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50

第50章 噎嗝 (5)

噎嗝 (5)

一、半夏厚朴汤

【方名】 半夏厚朴汤

【来源】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处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紫苏叶二两。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每日3夜一服。

【功能】 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主治】 自觉咽中有物梗阻不适,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饮食无碍,兼有心情抑郁或有胸闷太息,舌质淡,苔白滑,或白润,脉弦滑。

【方解】

本方所治汤证即后世俗称“梅核气”,病机为咽中痰凝气滞。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紫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使气顺痰消,则咽中炙脔感可除。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紫苏叶6克,生姜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应用:抑郁寡欢、时欲叹息者,加柴胡、郁金、香附子;舌红少苔欠润之津伤液亏者,加玄参、石斛、花粉;胸中憋闷、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

2.治疗癌症呕逆 [陈五南.半夏厚朴汤在癌症病中的应用.黑龙江中医药,2002;(6):64]

用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加减变更,治疗癌症病人出现的呕逆症状,疗效满意,简概如下。

(1)术前呕恶病人往往表现痰湿内阻,肝胃不和,以实证为主。药用姜半夏12克,厚朴15克,苏梗叶各10克,茯苓20克,旋覆花20克(包),代赭石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20克,老蔻仁15克(后下),生川军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6克。

(2)术后呕恶病人多表现脾土虚弱,胃气上逆,以虚证为主。药用姜半夏8克,厚朴10克,紫苏叶、紫苏梗各10克,人参10克,麦冬15克,砂仁10克(后下),白术、茯苓各20克,生甘草10克。

(3)放疗所致呕恶病人多表现为脾胃津伤,肝胃不和,阴虚内热为主。药用姜半夏6克,厚朴12克,茯苓15克,紫苏叶、紫苏梗各10克,沙参、麦冬各20克,鲜石斛30克,蒲公英15克。

(4)化疗所致呕恶病人多表现气血不足,脾胃虚热,血虚肾亏为主。药用姜半夏6克,厚朴12克,茯苓、白术各20克,紫苏叶、紫苏梗各10克,熟女贞30克,枸杞子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黄精30克,人参15克,炙黄芪15克。从临床观察,半夏厚朴汤对以上四种情况均有降逆止呕作用。

3.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梁耀君,等.半夏厚朴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26例——附对照组24例.辽宁中医杂志,1999;26(4):161]

本组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对26例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同时辅以半夏厚朴汤煎剂口服。

具体止呕治疗方案为:治疗组用半夏厚朴汤(药用:法半夏、厚朴、生姜、紫苏叶、茯苓各20克)以500毫升水煎成200毫升,每日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于早上化疗用药前30分钟及化疗用药开始后6小时服之,连服5天。对照组则以甲氧氯普胺(灭吐灵)20毫克肌内注射,每日2次,首次在化疗用药前15分钟,第2次在化疗用药开始后6小时肌内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控制呕吐方面达到了对照组的疗效(P>0.05),而在恶心持续时间方面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因此认为,该方对于防治化疗所致的轻、中度呕吐具有较好的作用。

4.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陈利平.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80例.河南中医,2004;24(1):9]

所治病人平均40岁,病史长者达1.5年,短者数天,疗程最长者2个月,最短者10天,胃镜检查有食管炎表现。

治疗用基本方:姜半夏10克,厚朴10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加减:有热象者,加竹茹12克,蒲公英10克;呃逆明显者,加代赭石15克,旋覆花(另包)15克;烧心明显者,加吴茱萸、黄连各6克;气滞明显者,加川芎10克,香附子12克。

结果:180例病人中,痊愈者125例,好转4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95%。

5.治疗食管裂孔疝 [方家选.半夏厚朴汤治疗食管裂孔疝12例.国医论坛,2000;15(1):10]

治疗食管裂孔疝病人12例。

全部服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半夏、厚朴、紫苏梗、川贝母各12克,茯苓、杏仁、生姜、枳壳各15克,白蔻仁10克,制香附子、薏苡仁各20克,通草8克,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

结果:临床治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

6.治疗癔球 [刘 红,等.半夏厚朴汤治疗癔球4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1056]

治疗癔症病人42例。

均服用半夏厚朴汤: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配合辨证加减:痰气郁结、日久化热,证见口干、口苦、心烦者,加栀子10克,黄连10克;郁怒过甚,肝气郁滞加重,证见胸胁胀痛者,加郁金10克,青皮10克;脾虚失运,痰饮内盛,证见恶心呕吐清水者,改茯苓为15克,加白术10克,砂仁10克;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证见少寐多梦者,加合欢花10克,远志12克。

结果: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24例(57%),好转16例(38%),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

【研究进展】

1.化学成分

抗抑郁活性部位[王业民.半夏厚朴汤抗抑郁活性部位的筛选,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932—936]

选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评价抗抑郁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

结果: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和其4个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绝望模型中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其中以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石油醚提取物AE-1和水溶性部分AE-4最显著,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可显著地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质中NE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而对其他脑区中神经递质无显著性影响,石油醚提取物AE-1可显著地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质中NE和去甲肾上腺素量氯仿提取物AE-2能极显著地提高皮质中多巴胺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半夏厚朴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水溶性部位,半夏厚朴汤可能是部分地通过对单胺类递质系统的整合而达到抗抑郁目的。

2.药理作用

(1)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李建梅,杨 澄,张伟云,等.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55—59]

为研究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CMS)的影响,探索其抗抑郁机制。作者以1%蔗糖水摄入量作为指标,慢性给予各种低强度复合刺激,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按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脾细胞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按试剂盒显色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脏中丙二醛含量。

结果:在大鼠CMS模型中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可增加动物蔗糖摄入量;增加其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P<0.05),降低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平(P<0.001);降低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同时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以上实验结果提示:半夏厚朴汤醇提物通过多途径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2)抗过敏作用[谢 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934]

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和2、4、6-三硝基苯(PC)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实验证明,豚鼠口饲半夏厚朴汤100毫克/千克或200毫克/千克,小鼠50毫克/千克或100毫克/千克对Ⅰ型及Ⅳ型过敏反应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组方中紫苏叶及厚朴均有抗过敏活性(PCA)及2、4、6-三硝基苯(PC)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故认为紫苏醛为其活性成分之一,在非免疫反应的醛酸的抗炎及镇痛实验中,未见紫苏醛具有任何效果。

二、启膈散

【方名】 启膈散

【来源】 出自程国彭《医学心悟》。《医学心悟·噎膈》“启膈散:通噎膈,开关之剂,屡效。”

【处方】 沙参3钱,丹参3钱,茯苓1钱,川贝母(去心)1钱5分,郁金5分,砂仁壳4分,荷叶蒂2个,杵头糠5分。

【用法】

水煎服,虚者,加人参,前症若兼虫积,加胡连、芜荑,甚则用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卜子、麦芽、山楂。

【功能】 润燥解郁,化痰降逆。

【主治】 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方解】

忧思可以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遂聚而成痰,痰气交阻于食管,于是渐生噎膈。方中丹参、郁金、砂仁活血利气以开郁;沙参、茯苓、川贝母润燥化痰以散结;荷叶蒂、杵头糠化痰和胃,利气降逆。诸药合用,共凑化痰行瘀治噎之效。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沙参15克,丹参15克,茯苓10克,川贝母(去心)6克,郁金9克,砂仁壳6克,荷叶蒂2个,杵头糠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加减应用:津伤便秘,可加玄参、生地黄、麦冬、白蜜;胁肋胀痛者,加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枳壳;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者,加龙齿、合欢皮、珍珠母、栀子;悲伤欲哭、情志异常者,加百合、小麦、大枣。

2.治疗晚期食管癌 [李仕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23例的临床观察.甘肃中医,1998;11(1):10—11]

用中药配合化疗、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23例,疗效满意,其中中药配合化疗11例,配合放疗治疗4例,配合化疗治疗、放疗治疗8例。

中医疗法:自拟方扶正解毒汤加启膈散煎服。

扶正解毒汤组成:黄芪30克,黄精12克,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芦根20克;启膈散加减组成:北沙参15克,丹参15克,郁金12克,炒枳壳10克,全瓜蒌15克,半夏10克,佛手片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20克,石见穿50克。气逆噫嗳不畅加沉香0.8克(后下),橘皮10克;纳呆加神曲12克,炒麦芽12克,鸡内金10克,呕吐痰涎量多加炒莱菔子10克;胸脘刺痛加延胡索12克;伴有出血加三七粉2克,云南白药0.8克(冲服);口干、心烦苔黄加麦冬12克,山栀子12克。以上方药水煎服,日1剂,2次服。

西医疗法:根据肿瘤细胞学分类、分化程度、部位及病人的耐受能力选择用药及放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结果:1例半年后死于糖尿病尿毒症,2例1年后死于心脏病心肌梗死,11例生存2年以上,6例生存3年以上,3例生存5年以上。

3.治疗慢性食管炎 [郭光业.柴胡启膈散治疗慢性食管炎.河北中医,2000,22(2):114]

本组32例,均以柴胡启膈散治疗。

药物组成:党参、煅瓦楞子各15克,柴胡、黄芩、半夏、丹参、沙参、浙贝母、茯苓、郁金各10克,白豆蔻、甘草各6克。

加减:中焦湿热甚,表现胸闷、呕恶、舌苔厚腻者,去党参、沙参,加苍术、厚朴;如热象明显,表现口苦、苔黄、脉滑加黄连;胃虚气逆者去黄芩、沙参,加代赭石、旋覆花、白术;腹胀者加厚朴、陈皮;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疼痛者去党参加延胡索、川楝子;胃阴虚者去黄芩、柴胡,加白芍药、石斛、麦冬。每日1剂,分3次温服,疗程为4周。

结果:近期治愈21例,占65.6%;显效5例,占15.6%;有效3例,占9.4%;无效3例,占9.4%。

4.治疗慢性咽炎 [杨修策.启膈散加味治疗慢性咽炎62例.国医论坛,2003;18(1):19]

经治62例病人,其临床主症:咽中不适,有异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咳之不出。

治疗方药物组成:南沙参20克,丹参30克,茯苓20克,杵头糠10克,浙贝母20克,郁金15克,砂仁壳10克,荷叶蒂7枚。

加减:咽痛充血者加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射干15克;胸闷胁痛者加香附子15克,厚朴15克,枳壳30克,紫苏叶10克;咳痰多者加制南星15克,半夏15克,海浮石20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5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痊愈38例,占61%;好转23例,占37%;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研究进展】

抗肿瘤机制[刘亚娴,启膈Ⅰ、Ⅱ号方抗肿瘤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河北中医,2003;25(5)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