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49

第49章 噎嗝 (4)

第6章 噎嗝 (4)

“呕吐涎沫,即是呕吐津液。津液者真水,水由气化,亦由火致。推其津液枯竭之故,非气虚不能化,即火衰不能致也。倘不明此理,纯用滋润甘凉之药,以津养液,实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之死也。夫津液生于谷气,食入则噎,咽下之谷不多,焉能化津液而生精微?复吐涎沫,是津液涸竭于上,又何能下滋肠胃,故大便干如羊屎。气不上逆,则吐涎自止”。方用吴茱萸汤、大半夏汤。

3.养津液

(1)补脾阴:补脾阴可谓是吴静峰创见。“噎膈口吐白沫,人尽不渴,只因口中津液不下行……健脾阴则津液下行,肠胃滑润,……喉中津液不竭,上下通利”,“津液须摄于脾,今从口中流出,是脾气将败而尚未绝之候,急立法以救之,必因补脾阴之药而始解救”。补脾阴之方,吴静峰提供了五香救竭汤(枣仁、山药、莲子、麦冬、粳米,五味俱炒黄)和二米降液饮(陈仓谷米或秫米或蜀黏、陈粳米,炒黄),炒黄则辛香入脾,直补脾阴之津液。吴静峰还说,“单用补水养血生津之药,以滋润脏腑,亦能获效于目前,不能收功末路。原药水之津液,悉从外借,不能奉养周身,故噎为上槁,膈为下槁,之外则成不治之症。今用此二方,以降口中之涎,仍复灌溉周身,再用养血液之药以继之,使津液之亡者可复而竭者能续也”。

(2)滋肾水:误服清消温胃之药,耗竭阴液。胃为肾之海,肾为胃之关,必大养肾水以滋肠胃之燥;肾水大亏,不能制火,胃中虚热上冲于心则见虚烦不寐,大便不通;真水已亏,内火焚炽,大肠阴尽腹痛,大便如羊屎。应大补肾水,兼生肺津,佐养血之品。方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玄参,大养肾水,用量宜重;当归生肝血;麦冬滋肺津;车前子、牛膝引虚热从膀胱而出;加白芥子以化痰,《本草》云“常食白芥子,不得噎膈之症”。

四、余桂清治疗食管癌经验 [张 新,等.余桂清治疗食管癌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67]

余桂清,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著名专家之一。他创制的二术郁灵丹,治疗食管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善用二术郁灵丹

二术郁灵丹由白术9克,莪术15克,郁金9克,威灵仙15克,丹参15克组成。气虚者加太子参9克,茯苓9克,生黄芪30克;进食梗噎加夏枯草15克,急性子15克,石见穿10克,呕吐痰涎加陈皮6克,清半夏9克,竹茹9克,炙枇杷叶9克,生薏苡仁15克;胸闷、胸骨后疼痛加瓜蒌皮15克,徐长卿15克;放疗和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加黄芪20克,当归9克,鸡血藤15克,枸杞15克,菟丝子15克;食管梗阻严重,不能下咽者,配合开道散(硼砂60克,火硝30克,硇砂6克,青礞石15克,沉香9克,冰片9克)服用,共研细末,每次口服1克,含化后缓缓吞咽,1小时1次,待黏液吐尽,能进食时,改为3小时1次,服2天后停药。除以上加减用药外,结合临床,适当选用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藤梨根、急性子、石见穿、天龙(壁虎)、山豆根等,以增强疗效。

2.常用食管癌治则

(1)健脾益气:食管癌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为本。因肿瘤的发生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多数病人又经手术、放疗、化疗的损伤,导致人体正气亏损,无力抗邪。以西医作为祛邪的手段,中医则重在扶正,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扶正固本,调整机体的内部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2)化痰散结:食管癌最常见的饮食梗阻、胸闷不畅、呕吐痰涎即是痰湿郁阻的见证,通过化痰散结可以缩小肿瘤,缓解梗阻。常用夏枯草、山慈菇、半夏、竹茹、炙枇杷叶、瓜蒌皮等,同时化痰必配理气,气顺则痰消,酌加陈皮、枳实、厚朴等。

(3)清热解毒:食管癌郁阻日久,必然化热蕴毒,毒邪内生,病人出现胸骨后灼热疼痛,不敢热饮,苔黄,便干。选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山豆根、冬凌草等,本类药物多有抗肿瘤活性,部分药物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活血化瘀:食管癌之局部肿块,食管阻塞,胸骨后刺痛,舌质紫暗、瘀斑,均为血瘀表现。常用药物:莪术、三棱、急性子、丹参、赤芍等。较少应用剧毒药物及破血峻剂,因为此类药物损伤正气,易致肝、肾损害,还能诱发出血,有些病人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经多年观察统计,并不能延长生存期。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病人的血液循环多处在高凝状态,致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容易在癌灶和癌细胞周围聚集,从而导致癌灶增长,同时高凝状态也容易使释放到血液中的癌细胞黏附于血管壁上,形成癌细胞血栓和新的转移灶。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血液凝集,改善周围循环,阻止癌组织的生长和癌细胞的转移。

五、梁剑波治疗消化系肿瘤经验 [梁宏正.梁剑波名老中医治疗消化系常见肿瘤经验简介.新中医,1994;(8):10—12]

梁剑波,广东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广东肇庆市人,1920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医60多年,1978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88年获省政府授予的“科技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4年获“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医学津梁》等10余部医学专著。善治疑难痼疾,对常见的消化系肿瘤,用药拟方,独具特色。

食管癌在祖国医学中属噎膈范畴,梁老认为,本病多因长期嗜饮烈酒,或嗜食辛辣燥热之品,积热消阴,以致津伤血燥,日久瘀热停留,阻于食管而成,正如清何梦瑶指出:“酒客多噎膈,饮热酒此尤多。”《诸病源候论》又说“忧患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此塞不通也。”故七情所伤,情志郁结,肝气久郁则津液不能输布,积久而成痰浊,气滞则血液不得流畅而为瘀阻,痰瘀交阻蕴于食管,以致饮食难于下行,甚则食入即吐,遂成食管癌,其辨证可分为瘀血凝痰交阻食管,治宜活血祛瘀化痰解结,梁老以自拟消瘀解结饮治之:急性子、土鳖虫、石菖蒲、川贝母、郁金各10克,王不留行、丹参、南沙参各15克,当归、桃仁、红花各5克,清水煎服,本型还辅以牛乳韭汁丹参饮,方用牛乳500克,韭菜250克,捣汁,丹参30克,同煮,微温频呷服,痰瘀凝结,气虚津亏者,治宜扶正育阴,化痰散瘀,梁老以自拟育阴消结饮治之:花旗参、当归、石斛、赤芍各10克,黄芪、生地黄、花粉、丹参各15克,姜螂虫3只,田七末(冲),桃仁各5克,清水煎服,或可兼服急性蚤甘丸:急性子60克,蚤休15克,甘草10克,研末蜜月丸,徐咽或含化,又可用生鹅血1碗,徐徐热饮下每天1次。

六、王瑞林治疗食管癌经验 [王瑞林,等.食管癌药物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40例报告.中华肿瘤杂志,1993;15(4):300]

王瑞林,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河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1959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从事肿瘤内科,重点研究食管癌的临床药物治疗。先后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食管癌》等专著5册。多次获国家及省科技成果奖。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来进行的肿瘤增效化疗及综合治疗研究,现已取得进展。

王瑞林教授根据食管癌不同阶段、表现和病机分为6型,把抗癌药物组成一协定处方应用于食管癌的每一证型中。

协定方组成:山豆根、全瓜蒌、夏枯草、龙葵、丹参、香橼、冬凌草。气滞型治以抗癌除邪,疏肝理气,用协定方合逍遥散加减;梗噎型治以抗癌散结,理气降逆,用协定方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协定方选加当归、赤芍、川芎、红花、鸡血藤、丹参、延胡索、威灵仙、葛根等;痰湿型治以健脾祛湿,降逆化痰,协定方合利膈汤加减;阴枯阳衰型治以滋阴壮阳,益气养血,用协定方合扶正培本疗法(选用黄芪、党参、灵芝、当归、人参、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壅阴型治以疏壅透膈,开道通管,用协定方合开管散(牛黄、麝香、沉香、礞石、硇砂、火硝、月石、冰片)。

七、谢亮辰治疗食管癌经验 [郑鸿志.谢亮辰治疗食管癌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0;17(2):21]

谢亮辰老中医年近八旬,行医任教50多年,对食管癌颇有研究,用药独到,疗效确切,在当地享有盛誉。谢老用开道散和食管饮治疗晚期食管癌,多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存。经15年的临床观察确有一定疗效。

1.食管癌病机的认识

食管癌属中医噎膈范畴。噎是食物通过食管时梗噎不顺,膈是指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常是膈的前期症状,常合称噎膈。中医对噎膈的病机早有认识。《内经》指出“三阳结,谓之膈”,《诸病源候论》:“忧恚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宣流使噎”。谢老遵前贤之说,参照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对食管癌的病机有所阐发。他认为忧思恼怒损伤肝脾,热毒入侵,内外合邪,而致气机逆乱,络脉瘀阻,日久成癥。

2.治法和方药 食管癌常用法则是:清热解毒、理气降逆、活血消癥。

基本方(食管饮):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刘寄奴30克,金佛草10克,代赭石30克,柴胡10克,香附子10克,郁金10克,炒枳壳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清半夏10克,丹参10克,另开道散3克(分3次冲服)。汤剂和散剂并进是取效的关键。

3.体会

(1)食管饮合开道散治疗食管癌作用缓和,但需长期用药,坚持直至痊愈为止。切不可满足于症状缓解而过早停药,贻误病情。

(2)食管癌溃疡型或伴有胃溃疡者,开道散减量或不用,加乌贼骨;食管气管瘘禁用开道散和食管饮。

(3)在服药期间忌食虾酱、韭菜、牛肉。

(4)临证时食管饮需随证加减。如大便干结加大黄;大便稀,倦怠乏力,脉虚细加党参、炒白术,酌减理气药;舌苔黄腻加薏苡米、瓜蒌,减养阴药。

注:开道散方:醋紫硇砂1 000克,紫金锭1 000克,冰片10克,麝香1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全方具有消癥通窍,散火解毒之效,是治疗肉积癥瘕噎膈反胃的主药。

醋制紫硇砂法:紫硇砂加等量醋,再加适量水,至紫硇砂全部溶解后,取溶液熬枯即成。

八、王 沛诊治食管癌经验 [王 沛,等.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46—78]

王沛,男,(1933—),河北唐山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理事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医外科学》、(高等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外科学》(成人高考教材)、《中医外科治疗大成》、《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分册》、《疖疔证治》、《颈淋巴结结核》、《简明外科手册》等十余部。

王沛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主要体现在气、瘀、痰、毒、虚五字,临床症状表现为噎、吐、痛、梗、虚。王沛根据噎膈的特点,强调治法重点在于补肾降逆,化痰软坚为主,临床以“神农百草消癌汤”为主方,同时配伍补骨脂、女贞子、肉苁蓉、怀山药、代赭石、旋覆花、姜半夏、酒制大黄、硇砂等药物治疗食管癌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