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601700000024

第24章 前列腺疾病 (3)

第5章 前列腺疾病 (3)

针对湿热蕴结的治疗,要注重清利湿热。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湿热症状明显者,应以清利湿热为主,结合分利泄浊。临床多取萆薢分清饮之意,重用萆薢30~50g,配以石菖蒲、土茯苓,湿重者重用土茯苓,或加萹蓄、金钱草、通草以清利湿热;热重者,伍用虎杖、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半边莲等,清热兼利湿解毒,随热势轻重调整用量。

4. 重视活血化瘀

由于血瘀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变化,因此,活血化瘀是提高本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活血化瘀法的应用必须引起重视,而且应该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在辨证用方的基础上,常选加牡丹皮、赤芍、郁金、丹参、牛膝等,或酌情配用滑利通窍之品,如冬葵子、王不留行,以增强通导下行的作用。此外,还应注意适当配伍行气的药物,如选加枳实、香附、川楝子、橘核、荔枝核等,既可改善少腹胀满、疼痛等症状,亦可促进血液运行,增强活血化瘀作用。前列腺体肥大、增生者,可加用莪术、配用海藻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痰瘀同治;同时可加少量温性药物,助药运行,使疗效加倍。

5. 重视补益脾肾

脾肾功能失调、气化功能减退,是本病病情迁延、久治难愈的因素之一。因此,补益脾肾、扶持正气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一般来说,热偏盛者易伤肾阴,常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配合清化湿热、活血化瘀的药物,滋阴药多选用生地黄、知母、山药、女贞子等。肾气虚者,在养阴的同时,酌加菟丝子、肉桂以助气化;脾气虚倦怠乏力者,常加黄芪、党参、太子参;食少便溏者,加白术、苍术、茯苓等。

6. 重视整体调治

整体观念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优势。慢性前列腺炎病情复杂,虽病在下焦,但还与三焦气化、气机升降息息相关。着眼于整体,结合宣畅上焦、运转中焦、疏调肝气的原则,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此外,还可运用栓剂,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同时,要调节饮食,忌酒,调畅情志,正确对待疾病,坚持治疗。

例3 满某,男,42岁。2002年2月19日就诊。

自述2年前因酗酒出现小便涩痛不爽,尿时灼热,尿次频多,腰部困重,经某医院检查,诊为前列腺炎,用药后症状缓解。其后,每于酒后则上述症状出现。症见小便时涩痛,有灼热感,排尿不爽,淋漓不尽,腰部酸困不适,倦怠乏力,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舌根部苔黄腻,脉弦偏弱。肛诊检查前列腺略增大,表面不规则,有小硬结,轻度压痛。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15个/HP,卵磷脂减少。B超检查前列腺体38 mm×31 mm×26 mm。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经辨证分析,证属脾肾两虚,气阴不足,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治当益气养阴,清化湿热,化痰祛瘀。

处方:黄芪30 g,生地黄15 g,萆薢30 g,石菖蒲10 g,土茯苓30 g,虎杖20 g,白花蛇舌草30 g,赤芍15 g,郁金30 g,莪术10 g,海藻30 g,橘核10 g,牛膝15 g,鸡内金10 g。嘱其忌酒。

用药7剂后,自觉尿痛灼热感减轻。原方稍加调整,继服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2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前列腺体为37 mm×29 mm×20 mm,EPS检查恢复正常。

王希知诊治经验

王老重视阴伤,以平调阴阳为临床指导思想,他认为“阳虚易治,阴虚难疗”。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鉴于此,在临证中但凡见阴伤病人,自当以平调阴阳为急务。治宜平调阴阳为中心,并随证加减之。

慢性前列腺炎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属于中医遗精、淋浊范畴。王老集数十年临床经验,将其临床症状归纳为三组:一是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有尿道分泌物;二是性功能及生育能力减退,如早泄、遗精、性欲减退、阳痿、不育等;三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烦失眠、多梦、头晕乏力、盗汗等。三组症状可单独或相兼出现。由于前列腺部位特殊,其生理屏障使药力难以到达,故而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不佳。王老认为,本病多伴遗精,而失精过多则必致阴伤,阴不制阳必致相火妄动,加重病情。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神经与血脑有密切关系,故此病后期多伴汗出、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治疗上当辨证施治。

早期出现尿路刺激症时以龙胆泻肝汤、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正气散等随症治之;中期以金锁固金丸、菟丝子丸合二至丸治之;后期出现盗汗、失眠者多以甘麦大枣汤加糯稻根等治之。若三症并见则先祛邪后扶正。辨证立法处方,始终以脏腑辨证为中心,谓之“疾病定位于脏腑,用药始能’‘‘‘选经别脏’‘‘‘以攻之,使药力直达病所”。其临证中更善于把握时代体质特征:现代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如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压力大,轮值夜班或无节制的夜生活既耗伤了心血,又扰乱了人体生物钟,颠倒了阴阳,使阴伤进而气耗,最终导致气阴两伤。故临证中要强调阴伤的重要性,善于平调阴阳而建奇功。

例4 包某,男,35岁,已婚。1998年9月28日初诊。

患者于3年前出现遗精、阳痿,性欲减退,经重庆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治用药不详不效。后某医生治疗,反复用涩精止遗、壮阳温肾之药收效不佳。今来王老处就诊。症见遗精,性欲减退,伴见左侧附睾隐痛,尿道有白色分泌物,小便淋涩不畅,盗汗、纳差、形体偏瘦,舌红、苔白腻而有裂纹,脉沉弦。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合并附睾炎。辨证为肝肾阴虚,湿热内郁。治则:和胃燥湿,理气活血止痛。方用加减正气散合金铃子散化裁。

处方:藿香15g,厚朴9g,陈皮15g,荔枝核20g,薏苡仁30g,佩兰15g,丹参15g,川楝子9g,当归9g,小茴香9g,橘核30g,赤芍15g,延胡索15g,茯苓30g,青皮15g,柴胡10g。水煎服,4剂,每日1剂。

上药服4剂,10月5日二诊时述其附睾疼痛消失,小便通畅,食欲增加,舌苔转薄,中部裂纹,脉沉。余症同前。表明其湿热之邪渐祛,肝肾阴虚,脏腑阴阳失调之本显露,故治宜涩精止遗、滋阴补肾、调理阴阳。方用金锁固精丸合二至丸化裁。

处方:芡实25g,莲须25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枸杞子15g,山药20g、莲子30g、菟丝子12g、生地黄9g、枣皮20g、牡丹皮10g、炙甘草10g、生龙骨、牡蛎各30g、沙苑子25g。水煎服,7剂,每日1剂。

上药服7剂后,10月12日三诊,患者述尿道分泌物消失,偶见遗精,仍自汗,舌脉同前。于前方去牡丹皮,生龙骨、牡蛎改为煅龙骨、牡蛎,再加糯稻根15g、浮小麦30g、大枣15g、陈皮15g,续服10余剂而愈。

王久源诊治经验

1. 探求病机,追本溯源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精浊、白淫、劳淋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朱丹溪曰:“大凡小肠有节,嗜食辛辣,酗酒暴饮,热则小便痛。”王师亦认为,根据临床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是以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标本相兼为患,互为影响。究其根源,前列腺炎发病与脾肾功能虚损密切相关。其多因饮食不节,恣进厚味等,而七情过极或其他因素亦可影响脾胃功能,如大怒、思虑、劳累过度等。

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频繁性交、手淫或忍精不射,劳伤精气,以致肾精亏损,脾胃受损则运化失调,湿热内蕴,脾肾气伤则精易下泄,以致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湿浊不分而发为本病,或因性事不洁,湿热邪毒相搏而成。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药物治疗,伤及脾胃,更多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日久肝气郁结,进而及脾;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的源泉”,肾之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因此,中医有“多一分胃气亦多一线生机”,“脾旺四季不受邪”之说,加倍重视脾肾功能的调理,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以治疗时以健脾益肾为主,佐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2. 用药精粹,匠心独具

王老熟研本草,临床用药颇具特色。

1注意药物口感,以利患者长期服用。王老对药物的“四气五味”俱悉,临床一般不选用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或过于酸涩之品。如必须使用,则尽量不用汤剂,而改为丸剂、胶囊等成药。王老认为药物的口感,直接影响患者能否长期坚持治疗,与治疗效果休戚相关。

2注意保护胃气。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对患者胃气的保护,尤为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胃气衰败,药物难以吸收,则治疗更为棘手。故王老常选用平和之药,这是注重保护胃气的一个方面。如患者胃纳不佳,消化不良,加谷芽、麦芽、白术以助脾胃运化;如患者脾胃湿重,加豆蔻、藿香等燥湿芳香醒脾。王老临床喜用败酱草、蒲公英、鱼腥草解毒利湿,这些药物虽为苦甘寒之品,却有健胃利尿之功。

3强调一药多用。选用一味药,针对两种以上病机,以使处方针对性强。如蒲黄既能行血祛瘀止痛,又有利尿通淋之功;益母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尿消肿。当患者出现阳痿时,王老常选刺蒺藜,既有平肝疏肝之功,又有温阳之效。又如患者既有疼痛症状,又有失眠多梦、烦躁等症状,王老常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其治疗疼痛症状,是由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其治疗烦躁症状,是由于其有养心安神之作用。

4辨识主证并重用君药。王老临床辨证,尤其强调抓住主要病机或主要症状,视主要病机或主要症状选用针对性强的药物为君药,以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使疾病病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如对湿重热轻者,苍术常用30g;气虚重者,黄芪常在50g以上;疼痛或失眠重者,酸枣仁常在30g以上;勃起功能不佳者,淫羊藿、刺蒺藜也常在30g以上。

5剂型灵活,方便患者。王老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势顽固难于速效,需长期坚持服药,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一些中成药配给中药汤剂以增强疗效。对于湿、热、毒、瘀较重患者常选用前列通瘀胶囊、龙胆泻肝丸、前列安栓等成药。对于病程较久、辨证属虚的患者常选用柏子养心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紫河车胶囊等。

3. 病证结合,中西互补

王老认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中西医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各有千秋,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在应用西药控制感染,加速缓解症状的同时,应用中药提高疗效,预防复发。临床每遇细菌性前列腺炎,常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可乐必妥,或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以及α-2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络欣平等口服,以减轻尿道平滑肌张力,降低尿道阻力,能明显缩短疗程。而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的患者,在治疗时常选用消炎痛或三七片等药物治疗。对病程较长,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常加用紫河车胶囊等口服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在临床上,王老亦非常重视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如心理疏导,强调饮食起居,应据病情施治,因人而宜,或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或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例5 王某,男,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