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602000000020

第20章 类风湿关节炎 (16)

第3章 类风湿关节炎 (16)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8例,治愈36例,占52.9%;显效16例,占23.5%;有效11例,占16.2%;无效5例,占7.4%。总有效率为92.6%。

治验:白某,女,37岁。4年前患“类风湿关节炎”。最近双手指关节、双膝关节疼痛,呈梭形肿胀,屈伸不利。舌暗,苔薄白,脉沉涩。X线片见:双手指关节、双膝关节明显肿胀,关节腔变狭。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治拟温经通络,蠲痹止痛。处方:黄藤15g,鸡血藤15g,络石藤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制川乌6g,制草乌6g,木瓜12g,地龙10g,杜仲10g,炮穿山甲10g,甘草6g,每日1剂。服上方9剂后,自觉疼痛明显缓解。嘱加强自我按摩及功能锻炼,继续服用上方60余剂后复查,双手指、膝关节肿胀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大体正常。X线片见指、膝关节间隙已近正常。将上方加黄芪10g,枸杞子10g共为丸药缓图,每日15g,又服用2月余后随访,已恢复工作。

【经验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除急性发作期可施峻药治疗外,迁延期以缓图为主,坚持效不更方,逐渐取胜。用药则以藤类舒筋通络之品为主方,然后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虫类搜剔之品如乌梢蛇、地龙、蜈蚣、穿山甲、僵蚕等,疗效显著。本病晚期,则见关节僵直变形,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萎缩,甚至脊以代头、尻以代踵,生活不能自理。对此,除辨证施治外,加强推拿、按摩和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方剂来源】 谭德福.五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四川中医,2002,20(11):25

95.乌头汤加味

【药物组成】 制川乌20g(先煎半小时),麻黄10g,白芍20g,黄芪30g,炙甘草10g,蜂蜜30g(兑服),桂枝10g,苍术30g,川芎15g,当归12g,红花15g,海桐皮20g。

【随症加减】 湿盛关节僵直肿大者加防己20g;血虚关节肿大者加鸡血藤30g;下肢疼痛甚加川牛膝20g,木瓜15g;上肢疼痛者加威灵仙30g,姜黄15g;关节畸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明显加杜仲30g,细辛6g,鹿角片30g,穿山甲20g,土鳖虫15g。

【治疗方法】 1天1剂,每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以蜂蜜30g兑于药内,分3次温服。服30剂1个疗程。关节肿胀严重、畸形、屈伸不利用伸筋草、千年健各50g,透骨消、追地风各30g,水煎熏洗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 温经祛寒,化瘀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5例,治愈10例,约占28%;显效8例,约占23%;有效14例,约占40%;无效3例,约占9%。总有效率约占91%。

治验:朱某,女性,40岁。全身关节疼痛2年,尤以手指、脚趾、腕关节对称性疼痛明显。查:血沉增速,类风湿因子阳性。近2个月来疼痛加剧,腕、膝关节冷痛,酸楚麻木,晨僵明显,活动受限。症见:双指(趾)关节呈梭形肿大,局部僵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X线片:腕、指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痹证,寒湿痹阻,经脉气血瘀滞。治则:温阳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拟乌头汤加味:制川乌20g(先煎半小时),麻黄10g,白芍20g,黄芪30g,炙甘草10g,桂枝10g,苍术30g,川芎15g,当归12g,红花15g,海桐皮20g,姜黄15g,穿山甲20g,细辛6g,蜂蜜30g(兑服)。服用10剂后自觉症状转缓,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缓解,晨僵改善,局部肿胀消失,但仍感活动不利。考虑到痹证日久,气血瘀阻存在,上方加鹿角片30g,白花蛇10g(研末服),土鳖虫12g,配合中药熏洗剂早晚局部熏洗。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X线片正常。继上方去麻黄、桂枝、苍术,加杜仲30g,熟地黄20g,续断20g,牛膝30g,重用黄芪至50g,巩固治疗1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经验体会】 本方出自于《金匮要略》,是治疗寒瘀经脉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好的一张经方。其功效:通阳行痹,祛风逐湿。《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记载:“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方中麻黄发汗宣痹,乌头祛寒解痛,芍药、甘草缓急舒筋;用黄芪益气固卫,助麻黄、乌头温经止痛,防麻黄过于发散;蜂蜜甘缓,能解乌头毒。诸药配伍能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病邪祛而正气不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为痹证较重、久,寒湿痹阻,气血瘀滞严重,故在方中加以桂枝、川芎、白术、当归、红花、海桐皮,意在温经祛寒、助活血祛瘀通络之功。临床观察发现,痹证日久、骨节畸形活动受限者,使用虫类药物不仅有助于活血通络,还可明显增强祛风湿药的疗效,缩短病程。对久病痹证,把握瘀邪相搏、正气亏虚病机,加强扶正,培补肝肾之品,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方剂来源】 郭蜀京.乌头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1):58

96.仙龙汤

【药物组成】 仙龙汤由威灵仙12g,制川乌9g,秦艽12g,乌梢蛇9g,细辛3g,穿山龙12g。

【随症加减】 湿邪重者加薏苡仁、白术、茯苓,寒邪重者加桂枝,姜黄、黄芪;风邪重者加羌活、木瓜;关节肿大者加穿山甲;血瘀者加三七、延胡索、乳香、没药;上肢疼痛重者加桂枝;下肢各关节疼痛重者加牛膝、桑寄生;腰痛甚者加杜仲、续断、狗脊。

【治疗方法】 用800ml开水将制川乌头先煎30分钟后,再将其余药物置入共煎30分钟,倒出药液约250ml,再加600ml开水煎30分钟,将2次所得药液共500ml混合,分2次或3次口服,然后将药渣与外用药物(透骨草30g,红花15g,花椒15g,艾叶15g)置入盆内,加3 000ml水共煎30分钟,将一毛巾置入盆内,用毛巾包住药渣熏洗,热敷患处,待水温至40℃左右时,可泡洗患处。若患处为躯干或邻近躯干的关节时,可将药渣与外用药加醋拌湿后包入布袋内,入笼蒸30分钟热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0例,治愈15例(25%),显效22例(36.67%),有效18例(30%),无效5例(8.33%),总有效率91.67%。

【经验体会】 仙龙汤中威灵仙,性温,味辛咸,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君药;制川乌,性热,味辛苦,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秦艽祛风湿,止痹痛;细辛祛风散寒;穿山龙活血舒筋共为臣药,助君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力;乌梢蛇祛风通络,归肝经为使药。另外,局部熏洗、热敷不仅具有疏通关节经络,疏导腠理,温经祛寒,流通气血,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而且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熏洗、热敷可以使局部血流加速,代谢加快,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关节内组织粘连的消除和炎性分泌物的吸收,有利于药物透过皮肤发挥治疗作用。

【方剂来源】 张文信.仙龙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3

97.消痹丸

【药物组成】 制川乌200g,制草乌200g,羌活1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秦艽100g,防风100g,防己100g,当归100g,赤芍100g,川芎100g,桃仁100g,红花100g,海风藤200g,鸡血藤200g,苍术100g,细辛30g,桂枝100g,延胡索100g,白花蛇3条,木香100g,甘草80g。

【治疗方法】 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10g,早晚各1次。服药期间忌服田螺、蚌蛤等寒性食物,停用激素或其他药物。

【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8例,显效19例,好转3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7.9%。

【经验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它主要以痛、肿、强(强直)、变(变形)为四大表现,好发于黄梅阴湿季节。痹者,闭也,是经络闭塞不通之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治疗时应祛风散寒祛湿、通经活血和络同时进行。方中用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威灵仙、秦艽祛风散寒,苍术、防己祛湿逐痹,防风、白花蛇、海风藤、鸡血藤重在祛风通络,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止痛,细辛、延胡索止痛效著,木香行气而护胃,甘草调和诸药,并解川乌、草乌之毒性。诸药合用,制成丸剂,取其缓慢而渐进之效,共奏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方剂来源】 凌东升.消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江苏中医,2000,21(6):31

98.消痹汤

【药物组成】 当归12g,黄芪30g,川芎10g,生地黄15g,淫羊藿12g,丹参30g,鸡血藤20g,桂枝10g,秦艽15g,威灵仙12g,穿山甲珠10g,蜈蚣3条,松节30g,寻骨风15g,制川乌、甘草各6g。

【随症加减】 如湿热偏重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加金银花30g,连翘15g,防己12g;若肾虚腰膝酸痛加杜仲、续断各10g,狗脊、牛膝各15g;关节肿胀晨僵加苍术12g,薏苡仁30g,老鹳草2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00例,治愈115例,显效49例,好转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

【经验体会】 痹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痹论篇》指出: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年老体弱、其他疾病、损伤等原因,致使血气亏损,正气不足。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人体营卫之气不固,外在风、寒、湿邪分别或杂至,乘虚而侵入人体,致使气血运动不畅,经络阻滞或停痰留瘀、凝结为痹,即我们常说的风寒湿痹。风寒湿痹日久不愈,流于经络,郁而发热,也可转变为热痹。故而后世医家常将痹证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类型,前者治以祛风散寒胜湿为主,并按风寒湿的偏胜出入投药;后者治以祛风清热化湿为主;患者病程迁延,损伤正气故而治则以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为原则,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方中当归、黄芪、川芎、生地黄、丹参、鸡血藤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止痛;桂枝、淫羊藿温经通络;穿山甲、蜈蚣祛风止痉;秦艽、威灵仙、松节、川乌、寻骨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病经精心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此时绝不可以为病情好转而过早停药,应该继续耐心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

【方剂来源】 高安危.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0例疗效观察.现代康复,2001,5(6):117

99.消关汤

【药物组成】 羌活、独活、淫羊藿、乌梢蛇、薏苡仁各15g,蚕沙、防风、当归各10g,白芍24g,制马钱子(冲服)0.3g,甘草6g。

【随症加减】 关节热痛,属湿热者选加石膏、忍冬藤、连翘,重用土茯苓、白芍;关节冷痛,晨僵明显,得热则缓,属寒湿者选加附子(或与乌头同用)、麻黄、白芥子、桂枝;骨痛重者选用补骨脂、骨碎补、石见穿;局部顽麻,属痰者加天南星、白芥子、白花蛇;关节畸形、结节,属瘀者选加全蝎、蜈蚣、土鳖虫、水蛭、穿山甲、自然铜、三棱、莪术等;气血两亏者加人参、黄芪、川芎、阿胶;肝肾不足者加山茱萸、鹿角霜、熟地黄、杜仲、枸杞子等。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84例,治愈28例,显效21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