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14

第14章 痞满 (5)

第2章 痞满 (5)

痞证虽然病机各异,但总与痰、湿、食、气滞相关。概而论之,其病性不外虚、实两端。虚责之于本。《景岳全书》曰:“土寒则气化无权,故多痞满……总由脾气之弱耳。”临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而罹患痞证者。实责之于标,以痰、湿、食、滞壅塞不通为主要表现,诚如《兰室秘藏》指出:“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多见于体质壮盛之人。但临床上病人既有中州虚弱,又兼实邪内停,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最为多见,此即《医方考》所言:“痞,虚中之实也。”诊疾时,在观其形色、问其饮食的同时,尤重查舌验苔,指出辨舌在痞证的施治中有重要价值,并认为痞之虚实在舌尤验舌苗之形色、舌苔之厚薄、舌色之明暗、苔之有根无根,较能客观地反映疾病性质、正邪虚实、脏腑强弱。

2.攻补兼施,巧定治则

对于痞证要做到有效的治疗,必须切中病机、有的放矢。《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认为辨明病证是治疗正确与否的首要条件,诚如喻嘉言之谓:“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辨证。”由于痞分虚实,或虚实互见,加之病人个体有肥、瘦、老、壮之不同,又性情各异,故在治疗时宜对不同病体仔细辨识,并参考胃镜、超声波及其他各项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提倡辨体施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木香流气饮加味施治痞证取得显著疗效。对于湿、食、气滞偏盛者,守消导疏利为总则。气滞者,重行气通郁,常佐轻宣芳香之品,如桔梗、藿香;痰盛者,重健脾化痰,宜陈皮、扁豆之属;食聚者,重醒脾消食,多用砂仁、焦山楂。对老年病人,参伍《瘟疫论·老少异治论》中“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之治要,提出攻补互参,并以扶正为常,攻邪为变,参攻进补,因人施治。

3.安脏通腑,谨守其宜

脾胃居于中焦,是生成和转输精微物质的枢纽,若其功能失调,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则影响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痞证产生的机制。治疗痞证之大法,遵李东垣“治脾胃以调五脏”之义,采用分层论治,先安脏后通腑,使脏实腑虚,则痞证自除。正如《医门棒喝》指出:“脏应实,实则气旺,能运化周流也;腑应虚,虚则通畅,无积滞之患也。”在权衡处方时强调安脏宜徐,通腑宜缓,最忌峻猛行事。木香流气饮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主在安和五脏,行气通腑,快利三焦,兼能调和营卫,通利血脉。方中人参、陈皮、茯苓、白术等益脾脏之虚;青皮、丁香、香附、木香畅腑中之滞;厚朴、草果、槟榔宽肠除痞,取肺与大肠相表里之义;紫苏叶、白芷以调营卫,实外调内。在此方基础上,尤擅用莱菔子一味,临床取效多验如桴鼓。此即同张锡纯谓:“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在处方原则上守“精、轻、升”三法,强调处方精当、剂量贵轻、药性贵升,全方补脏虚而不留滞,通腑气而不伤正。木香流气饮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移情养性,兼重食疗

虽然痞证的病机错综复杂,但临床显示大多数病人与忧思恚怒等因素相关。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压力的增强,使人的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这也是产生痞证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中医“暴怒伤肝,气逆而痞”、“忧愁思虑则伤脾”等认识相吻合。故遇诱发因素则诸症蜂起。故移情养性、开阔胸襟是药疗的前提,并在药疗取效后不宜中病即止,可转用食疗善后。张师常嘱病人纳莲子、薏苡仁、山楂及大枣等入粥服食,以缓固中土,消痞健胃。

六、宋孝志治疗胃痞经验 [王玉芬,刘小北,李小林.宋孝志教授治疗胃痞五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17—18]

宋孝志教授,生于1911年,湖南宜章县人。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宋氏自幼在其舅父指导下熟读经典著作,13岁即随舅父临床,后又屡得名师指点,1956年调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内经、伤寒、金匮教研室任教。1966年至今在北京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对内、外、妇、儿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顽症,用药精当,诊治准确,疗效显著。

1.胃痞壅塞 平调升降

胃痞所表现的症状,如胃脘部(上腹部)痞满壅滞、塞而不通、胁腹胀闷、不思饮食、嘈杂等均与脾胃升降功能失共平衡有关。就其生理而言,脾胃同居中焦,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脾胃升降有序完成了饮食的消化吸收,通过脾气散精的过程调整阴阳,顺接气血,荣兴百骸。若其脾胃升降不能维系平衡,首先导致的病理改变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壅塞中焦,痞满乃成。进而可因气机不畅,血脉瘀滞,兼证迭发,或克伐阴阳,中阳虚损,脉络失养致痞满久而不愈。因此,权衡升降是治疗痞满的契机枢转。临床十分重视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并提出调整升降之法,并非仅限于升提与通下。临证应根据病因的不同,一法专治或多法同用,使壅滞之邪或升散,或消导,或旁达,方可使中焦痞满尽消,气机通畅,运化恢复正常。

症见胃院滞塞、胸腹满闷、逆气上冲、恶心呕吐、嗳气恶臭为实痞,投以旋覆代赭汤,降气和胃,调肝,通过条达肝气助胃行壅滞。以症见胃脘痞满、纳呆、气短、白汗、腹中鸣响、大便溏薄者为虚痞,治疗多用补中益气汤,升发脾阳,旷怡胸脘,脾复健运,胃气自转。以痞满食后加剧、空腹则胃饥思食、大便时溏时秘为虚实夹杂之痞,常用调中益气汤治疗,以补脾健胃,升降并调。方中陈皮、木香降气下浊,通畅三焦,旨在升清利气;黄芪、柴胡、升麻升举清阳,意在驱散阴霾;党参、苍术健脾和胃,升降并用,相得益彰。

2.久痞不愈,调理阴阳

胃痞之初,中焦失衡,运化呆滞,渐至损阴戕阳,阳损而胃不濡,阳伤而寒湿停。痞病日深,累及于肾,精之不泽,阳之不煦,病证更笃,变证丛生。此久痞不愈者应从调理阴阳入手。温中补阳以健脾运,养阴和络以润胃。在治疗方法上更侧重阴中求阳,阳中护阴,阴阳兼顾。在药物的选择上甚为严谨,以防养阴之寒凉滋腻太过致痞满更甚,又杜助阳之辛温恃强,耗伤胃之阴津而致痞满难消。如临床上脘腹痞满日久,症见烧灼、嘈杂、不知饥、身体羸瘦、舌红少苔之阴虚者,以黄精伍党参、淮山药益脾润胃;山楂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濡养胃络,和胃顺降;佐以黄芪、陈皮、砂仁启发脾阳,助运化。临证见痞满悠悠,晨宽暮急,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大便清溏,舌淡苔白之阳虚者,常以金匾肾气丸方助阳携阴,温运除满。

3.痞满兼痛,调和气血

临床观察胃痞之证,初起多见痞而不痛,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疼痛,或胀痛,或刺痛,或灼痛。宋师认为:痞病之初,邪之不实,气血尚盛,虽发壅滞,然络脉通畅;痞之日久,邪入脏腑,损经伤脉,气滞血涩,瘀滞不行,遂因不通而痛。治疗应予调气和血法。气滞为主者,自拟砂半理中汤。药用:砂仁、半夏、香附、枳壳、高良姜。取砂仁醒脾、降胃、益肾之功能,理元气,通积滞,散寒饮,消痞胀;半夏降逆和胃,消痞除胀,以疏郁结,畅气机;香附行气理血;高良姜温运中气。诸药合用共奏祛壅除滞,调畅气机之功效,达到消痞止痛的作用。以血癖为主者,施以五灵脂散治疗。取方中五灵脂、乳香、没药活血散瘀和络的作用,辅以延胡索行气通络止痛,佐以草果辛窜破瘀逐邪。若临证见气血失和,胃痞而痛,两胁胀满,面晦暗,月经不行者则两方合用。

4.痞满纳呆,健脾悦胃

胃痞之证,常有进食则痞满加剧,空腹则痞满减轻者,时延日久,病人常继发厌食纳呆。不知者常以消导为法,久治而不愈。此非尽为实证,多有因虚而发。虚亦有在脾在胃之分。在脾者,为脾虚不能“磨食”,无力为胃代行消化,每当进食脾运负荷加重,脾惫更剧,故而痞满以餐后为重。此类病人常在胃肠钡剂造影时发现胃肠动力学的改变,张力低下,蠕动缓慢,排空延缓。其临床证候特点:痞满而不能食,在胃者,多因胃之津液匮乏,致濡润、顺降功能失常,空腹时尚能自全,而进餐后糜化濡和之力不胜,致中焦痞满。此类病人临床胃液分析发现,胃酸分泌水平以及消化液分泌水平均较低下。由于消化酶质量的变化而致食物消化过程延缓。临床证候特点:不知饥饿,食之无味。治疗因脾虚不运纳呆者,用健脾益气的香砂六君子汤以调整运化功能,可加紫苏、厚朴以理气消痞,提高胃肠的蠕动频率。胃阴不足之痞满者用麦门冬汤加炙枇杷叶、石斛、黄精濡悦胃腑,配枳实以调气机顺降。若兼泛酸、口苦、咽干则加大剂量生山楂以酸制酸,兼可润胃敛阴。

食积停滞之痞多见于胃痞之初。临床证候特点:脘腹痞胀,嗳腐吞酸,口中异味,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治疗常用二陈汤加大黄、焦三仙、木香以行气除滞,消导和胃。大黄配木香可调整胃肠活动节律,促进胃肠排空,荡涤积滞。若因积滞日久,化热生湿,或痰热内壅者,临床证候特点为:脘满胁胀,口苦,烦躁,夜不安寐,苔黄,脉数;治疗常用温胆汤清化积滞,行气和胃。失眠者加秫米,配半夏除痰消滞和胃。

5.寒热痞满,调理肠胃

胃痞之证演绎为寒热错杂者多有之。因胃痞病在中焦脾胃,胃为阳明,多热多实;脾为太阴,多虚多寒。在病证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很容易导致亦寒亦热的病理改变。如《伤寒论》中的“少阳病误下”,或因脾气虚弱,外邪直入于胃,或湿热之邪留恋中焦,湿伤脾阳,热灼胃阴均可导致寒热错杂之痞满证。临床上此类病人多在胃炎的基础上伴发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消化道钡剂造影常提示有肠道激惹现象。临证多表现为胃经郁热,脾寒下移于肠的上热下寒证候。如胸脘窒塞满闷与肠鸣辘辘并见;脘膈灼热、欲冷饮与腹中畏寒、遇凉即泻互见;口苦、烦躁、舌苔黄腻与腹中冷痛,下利清稀兼见。寒,治以辛开苦降,常选半夏泻心汤。此方苦寒清胃热,辛燥散肠寒,甘温补脾气。若兼有呕恶,寒中厥阴经者加吴茱萸,辛开降逆;若表现腹中雷鸣,呕而恶食则加生姜,与干姜守散同用,散寒化饮,降逆和胃;若脘腹痞满,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配干姜温脾散寒暖肠;若湿热未清,壅滞中焦加白豆蔻、薏苡仁、厚朴清热利湿,除痞厚肠。如此寒热并用,肠胃同调之法,治疗肠胃不和、胃痞壅滞之证,每每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