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0)
3.竹黄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之功。适用于痰热惊搐,卒中中风痰壅等。竹茹、竹黄、竹沥三者都能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喘及痰扰心神之症,但竹茹善能清肺胃之痰热,并能止呕;竹沥性滑利,可化痰定惊以开心窍之闭塞;竹黄也能化痰定惊,但性较缓和,多用于小儿惊搐之症。
4.竹蜂性味甘酸寒,入心肝肺经,有清热化痰,祛风定惊之功。适用于口疮,咽痛,小儿惊风等。
5.桑叶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痛,风热或肝热上冲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咽干及血热吐衄等。《本草纲目》言其“治劳热咳嗽,明目”。
6.桑皮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多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名医别录》言其“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
7.牛黄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之功。适用于热毒郁结所致的疮疡肿毒,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热甚动风所致的痉挛抽搐、痰热闭窍所致的神志昏迷等,为中医清热解毒要药。
8.车前草有利水通淋,利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本经》言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本草纲目》言其“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药性论》言其“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氯化物、尿酸等的排泄,有祛痰止咳和抗菌作用,能使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痰液稀释而容易排出。对高血压亦有效。
9.麦冬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本品甘寒入肺,为润肺燥,养肺阴常用药物。
10.黄芩主入上焦肺经,以清泻上焦肺火为主,并有清热安胎,泻火止血之功,对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咳吐黄痰,甚至咯血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内热所致的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等也有较好效果。
11.玉竹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本品味甘多液,质柔而润,性平不腻,长于滋阴润肺,生津养胃,对于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咽干口渴,胃脘隐痛,食欲缺乏及温热病后,肺阴不足,肺虚有热所引起的咽痒咳嗽,干咳痰少,胃阴不足引起的津伤口渴,消谷易饥等,诸多效验。
12.贝母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消痈止痛之功,适用于风热、肺燥及肺痈咳嗽。临床上使用的贝母有两种,一种叫“川贝母”,性凉而甘,长于润肺化痰,一种叫“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
13.胖大海有清宣肺气,清肠通便之功。本品善于开宣肺气,清泄降火,为喉科常用药,适用于肺气闭郁,痰热咳嗽,肺热声嘶,咽喉肿痛,目赤牙痛,大便秘结等。
14.乌梅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和胃安蛔之功。适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虫腹痛等。
15.知母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常用于:①热病烦渴。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常与石膏相须为用。②肺热咳嗽,阴虚燥咳。③骨蒸潮热。知母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④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16.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
17.陈皮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及湿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大便溏薄及痰湿壅滞所致的肺失宣降,咳嗽痰多等症。
18.淫羊藿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之功。本品浸膏片对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咳、痰、喘有一定疗效。
19.蛤蚧有补肾益肺、纳气定喘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喘咳短气,虚劳咳嗽,咯血及肾虚阳痿、尿频等症。《本草纲目》言其“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海药本草》言其“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20.西洋参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凡虚烦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伤、咽干口渴以及烟酒过多、食欲缺乏等,皆可用之。
21.太子参有补气、生津之功。常用于病后体虚、倦怠自汗、饮食减少、口干少津,以及阴虚肺燥、咳嗽痰少等症。
22.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症。
23.虫草有补肺肾、止喘嗽、益虚损、扶精气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阳痿遗精,咳嗽短气,自汗盗汗,腰膝酸软,劳嗽痰血等。
24.海马有补肾壮阳,温通血脉,镇静安神,舒筋活络,散结消肿,止咳平喘之功。可治疗肾虚阳痿,妇女宫冷不孕,腹痛难产,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哮喘及腰腿疼痛等多种疾病。
25.地龙有清热解毒,平喘通络,利尿消肿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小便淋涩,卒中中风后遗症等。
26.五味子有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之功。适用于肺气不足,肺虚咳喘,肢软乏力等。
27.天冬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之功。本品善于养阴润肺,适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少,咽干口渴、咯血、阴虚潮热、盗汗、遗精及肠燥便秘等。
二、麻黄新用五法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或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性味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本草正义》言“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泻气机”。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拟肾上腺素能神经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提高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麻黄为发汗峻品,不宜过量使用;体虚有汗,或咳喘属肾不纳气者,不宜选用。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除中医传统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外,其尚有下列新用途。
1.慢性腹泻麻黄与前胡合用,治疗慢性腹泻甚佳。肺与大肠相表里,麻黄宣通肺气,调理大肠气机,分利肠中水湿;前胡宣肺降气,肺气得宣则肠中之气顺畅,里急得缓,二药相伍应用,腹泻自止。一般麻黄与前胡用量为1∶2或1∶3。
2.卒中中风后遗症卒中中风后遗症常遗留肢体瘫痪,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口服时,伍以麻黄5~10克,或取麻黄15~30克,花椒20克,桂枝3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肢,可增强疗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3.低血压及慢性心力衰竭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拟肾上腺素功能,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升高血压,并有利尿作用。低血压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辨证治疗时伍以麻黄5~10克,可使血压上升,心衰诸症改善。
4.功能性不射精症功能性不射精症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本病为精道不畅,开合失司所为,而麻黄能通九窍,活血脉,对功能性不射精症,取麻黄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连续7~10天,可使精道如常,性交即可射精。
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表现,取麻黄辛温发汗的原理,治疗慢性肾衰,可使邪从汗解,尿量增多,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可取麻黄、花椒、桂枝、艾叶、红花、羌活、独活、白术各15~30克,水煎取汁足浴或洗浴,每日1~2次。
三、贝母止咳应对症
邻居王大妈近日老咳嗽,她听说用贝母炖梨效果较好,于是买了一些回来炖着吃,结果贝母吃了100多克,梨也吃了三四斤,咳嗽依然如故。原来,王大妈患有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受寒后诱发咳嗽,中医辨证属于风寒咳嗽,吃贝母属于“南辕北辙”。后服用温肺化饮的中药,一周后王大妈的咳嗽便消失了。
贝母是一种路人皆知的止咳良药,但贝母性味苦寒,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消痈止痛之功。适用于风热、肺燥及肺痈咳嗽。临床上使用的贝母有两种,一种叫“川贝母”,性凉而甘,长于润肺化痰;一种叫“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因此,使用贝母时应注意辨证。
风热咳嗽:是由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红苔黄,此时两种贝母均可选用。贝母性味苦寒,能入肺经,泻肺热,宣肺气,涤痰涎,是治疗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的良药。
肺燥及秋燥咳嗽: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稠难咳,或痰中带血,胸痛隐隐,口鼻干燥,咽干口渴,此时宜选用川贝母。川贝母润肺化痰,养阴生津,贝母炖梨是民间常用的食疗方,对肺燥及秋燥咳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肺脓疡:表现为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口干,此时宜选用浙贝母。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是其优点,是治疗肺脓疡的理想药物。
脓胸:经X线确认为脓胸者,配合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有良好效果。两种贝母都有散结化痰,泄肺除热之效,可消除痰热,促进脓胸吸收。
由此可知,使用贝母应对症,贝母对热性咳嗽较为适宜,而对肺寒咳嗽,如咳嗽痰稀,或咳白色泡沫样痰,肢冷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者不宜选用。贝母煎服每次5~10克,研末服用每次1~3克。使用贝母时不宜与乌头同用。
四、疏风解肌说葛根
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秋冬两季采挖,生用、煨用或研粉用。
葛根性味甘、辛、凉,入脾、胃经,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泄,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脾虚泄泻,湿热泄痢,以及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等症。《用药法象》言“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其未开放花蕾名葛花,有解酒醒脾之功,适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渴,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近年来,各国营养学家及医学家综合开发葛根,使这一古老的中药显示出了蓬勃生机。
营养分析表明:每百克葛根块含水分68克,蛋白质2.1克,碳水化合物27.1克,不同品种略有差异。葛根含有葛根素、葛雌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氨基酸等,既可作药用,也可入食,为中国食品协会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葛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对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脑血流,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调节血液循环有显著效果。葛根所含的淀粉,具有糊化浓度低,淀粉透明度高,黏度稳定性强等特点,且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铁、钙、硒、锌、锰等微量元素及黄酮类物质,有清心明目,清热化痰,降低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是一种罕见的营养保健品。而且对防治牙痛、唇裂、咳嗽、心绞痛、眼底病、高血压、结缔组织疾病有独特疗效。经常食用可强壮筋骨,美容健身,益寿延年。目前,世界各国,尤以日本、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对葛根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其既可制成药品用于临床治疗,又可添加到食品中去,起到营养保健作用。葛根的药膳食疗方有:
1.灵葛首乌瘦肉羹灵芝20克,鲜葛根400克,何首乌30克,猪瘦肉150克,调料少许。将葛根去皮,切片;瘦肉洗净,切片;将葛根、灵芝、何首乌、瘦肉片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至肉熟,食盐、味精、猪脂调味服食。可益气活血,祛腻降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2.葛根茯苓粥葛根30克,茯苓10克,大米50克,食盐适量。将葛根、茯苓烘干研末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葛根茯苓粉,煮熟,加食盐调味服食,每日2剂,早晚温服。可清热化湿,适用于湿热阻滞之慢性结肠炎。
3.猪油葛根汤猪油50克,葛根30克,大黄20克,甘草5克。将后三味加水2大碗,煮至1碗半,加猪油煮至1碗,去渣取汁,分二次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润肠,适用于热性便秘。
4.葛根粥葛根,沙参、麦冬各等份。将三者烘干研末备用,每取30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可滋补肝肾,适用于高血压头晕耳鸣,口干目涩失眠多梦,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神疲健忘,舌红少苦,脉细或数。
五、夏季良药金银花
金银花,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两宝花、忍冬花、银藤。为常绿木质藤本,生于低山疏林中,也可栽培,茎空心,光滑无毛,嫩枝绿色,有黄色柔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长3~8厘米,幼叶两面有黄柔毛,老叶近无毛,夏初开花,成对生在叶腋,管状,初开时白色,芳香,后变为金黄色,故称金银花。浆果球形,黑色。夏初当花含苞未放时采摘,阴干;老叶四季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