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601700000044

第44章 男科杂病 (9)

第7章 男科杂病 (9)

8.津液亏虚型 小便闭塞或点滴不爽,伴有唇干口燥,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眼窝凹陷。舌干苔少,脉细弱。

【辅助检查】

癃闭症首先应通过体格检查与膀胱B超判断有无尿潴留。有尿潴留者,再做尿流动力学检查,以明确有无机械性尿路阻塞。有尿路阻塞者,再通过肛门指检查、前列腺B超、尿道及膀胱造影X线摄片、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等检查以明确尿路阻塞的病因,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道结石、尿道外伤性狭窄等。无尿路阻塞的尿潴留者考虑脊髓炎、神经性膀胱炎的可能性,可相应做神经系统检查。对无尿潴留的癃闭者应考虑是否有肾衰竭,可进一步查血肌酐、尿素氮、血常规、血钙、磷,B超、X线摄片等,帮助鉴别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如属前者,还需查尿比重、尿渗透压、尿钠浓度、尿钠排泄分数、静脉肾盂造影等以鉴别肾前、肾性或肾后性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者还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慢性肾衰的病因。

【名医验案】

葛臻诊治经验

例1 肝肾阴虚案

患者,男,61岁。2004年5月17日初诊。

小便淋沥不畅月余,昨日劳作后小便量少,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咽干不欲饮,腰膝酸软。舌略红,舌中苔黄腻,舌根及左边苔剥,脉弦滑。化验血常规及泌尿B超未见异常,尿蛋白(+)。辨证为湿热搏结,肝肾阴虚。治当滋养肝肾,分利湿热,养阴利湿并举,相反相成。选用经方阿胶滑石汤加味。处方:阿胶(烊化)12g,茯苓15g,泽泻12g,滑石20g,猪苓20g,白术20g,王不留行15g,牛膝15g,黄芪10g,乌药10g,通草10g,藿香6g。水煎服。服药2h后尿通。以此方加山药30g,山茱萸10g,调治月余,2004年6月28日查尿常规,尿蛋白消失,3个月后复查尿常规未见异常。1年后回访,小便通利,未有不适。

按:察此患者舌象,可知湿热搏结,已耗伤肝肾之阴,如若强通利水,势必会导致阴液耗竭,后果不堪设想,祛邪与扶正并重,养阴利湿,而获奇功。笔者治疗小便不畅之疾,常生黄芪、乌药、通草三味药,组于主方之中。每获良效。病久其气必虚,气虚气滞,水停血瘀,缠绵难愈,所以治病当深究病机,有理有据,方可成竹在胸,应手而瘳。

例2 肾气亏虚案

患者,男,60岁。2003年10月27日初诊。

小便不利半月,小腹胀满、小便欲解而不得出1天,现症为排尿无力,点滴难下,腰膝酸软,畏冷肢凉。舌淡胖,苔白,寸脉细,关尺脉浮。B超显示:前列腺增生。辨证为肾气亏虚。治宜温补肾气,启肺通水,选经方金匮肾气丸加味。处方:山药30g,熟地黄10g,牡丹皮10g,泽泻12g,茯苓12g,山茱萸12g,桂枝10g,炮附子(先煎)6g,乌药10g,藿香10g,滑石30g,甘草10g。水煎服,2剂。药后小便稍利,仍排尿无力,左胁下不适,自诉浅表性胃炎7年。上方加生黄芪15g,炒白术15g,白芍15g,2剂。2005年5月30日因外感来诊,言自服前4剂药后,小便通利,左胁下不适消失,至今未发作。

按:金匮肾气丸的组方最能体现中医的阴阳学说,阴生阳长,达到阴平阳秘,藿香、滑石、生甘草三者相组,不温不燥,化湿于无形之中,去邪而不伤正。白术、白芍养肝和胃,木土和顺,则左胁下不适可消。

李兴起诊治经验

本病应以益肾通淋、活血化瘀、补气托毒为大法,辅以清热利湿,标本兼治,求得事半功倍之效。益肾意在使松弛的膀胱肌、逼尿肌得以恢复;通淋则可以迅速缓解症状;而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亦可使全身血液循环通畅,整体得以调整;补气托毒则可使病变组织炎性分泌物得以引流排出,从而达到消除炎症反应,使病灶水肿得以缓解的作用;辅以清热利湿,旨在排毒降浊。

例3 刘某,74岁。2000年12月6日初诊。

夜尿增多,排尿等待,淋沥不尽已14年。曾按前列腺肥大治疗,长服竹林胺、前列康等。初始有效,随时间推移效果越显不佳。5日前因患感冒致小便不通就诊。现症为小腹膨隆,硬如砖石,痛苦不堪,面色不华,腰痛肢冷,舌质淡,边有瘀点,苔白厚腻,脉沉细。直肠指诊:前列腺肥大,稍硬,中央沟变平,触痛不显。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癃闭,辨证属肾阳虚损,瘀血阻滞,湿热凝聚,阻塞尿道。给予导尿2 000ml,给予抗生素口服预防感染,留置导尿管。治宜益肾化瘀,清湿热。

处方:黄芪30g,补骨脂20g,牛膝20g,皂角刺20g,桃仁20g,延胡索15g,石韦20g,炙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5g,蒲公英30g,甘草10g。3剂,日1剂,水煎服。

2000年12月10日二诊,服药2剂,即去掉导尿管,能自主排尿,余症如前。上方加赤芍药24g、三棱10g、莪术10g。继服10剂后,排尿已正常。直肠指诊:前列腺变软,中央沟已显。续服20剂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年逾七旬,病已多年,属中医学癃闭范畴。肾气衰败,气化失常,湿热互结,瘀血内阻,水道难通,癃闭即生。故用黄芪、补骨脂温补肾气;桃仁、赤芍、炙穿山甲、三棱、莪术、牛膝、皂角刺化瘀散结,活血和营且兼托毒;石韦、蒲公英祛湿热,解毒通淋;延胡索缓急止痛;甘草和中。诸药合用,药证相符,故疗效显著,亦起到消炎作用。

王以文诊治经验

例4 周某,76岁。1976年10月5日初诊。

患前列腺肥大症10余年,每次排尿滴沥不尽,近半月来日趋严重,终致近两天点滴不出,小腹坠胀特甚。急赴某院求治,确诊为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患者因年事已高,拒绝导尿,转求中医治疗。询知大便已1周未解,恶心欲吐,眠食几废。察其面色灰滞,脸浮足肿,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数。肛诊前列腺Ⅲ度增大。此乃癃闭危症,仿桃仁承气汤法:桃仁、生大黄(后下)、玄明粉(冲)各10g,桂枝5g,牛膝12g,冬瓜子20g,甘草6g,炒麦芽15g。服1剂,大便畅解,小便随之大量排出,浮肿消退,食欲增进,精神爽慧。苔腻微黄,脉弦缓。改予化瘀利湿法:丹参、冬瓜子各20g,牡丹皮、桃仁、知母各10g,肉桂5g,生薏苡仁30g,黄柏、牛膝、车前子各12g,炒王不留行15g,30剂。服后小便畅通,余沥也除。

按:先师称此类排尿不畅,都由平素房劳过度或忍精不泄,导致败精浊液稽留于前列腺中,或湿热下注于膀胱,湿热交结于下焦,久之气病及血,均可形成症积肿大,阻塞水道,从而排尿困难。故主张不重利尿而重化瘀,症积消散,水道自然通畅。

第十三节 房事腰痛

房事腰痛是指男子在性交中或性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一般发生在中老年男子中,疼痛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中医将房事腰痛分为肾虚、气滞和房事后感受寒湿三类。《杂病源流犀浊·腰脐病源流》中有“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临床上因于房事而发生者非常多见,只是患者一般不会提供性生活史,或未注意到房事在其腰痛发生中的作用。

【病因病机】

肾虚是临床上导致房事腰痛的最主要病因。《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曰:“肾着之病……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气滞型是由于性交姿势不当,气滞络阻所致。原本肾精不足者,房事后肾精耗伤,如外感寒湿则邪气伤于肾脏,腰重冷痛。西医认为,此种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也与腰肌劳损或椎间盘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

患者多在性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痛连足膝,疼痛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

1.肾阳虚型 房事后感腰膝无力,绵绵作痛,精神疲惫,形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肾阴虚型 房事后感腰膝无力,休息后痛减。口燥舌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3.气滞型 房事后腰部胀痛,痛处不定,俯仰后痛剧,脉弦。

4.肾气亏虚,复感寒湿型 房事后腰重冷痛,小便清长,便溏。舌淡白,苔白滑,脉细濡。

【辅助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根据病人主诉,排除其他内脏疾病或骨伤疾病即可诊断。

【名医验案】

王富春诊治经验

例1 刘某,47岁。

自诉腰痛绵绵难以言明1年余,与气候变化无明显关系,经医院有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泌尿系统结石,多处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现症为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时干时溏,舌淡红,苔厚微腻,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寒湿困阻。治宜温肾散寒,燥湿健脾,方用肾着汤加减。药用:干姜10g,炒薏苡仁20g,肉桂5g,泽泻10g。连服10剂,腰痛大减,嘱其服人参归脾丸,晚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例2 唐某,42岁。

自诉腰痛3年余,起初按跌打损伤治疗,久不愈,以风湿论治或肾虚调治,效果仍欠佳。经医院检查未见异常。嗜好烟酒茶,二便如常,腰痛彻夜难眠,昼轻夜重,舌质微红,苔厚腻,舌根尤甚,脉弦滑。辨证为湿热困阻,治当清热燥湿,佐以舒经活络,方用四妙散加味。苍术12g,黄柏15g,牛膝15g,薏苡仁30g,木瓜15g,川芎15g,白芍20g,木通12g,续断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4天,腰痛痊愈,为巩固疗效,嘱其注意饮食,纠正不良习惯。

第十四节 房事头痛

房事头痛是指因房事劳伤发生的以头痛为主的证候。凡是在房事前后或过程中出现头痛的病症,都属于房事头痛。房事头痛分为在同房时不注意保暖,感受外界风寒所致头痛和因平素体虚,房劳过度,气血津液不能上达清窍,脑失所养所致头痛,即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类治疗时发散不宜过度,同时兼顾精虚之病因,内伤类治疗时重在补虚。中医对此证有较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房事后头痛是由于肾精不足,过度纵欲或又感受外邪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头痛癫顶,下虚上实,过在足上阴,巨阳,甚则入肾。”肾主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是房事头痛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现代医学发现这种头痛与高血压、心率加快有密切联系。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引起房事头痛的又一因素,性生活时焦虑、烦躁、忧伤,如婚外恋偷情易发生头痛。

【临床表现】

房事前或房事时或房事后出现头痛,双颞侧跳痛或钻痛,前额、眼眶部位胀痛,且伴有恶心、失眠等症状。头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房事后的头痛可持续数周,常因姿势改变而加剧。患者可出现低血糖或脑血管痉挛,血压比正常高。

1.外感风寒型 房事后头痛而胀,眩晕阵阵,四肢痿软无力,或有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

2.肝经受寒型 房事后全方位头痛,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心胸烦闷,恶心欲呕,面色青白,小腹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3.血虚头痛型 房事后头痛绵绵,面色苍白或萎黄,爪甲淡白,手指麻木,夜寐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4.肾阳亏虚型 房事后头痛眩晕并作,畏寒肢冷,阴头寒,苔薄白,脉搏无力。

5.阴虚火旺型 房事后头痛,睡后痛减,眼目发胀,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辅助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根据病人主诉即可诊断。

【名医验案】

班秀文诊治经验

本病的发生,从临床所见,虽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但病起于房事之中或房事之后,肾气先亏,阴精枯竭,复感外邪。治之应以肾虚为主。药宜扶正祛邪着眼,要注意温阳不伤阴,滋阴不碍阳,疏解能扶正,扶正不滞腻,正邪兼顾,表里并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肾藏精而为阴阳之根,是真阴真阳之所在,内寄相火,行房交合之时,相火与欲火交蒸,败精浊阴留于精室,影响精液的再生。所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宜酌配化瘀导浊之品。常用龙眼叶、桃叶。前者性味甘淡平,能疏解而清头晕,后者能化瘀导浊。

二者同用,既能疏解外邪,又能宣导气血,促进血液的流通,对于舒筋养络,缓急止痛,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行房外感是性生活过程中而得的疾病,有些患者囿于习俗,隐讳实情,往往只说外感之事,而不愿提及房帏之事,为医者,若不加以诊察,以普通外感论治,药不对症,其收效甚微。所以在临证之时,除对患者必须注意四诊的详细收集加以综合分析之外,还要向患者家属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辨证论治。本病虽是表里虚实夹杂之证,但总的来说,都是肾阴亏竭,或肾阳衰微,正气先虚,又有外邪。治之宜时时顾护正气,选方用药,以冲和为贵,温药不过燥,凉药不过寒,清药防伤气,补药要忌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