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一堂心理课
601800000040

第40章 成败篇:当“挫折”来敲门 (1)

第十章 成败篇:当“挫折”来敲门 (1)

为什么有的人失败了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越挫越勇?成功者的心理与失败者的心理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改变了失败者的人生轨迹?又是什么让苦难成为成功的垫脚石,让成功如此轻而易举?本篇将为您一一找到答案。

一、挫折与心理健康

第282天 事业受挫后

我们每个人都会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案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材料的研究,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实验室突然爆炸,三千万美元的实验室连同厂房都化为灰烬。年轻的工程师精神濒临崩溃,他非常沮丧,觉得没人再相信自己,自己不但工作保不住而且还会欠上巨额债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待了总部派来调查事故的高管。没想到这位高管问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没有?”他先是一怔,然后说:“我这个试验走不通。”官员说:“这就好,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实验室废掉了没关系,怕就怕我们什么也没得到。”这个年轻的工程师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不再去想失败,不再沮丧,而开始研究新的方法,他就是后来带领通用电气实现了二十年高速增长的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

点评

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巨大的失败会让人产生消沉、惆怅、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长此以往这些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避免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呢?首先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失败,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至少我们知道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另外,要将痛苦与人倾诉,不要把消极情绪都压积在心理。冷静分析失败原因,这种方法行不通,就积极寻求新的办法。

第283天 乐观地面对挫折

在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有一种叫珍珠贝的小动物,每当有一些泥沙的异物进入到它软软的身体里,它就会把它们包裹起来,慢慢化为一颗珍珠。我们人类呢?是不是也该学学它,把痛苦、挫折和磨难用一颗温柔的心包裹起来,让它们也能化为内心深处一颗璀璨的珍珠。

案例

她是一个普通的国企女工,她叫张润彩,她丈夫是一个农民,当时张润彩家里都反对,怕她以后会受苦,但是她为了爱情坚持自己的选择。儿子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可是好景不长一个重大的灾难又降临了。儿子患上脑瘫,这对张润彩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们家生活更艰难了。有一年春节就靠吃几颗白菜和几块豆腐过年,儿子三岁不会站立,很多人劝她放弃这个孩子交给社会,可是她说只要自己还活着,就绝不抛弃这个孩子。从此,丈夫主内每天照顾孩子,她主外,为了增加一点收入,张润彩主动提出不再当比较舒适的天车工,而自愿到工作繁重的抛丸组去当一名抛丸工,这样每月就多了30元钱。她还常常熬夜写作,以赚取为数不多的稿费,并且她自学获得汉语言中文专业,有了本科文凭。迄今,她已在多家报刊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200余篇。在她的笔下倾注了对丈夫,对儿女,对生活深切的爱。她在《我在旅途》中写道:

最红的太阳/为跋涉者燃烧/最艳的花朵/为成功者绽放/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人生画布上/最美的风景。

点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心理学上有一个“奋起效应”,即当一次大的挫折降临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应。挫折、灾难面前,不需要恐慌和悲伤,需要的是从头再来的勇气,把灾难和挫折当成上天的恩赐,你就能从中受益。坦然面对失去的痛苦,坦然面对既成的事实,饱含热情地迎接明天。

第284天 竞争失败后

未来学家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道:“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也就是说好的心态就是竞争力。

案例

楠楠在一家外企公司上班,他从小争强好胜,无论公司有什么竞赛他都参加,如果得到了名次,拿到了奖就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甚至欣喜若狂。如果拿不到奖就怅然若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为此,同事都觉得他有些小气,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好,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调节。

点评

心理专家认为,健康适度的竞争对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人们满怀希望、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才智。尤其现在社会上竞争激烈,楠楠能有主动竞争的意识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盲目的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就容易使自己招致失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只能赢不能输,对胜负的大起大落的、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不健康的。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量力而行,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减少失败。更何况这次输了积累了经验下次就未必输,输是为赢积累资本。所以我们没必要产生消极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如人,而应保持心理稳定。另外,重在参与,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不敢参与竞争,害怕竞争的人。

第285天 面对毁谤

生活中,我们会遭到别人的毁谤,那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情看待别人呢?

案例

小雪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她最近很苦恼,因为她感觉班级里的女同学都在背后说她。她长得很漂亮,而且性格有点像男孩子,上初中时经常和班级的男孩聊天侃大山什么的,可是上高中后,这样的事就被同学赋予暧昧的色彩,并偷偷地讨论她又接触哪个男生了,在她面前故作神秘地说悄悄话。因此她实在受不了,有点不敢和同学相处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在学习上。

点评

对待恶意的诽谤,我们总是很郁闷,那该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情呢?曾有一个人经常谩骂释迦牟尼,每次释迦牟尼都微笑不语,那个人渐渐骂累了,释迦牟尼就对他说:“如果你送一个礼物给别人,别人不接受,那礼物属于谁的呢?”他说:“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了。”释迦牟尼说:“那就是了,如果我接受你的谩骂,它又属于谁的呢?”那个人听了,再也不敢说什么。有时候,对待恶意的诽谤和指责,不理睬就是最有效的还击,是对那些毁谤你的人的蔑视,因为她们不配做你的对手。因为别人说什么而使自己不开心是非常愚蠢的。

第286天 抹去心灵创伤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应对苦难的内心力量,它让我们坚强地站起,勇敢地面对生活。

案例

两年前的一场洪水使一位男士失去了家人和所有的一切。现在他仍然经常做有关洪水的噩梦,而且如果天气预报说夜间有雨,该男士就难以入睡,心里不踏实。

点评

这位男士就是在强烈的创伤后出现的一种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态。强烈的创伤事件包括个人经历、看到或了解到引起强烈惊恐、无助事件。如:家庭内暴力受害者、飞机或火车交通事故中受伤害者、台风、洪水中的受害者等。创伤后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出现对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或极力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场所或人物。经常失眠易发怒等。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认知偏差、情绪和行为类型选择合适的心理、药物疗法等。

第287天 报复让伤害延伸

每个人在遭受伤害后,都想减轻自己的痛苦,于是就会把自己的痛苦放大,用报复的方式转嫁到别人的身上,以这样的方式弥补自己的损失,但这只会使自己更受伤,并使伤害延伸……

案例

莎莉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非常爱自己的男友,愿意把一切都给他。但有一天,她发现男友的身上有另一个女孩子的照片,且男友不时总会把相片拿出来看看,她知道男友一直深爱相片上的前女友,大为恼火,在悲愤和绝望之下,她决定报复。她忍气吞声,对男友百依百顺,更做了许多让他家里人感动的事,可是就在男友办婚宴的当天,她却在婚礼上宣布与另外一个男人结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点评

报复不仅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当报复心理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时就会使人失去理智,走向偏激甚至违法的道路。所以一定要去除报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能宽容大度,能换位思考,能体恤别人,加强自身修养,能容人,能容事。张小娴说:“报复计划失败,有一个输家,那就是你自己。报复计划成功,则有两个输家——你和他。你的幸福就是对他最残忍的报复。”

第288天 永不放弃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案例

曾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他的梦想是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当时好莱坞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把她们列成一个名单,带着自己写好的剧本前去拜访,可他走遍了所有的电影公司,竟然没有一家愿意用他。但他没灰心,更没放弃,他开始了第二轮的拜访与自我推荐,可是500家公司依然拒绝了他。第三轮的结果与第二轮相同,当他第四轮拜访完349家后,第350家老板让他留下剧本看一看。几天后,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席维斯·史泰龙。

点评

我们常常会在一些看似毫无希望的事情上放弃自己的努力,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仅仅需要你再努力一下,只要一下就可以了。这就好比烧开水,在99℃时你撤了火,那么前面所有的热量都是白费。尤其是对于自己的人生梦想,我们更应该有这种永不放弃的心理。

第289天 走出落榜低谷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系着每个家庭的心,高考发榜后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摆宴请客,考得不好的则闭门思过……我们该怎样看待高考失利呢?

案例

小涛从听到分数的那一刻开始,就躲进自己的屋子里,妈妈刚才看到他接电话时脸刷地一下白了,然后说:完了!随即,家里的气氛紧张起来,爸爸看电视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就没什么声了,妈妈看到小涛的手机不断接到同学发来的短信,都是问分数的,就问小涛回不回,小涛也不说话。这几天他饭量明显减少,也不上网打游戏了,也不出门,爸爸试图和他说话,他反复就是一句: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不如死了算了。吓得爸爸、妈妈这两天都不敢上班。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