

临睡前洗净双足,尔后以温度稍高点的热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浸泡双足,水深以浸至双踝关节为宜,时间10~20分钟,然后擦干双足,取一粒强力银翘片研为细末,放于两块麝香追风膏上,撒药面积约1cm×1cm大小,追风膏的面积视患者足前掌大小而定,而后贴敷于双足涌泉穴上,固定,喝一杯热开水以助睡,每日换药1或2次。一般用药1~3次后发热、头痛、头晕等全身不适症状消失,经过3~5天诸症即可消失。

强力银翘片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麝香追风膏本身的药物可刺激涌泉穴,从而调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外敷药物通过穴位吸收进入人体,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三、怎样对症选用止咳中成药

咳嗽是肺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故统称咳嗽。宁咳止嗽的中成药颇多,且服用方便,疗效确实,副作用少,但临床应用时仍须辨证使用,方能药到病除。

1.风寒咳嗽本病多为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症见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止咳青果丸,通宣理肺丸等。

2.风热咳嗽多为风热犯肺,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症见咳痰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3.燥热咳嗽多为燥热之邪伤肺,肺失清润所为,多见于秋季。症见咳嗽痰少黏稠,或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胸痛,口干咽痛,尿黄,大便秘结,或见肌肤不荣,舌干红,苔少黄,脉细。当以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为治。可选用养阴清肺膏,川贝雪梨膏,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4.肺火咳嗽多为肺郁化火,火热伤津,或风热咳嗽日久,肺失清肃所为。症见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咳引胸痛,咽干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见痰多而喘者,舌红,苔黄,脉数。当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为治。可选用橘红丸,川贝枇杷膏,枇杷叶膏,麻杏石甘合剂,鲜竹沥,复方鲜竹沥,蛇胆陈皮散等。

5.痰湿咳嗽多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所为。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胸脘满闷,呼吸不畅,或见双下肢水肿,腹胀,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滑,脉滑或数。当以健脾燥湿,止咳化痰为治。可选用二陈丸,半夏天麻丸,香砂六君子丸,苓桂止咳胶囊等。

6.肺虚咳嗽包括肺气虚和肺阴虚两个症型。肺气虚多为久咳伤肺所致,症见咳嗽痰稀,气短懒言,喜温怕冷等。当以益气补肺为治,可选用人参保肺丸,虫草补肺胶囊等。肺阴虚多为久病体弱阴虚,外邪久恋于肺,损伤肺系所为,症见干咳无痰;或少而黏,声音发哑,若虚火上炎,伤及肺络,还可出现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症。当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为治。可选用二母宁嗽丸,养阴清肺膏等。

四、如何选用止喘中成药

哮喘又称为气喘,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疾病,在冬、春季较为多见。祖国传统医学将导致哮喘的原因分为外感和内伤性,常见实喘和虚喘证,其临床表现不同,应分别选用药物。对实喘重在治肺,以散邪宣肺为主;虚喘证重治肺肾,以滋补纳气为主。其中实喘又分为寒喘、热喘、痰喘;虚喘又分为肺气虚喘和肺肾阴虚喘。

1.寒喘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息,咳嗽白痰,怕热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用宣肺解表,止咳平喘药物,如通宣理肺口服液。

2.热喘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痰黄,咽干口渴,喉有喘鸣音等症状。可选用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药物,如止咳定喘口服液。

3.痰喘主要表现为气逆作喘,胸部满闷,痰多黏白,咳嗽恶心等症状。可选用燥湿化痰,降逆平喘药物。如橘红片,止咳化痰丸,咳嗽定喘丸;若兼大便硬结者,可选用清气化痰丸。

4.虚喘

1肺气虚喘: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气短作喘,精神不振,身倦无力,动则出汗等症状。可选用益气补肺,止咳定喘的药物。如玉屏风散,玉屏风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参芪口服液等。

2肺肾阴虚喘:多因劳伤,久咳、伤及肺肾阴所致,主要表现为气短作喘,咳嗽痰少或咳嗽无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可选用滋补肺肾,纳气平喘药物。如二母宁嗽丸,麦味地黄丸等。

五、解表祛湿——保济丸

在非处方中成药中,“保济丸”因其适用范围广泛,价格低廉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不少人都将保济丸当做家庭常备用药,有的人外出旅游都会带上保济丸。

保济丸由钩藤、菊花、厚朴、苍术、藿香、茯苓、橘红、白芷、薏苡仁、谷芽等组成。其功效解表、祛湿、和中。保济丸用药种类虽多16味,但药物均为副作用极小的植物药组成,加之配伍合理,君臣佐使分明,既有治病作用,也有防病保健的功效。

临床证明,保济丸为治湿邪侵袭机体引起的感冒、泄泻、呕吐等的有效中成药。方中藿香芳香辛散,解表化湿兼能止呕;苍术、橘红、白芷解表散寒,燥湿宽中;厚朴燥湿除满,下气和中,共为主药。菊花、白蒺藜、薄荷解表祛邪,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神曲、谷芽、木通醒脾健胃;葛根升清止泻,天花粉生津以防阴液受伤,另配钩藤既起清透作用,又可防脾虚肝盛而生风,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可共奏解表、祛湿、和中之功。

保济丸可以防治的几种常见病症:

1.婴幼儿消化不良多见于母乳喂养婴儿1岁以下,当婴儿排便次数增多,排泡沫便或蛋花汤样便,如用其他药治疗无效时,可改用保济丸。将药研末服,或加水稍煎液服用,每日3次。

2.旅行时腹泻保济丸治疗食滞胀痛,水土不服,肠胃不适诸证。外出旅游时易发生腹泻,多与“水土不服”或吃不洁食物或饮水有关。出发前适量服用保济丸,日服2或3次,能预防腹泻并对轻度腹泻也有效。

3.食滞口臭胃中饮食停滞,不易消化。症状有:胃腹胀满,不想吃饭,口臭明显,打嗝有腐臭味,放屁气味臭秽,舌苔厚腻,脉滑等。保济丸能消食祛滞,止胃胀、嗳酸等。可饭后服保济丸,每日2或3次。

4.感冒主要适用于外邪束表,湿滞内蕴者。如有发热,恶寒头重,肢体困倦,口淡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苔腻,脉濡等,服保济丸能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对感冒出现胃肠不适症状如腹泻、腹痛、胃痛等最有效。

5.晕车呕吐晕车的常见症状有恶心、头晕、呕吐及胸闷等。保济丸能“和中”,对大多数突发的肠胃不适均有疗效。有晕车史者可于乘车前30分钟服用保济丸。用量:用温开水送服,成人每次服1~2瓶瓶装有1.87克或3.7克两种每日3次。3岁以下儿童减半,研末冲服。

服用保济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忌食生冷和油腻。

2不适用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之剧烈恶心、呕吐、水泻不止。

3外感燥热者不宜服。

4哺乳期妇女慎用。

5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六、体虚感冒用“屏风”

屏风是一种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也是一种古色古香的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了一首名叫“玉屏风散”的方剂。此方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防治体虚感冒的良方。

玉屏风散有3大特点:其一是取名十分贴切。“玉”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玉屏风”像是一道结实致密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其二,玉屏风散是专门针对体虚、肌肤不固、易感冒者而设。中医认为,人的肌表是由卫气主管,卫气不固则易遭风邪之气侵袭而致人感冒。玉屏风散能益气固表,是防治体虚易感冒的专方。其三,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主药,白术健脾、固表止汗为辅药。防风异名就叫“屏风”,它本身可祛风解表驱邪,与黄芪、白术相配,既能固卫疏表,又能避免因“补”出现留邪之弊。防风合黄芪则不致发散太过而伤正,当属“固正祛邪”的巧妙结合。

玉屏风散对因肌表卫气不固出现畏风、自汗及因体质虚弱易感冒者尤其是老年体虚患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除经常易感冒外,平时畏冷、怕风、稍有劳作就自汗较多的人,或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者等,用此药治疗也有效。

玉屏风散有成药出售,如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玉屏风口服液等,可按说明书使用。也可自制散剂,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3∶1∶1,三味中药共碾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1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用汤剂也行,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煎服,每日1剂,分2或3次服完。

七、藿香正气类中成药的选用

藿香正气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出自宋《和剂局方》,方由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

目前市售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颗粒等,虽然同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但由于剂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异,临床应辨别使用。

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在几种剂型中疗效最为明显,但由于口感较差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左右的热水趁热饮服,10分钟后再饮一杯热水,服后要避风,让身体微微有汗时最佳。服药时要忌食生冷、荤腥、油腻、酸辣等食物,对乙醇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

藿香正气丸是用炼制过的蜂蜜制成的蜜丸,速度慢而药力持久。“丸”字在古代有“缓”字之意,即丸则缓也,是药效和缓的中药制剂,多用于一些慢性病的调养。

藿香正气最初的制剂是藿香正气散,散即药面儿,在中医学中有“散”者散也的说法,取其有发散之意,藿香正气片即是用药面儿压成的片剂,但散剂不易久藏,药性容易挥发。

藿香正气软胶囊是中药的新剂型,比丸剂和散剂吸收的快,质地柔滑,容易吞咽,对害怕药味和吞咽困难者较为适宜。

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药味较小,口感较好,疗效相对其他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效果差一些,但对于惧怕中药苦味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选择,尤其适用于儿童服用是其长处。

在辨证施药的基础上选择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最好选择颜色深、气味重的藿香正气水,因为中药的药效在中药的性味上,没有了药味也就失去了药效,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胃口浅的人或儿童患者,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八、怎样选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多为气候突变,寒暖失调,身体虚弱或过度疲劳,腠理疏松,卫气不固,致使时邪病毒侵袭所为。感冒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5 000万人患感冒,平均每人每年大约要患两次感冒。感冒可带来多种并发症,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感冒,一年四季可见,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是对症治疗而已,而中医治疗则多可显效。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气不足,外感风邪所为,但在不同季节,风往往随时气而侵入,如冬季多为风寒,春季多为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加之人体体质有寒热之别,所以,中医治疗感冒又分为辛凉解表、辛温解表、表里双解和扶正解表四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当以辛凉解表,疏散风热为治。可选用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每日2或3次;羚翘解毒丸,每次5克,每日2或3次;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2或3次;VC银翘片,每次4粒,每日3次。

2.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当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治。可选用午时茶,每次1袋,每日1或2次;风寒感冒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感冒清热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