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601900000002

第2章 痰瘀的概念与发病 (2)

第一章 痰瘀的概念与发病 (2)

痰是一种致病因素,随着循环遍布全身,可停聚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从现在医学的角度看,它可以停滞在人体的血液中,引起血液的循环障碍,造成血液黏聚浓稠,黏附脉络管腔致狭窄涩滞不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也可以停聚在人体组织器官的各个部位,导致局部异物增生发生疾病。

三、瘀是血液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

瘀血又称“蓄血”,是指血液在脉管中循行,各种病因导致的血液循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停聚在体内组织器官之间,未能及时消散者。所谓瘀血:①指血液运行不畅,有所停积。②指由于血液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异常变化,导致脉道相对性狭窄壅滞阻塞,而引起血液运行不通。③由于脉络的病变或络道内皮破损,凸凹不平,管道狭窄、涩滞不畅,即所谓的“久病入络”的理论。④指失去正常循行的离经血液存在于体内组织器官之间,尚未消散排出体外者。

血液的正常循行,与心、肝、脾、肺、肾等脏腑有密切关系,正气的强弱、阴津的盈亏直接影响其正常的运行。当各种原因损伤脏腑、血、脉、气、津时,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使血行不畅,甚至瘀塞而发生瘀血。瘀血的形成,主要是与五脏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心气不足,血液循行的动力下降,血滞不畅;肺失宣降,心肺气血交换障碍,引起血脉瘀滞;肝失疏泄,血失所藏,血脉瘀阻;脾气不足,脾失统血,血溢脉外;肾失温煦,精血失化而致化源瘀滞。此外由于气虚、气滞、血寒与热邪的原因,血行不畅而凝滞,因此,瘀血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引起血液循环失常状态下的病理性物质。

瘀血形成之后成为致病的因素,停留在人体的各个部位,由于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产生的症状各异,但其共同的特点:不外乎青紫肿痛,红斑结节,赤丝血缕,蟹爪纹络,皮肤粗糙,腹内包块,颅内占位等。由于瘀积的部位、气血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引起全身和局部病变。如瘀血停积于肺,气机通降不利,咳嗽气喘,胸痛加重;瘀阻心络,引起胸闷心痛,心神失养,心悸怔忡;瘀阻经络,脉络失去濡养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是瘀血的特殊症状,其特点是痛有定处,固定不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但临床所见瘀血特点亦不尽然,也有不少瘀血证的早期同样出现游走不定的现象,亦应引起注意。

四、痰瘀病理相关同治论

从2000多年前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就发现了古代医学家有关痰瘀相关论治的医史资料。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其中一个医简的处方:干当归、川芎、牡丹皮、漏芦、蜀椒及虻。虻《诗经》有“言采其虻。”陆机疏,“虻,贝母也”,古虻为贝母之别称,此方言治“瘀血”及“久瘀”之证,因此有称其为“瘀方”,方中活血祛瘀,又加贝母化痰散结,是古代较早典型的痰瘀同治法。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医家,已有在祛瘀方中加治痰药的经验和认识。

《内经》无痰瘀之名,然有痰瘀等论述:如痰,称其为汁沫、水湿、水、津液涩渗、唾等;瘀,称其为恶血、留血、衃(衃血:李念莪注为;败血凝滞)。痰瘀是相关的,《素问·调经论》有“血气为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的记载;《灵枢·百病始生篇》对积的形成,更明确阐述了痰瘀同病的论证,它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因此痰瘀相关的见解无形中贯穿在各家的医疗实践中,推本穷源,从实践总结出理论,从理论推导病理,从中医学术发展的传统思路到辩证法思想,导引出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的学术见解。

痰瘀是阴精不归正化的产物和致病因素,阴精具体的包括津液和血,津液不归正化为痰(狭义的痰)、饮、水、湿,四者隶属于广义之痰,因“积水成饮,积凝成痰”,脾失健运。饮、湿、痰均属于病理产物之名;然而水有生理与病理之别,这里所指的水均系病理性水,因此,从病理角度来认识痰瘀相关的问题,它包括狭义之痰,病理之水、饮邪、湿邪与瘀血的相互关系。有人论瘀与水、瘀与湿、瘀与饮的相关性,其实皆是痰瘀相关的丰富内涵。金元时期的朱丹溪提出了“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论,用痰瘀同治的方法。虽然隋代巢元方、唐代孙思邈、宋代许叔微、明代喻嘉言、清代张璐等都论治过本病,但是只有朱丹溪强调痰瘀同治才收实效。这对后世治疗癥瘕积聚有很大的启发。

临床医家叶天士对久治不愈的胃痛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形成“痰瘀有形之阻”,这为以后治疗噎膈、反胃等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医宗金鉴》的丹参饮、《医学心悟》的启膈散等,其药物的组成均根据痰瘀同治的理论而制定。柳宝诒在所选继志堂医案中说:“胸痛彻背者名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这对近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类的胸痹心痛症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清末唐容川著的《血证论》对痰瘀相关的临床价值最为重视,敬告医者“须知痰水之壅,有瘀血之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吐血、咳血必见痰饮”“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等,这对痰瘀同病、同治的认识可谓跨大了一步,对某些疑难杂证的治疗,更是另辟蹊径。所以痰瘀同治的法则在临床上应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是疑难症的治疗中,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则。近代研究发现痰瘀是有形的致病毒邪,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粥样硬化玻璃样感凝聚物质即可证实这一点。

临床中注重痰瘀相关,用痰瘀同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老年病中多是本虚标实,痰瘀相关为其根本病机。如在中风的治疗中,强调祛痰化瘀佐以滋阴息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残率;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治疗上除补肾固本、化痰平喘外,加以活血之品,疗效显著。诚如名医杨则明先生所说:“桃仁与治咳剂合用者,千金外台及宋、元诸子俱用之。按桃仁为行瘀之药——血行旺盛,为消除肺循环之瘀血而抑制其分泌,促进其吸收,如是咳痰得以减少而消失。”查苏子降气汤方中用当归即是此意。高血压病除平肝潜阳为常法外,加以利水化痰、化湿健脾的陈皮、泽泻、茯苓,祛痰通络之地龙、三七、益母草、琥珀,不但作用持久而且副作用少。脑出血之中风偏瘫,用痰瘀同治,初用天竺黄、竹茹、川贝母、节菖蒲化痰开窍,继以三七、花蕊石、水蛭、地龙活血化瘀。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梗死,用补阳还五汤加化痰之药,治疗偏瘫疗效更佳。

肿瘤的治疗,除化痰软坚外,宜加三棱、莪术、血竭、乳香及虫类搜剔络道之品,上海肿瘤医院就有此经验,钱伯文治愈纵隔肿瘤报道,也强调了痰瘀同治。乙肝病的治疗,北京关幼波强调利湿活血并用,中国医药大学姜良铎提出毒邪理论,他认为痰瘀“毒邪”理论,是对机体生理功能状态有影响的物质,提出“排毒养生”新理念。在老年病和内科杂病中痰瘀同治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不胜枚举。妇科疾病的治疗中,通过临床观察,月经、带下病的关系实质上也是痰瘀的关系。儿科中的疳积、外科疮疡的“脓从痰治,血从瘀疗”的观点都是从痰瘀相关论在各科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近年来,痰瘀相关理论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中,不论是温热病发展的极期——气血炽盛、气营两燔,还是温热病后期气阴两伤、痰瘀阻络;阴津灼伤、筋脉失养;津血亏虚,脑窍失养,痰迷心窍;心肺气虚,宣肃失常等,采用痰瘀同治,标本兼顾,均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明确掌握“痰瘀相关”“痰瘀同治”理论,不是呆板的将痰瘀理论临床套用,也不是机械的把痰瘀辨证配伍,而是要把痰瘀作为致病的毒邪来探索,并把痰瘀毒邪致病的原因、发病的机制进行逻辑合理的分析归纳,进而不断的对疑难病证“痰瘀毒邪说”理论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使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等疑难病的病因研究有一个理想结论,并应用“痰瘀毒邪说”理论去探索中老年病的发病机制,给抗衰老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深化探索拮抗痰瘀病邪的中医有效的化痰祛瘀药物的力度,丰富痰瘀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