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22

第22章 痞满(13)

痞满 (13)

给大鼠灌胃大黄水提取液10天,造成类“脾虚”模型进行胃黏膜损伤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应激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补中益气汤治疗7天,其胃黏膜损伤指数较非治疗组明显下降。提示“脾虚”大鼠胃黏膜易损伤性增高,补中益气汤对其有复健作用。

3.对肌张力的影响 [顾小痴,等.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及其药理学研究的初步报告.天津医药杂志,1960;2(1):4]

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小量补中益气汤可以兴奋蛙横纹肌和心肌,使其收缩加强,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小肠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实验中还可以看到,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去掉升麻、柴胡,其作用减小,且不持久,表明升麻、柴胡与方中其他药物似有协同作用。

六、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名】 大黄黄连泻心汤

【来源】

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笫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处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用法】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功能】 清热泻痞。

【主治】 本方治一切实热火证。心胃火盛之吐血、衄血,胃脘痞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方解】

表证误下之后,邪热内陷,但是邪虽内陷,因为胃中并没有痰水与它相结为患,所以仅觉心下痞满不畅,按之也濡软而不结胸。此心下痞,是胃有实火,故用大黄泻胃家之实火以治痞热,还可引热下行治吐衄;黄连清心胃之火以解热毒。

据林亿等考证,本方与泻心汤同为一方,故本方中当有黄芩。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大黄6克,黄连6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本方加黄芩即泻心汤。有清热泻火,除痞止血的作用。再加附子名“附子泻心汤”,为扶阳泻痞剂,除治心下痞热外,还兼有汗出恶寒表阳不固等症。

2.治疗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姜志昂.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6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1):6]

治疗68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HP尿素酶快速检测等,确诊为HP相关性胃病。其中慢性胃炎39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1例。辨证属脾胃湿热31例,肝胃气滞19例,肝郁脾虚7例,脾胃虚寒6例,脾胃阴虚者5例。

治疗方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大黄10克,黄连3克。脾胃湿热加蒲公英30克,蛇舌草30克,龙葵15克,藿梗、紫苏梗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0克;肝胃气滞加香附子10克,白芍30克,甘草6克,八月札10克,郁金10克;肝郁脾虚加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藿梗、紫苏梗各10克,蔻仁5克,香附10克;脾胃虚寒型加炙黄芪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制甘松10克,肉桂3克;脾胃阴虚型加白芍10克,甘草6克,乌梅10克,山楂10克,川石斛15克,沙参10克。每天1剂,水煎服,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做病理HP检测。

结果:痊愈16例;好转3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

3.治疗胃病 [成秀梅.任琢珊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胃病的经验.河北医学,1998;4(12):81]

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辨证治疗胃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均收到良好疗效。任琢珊认为,胃气以降为顺,以通为补,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随其下降之性,另外,大黄不仅有苦寒降泻、泻实热下瘀血的作用,而且能够安和五脏,补敛正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黄连能清除和杀灭幽门螺杆菌,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黏膜屏障,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愈合。

【研究进展】

1.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路军章.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4;13(7):438]

路军章等观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行口腔放疗的鼻咽癌、鼻咽部恶性淋巴瘤、口腔肿瘤病人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治疗组自放疗之日起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煎汤含漱,对照组则用复方呋喃西林液含漱,直到放疗结束;观察两组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轻、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3%、53%,治疗组则分别为100%、37%、17%,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有明显效果。

2.缺氧和抗疲劳作用 [龚传美.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与煎剂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观察.国医论坛,1992;(4):16]

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麻沸汤渍)均能提高小白鼠常压耐缺氧和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耗氧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耐缺氧作用可能与降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有关,这种功能降低可使动物整体耗氧量减少,增加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也降低了脑组织的耗氧量。为该方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3.抑菌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龚传美.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抑菌作用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国医论坛,1990;5(3):31]

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浸渍剂仅对革兰阴性菌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可见此方剂型不同对抗菌谱范围也不同,因此,根据适应证,灵活选用适宜的煎法。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不仅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还能增强细胞免疫,同时增加白细胞总数,有助于提高机体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一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控制感染有密切关系。

4.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秦增祥.大黄黄连泻心汤药理和应用.中成药,1995;17(12):39]

此方提取剂100毫克/千克对五肽胃泌素和2去氧葡萄糖引起大鼠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提取剂>50毫克/千克能明显抑制阿司匹林和乙醇致实验性大鼠胃损伤,其提取剂用量在100~300毫克/千克下能明显抑制牛磺胆酸盐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其抑制胃酸和抗溃疡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胃黏膜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