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601700000021

第21章 男性不育 (5)

第4章 男性不育 (5)

正常精液射出时呈稠厚的胶冻状,15~20分钟后即开始液化,变得较为稀薄。精液液化异常是指在射精后至少半小时精液不能完全液化或超过1小时方开始液化,包括精液不液化及精液液化迟缓,习惯上统称为精液不液化症。中医学对此症无相应记载,散见于古医籍“精浊”“精稠”等病症之中。精液不液化可影响精子的活力,减缓或抑制精子进入子宫腔,进而引起不育。

【病因病机】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大病久病之后,或寒邪外袭,致使肾阳亏虚,阳虚则寒,引起精液寒凝,不得液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或饮食寒冷,损伤脾阳,脾虚及肾,造成脾肾阳虚,水湿不得温化,聚而成痰,阻碍气机,则精液不得液化。酒色过度,或劳心太甚,或五志化火,损耗肾阴,阴虚火旺,灼伤津液,则精液稠而不化。恣食辛辣、厚味之品,积湿生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下注,熏灼津液,使精液黏稠不化。气虚血瘀或久病致瘀,精窍瘀阻,气化不利,精液不能液化。

【临床表现】

此病一般无临床症状,时常因婚后不育检查精液时才发现。部分患者因不育而引起失眠、头晕、心悸等神经精神症状,合并前列腺炎、精囊炎,会阴部可有酸胀痛感,性交射精时感觉滞涩疼痛。

【辅助检查】

精液排出体外后,放置时间超过半小时,仍呈胶冻状或有块状,甚至超过一小时方开始液化。精液黏稠度测定较高。“袋法”测定精液液化率,6分钟液化率<35%,12分钟液化率<60%。B超及精液、前列腺液等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有前列腺及精囊炎症或先天性缺损。

【名医验案】

王琦诊治经验

例1 张某,男,32岁,已婚,工人。1999年5月10日初诊。

婚后4年,夫妇同居,未避孕而至今未育。在当地某医院检查,发现精液不液化。服用各种中西药未效。妻子检查无异常,具有生育能力。患者现感口干,口苦,易汗出,盗汗,小便黄赤,尿道灼热,大便正常。既往身体健康。吸烟,每天15支。饮白酒,每日7两左右。神志清楚,精神沉郁,面色正常,语言清晰,未闻及异常气味,身体偏胖,皮肤毛发无异常,头面、五官颈项、胸廓腰背、四肢爪甲正常,后阴及排泄物未见,舌体活动自如,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男科检查:阴毛密,阴茎大小正常,左侧睾丸16ml,右侧睾丸18ml,附睾无结节及压痛,前列腺正常,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存。精液度分析:颜色乳白,量2.5ml,黏稠度高,拉丝度2小时10cm,pH为7.5,精子计数:80×109/L,活率为80%,慢速直线运动为40%,无活力为60%。

辨证分析:本患者之不育,是由湿热蕴结引起的,湿热下注,熏蒸精室,清浊相干,故精液黏稠不液化,不育,湿热之邪熏蒸肝胆,故口苦,湿热日久,伤及阴液,阴不上承,故口干,盗汗,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黄赤,尿道灼热,舌脉为湿热蕴结之象。综合辨证,本病病机为湿热蕴结。中医辨证为不育证。湿热蕴结。西医诊为不育(精液不液化)。

方药:薏苡仁15g,蒲公英15g,车前子(包煎)10g,连翘10g,金银花10g,夏枯草15g,泽兰10g,丹参10g,乌梅10g,山楂10g,麦芽15g,鸡内金10g,牡蛎20g,甘草6g,淡豆豉10g。14剂。医嘱戒烟酒,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1999年5月28日二诊:服上方14剂后,口苦、口干明显减轻,小便转清,尿道不热,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精液常规,精液30分钟已液化,守上方14剂后复查。

1999年6月15日三诊:精液分析:颜色乳白,量2.5ml,黏稠度高,pH为8.0,20分钟液化数量180×109/L,活率为85%。精子形态正常率为97%,快速直线运行为60%,慢速直线运行为24%,原地不动14%,无活力1%,已具生殖能力。受孕需待时机。

按:王老师临证,特别重视患者的体质因素。他认为,了解患者体质的特点,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就本患者而言,其形体偏胖,系多痰、多湿之体质,又加上大量饮酒、吸烟,助湿生热,终成湿热蕴结而致不育。王老师认为,湿热蕴结,易阻碍气机,灼伤阴液,易致络阻,故治疗宜清热利湿、通络养阴为法,在辨证用药的同时,还需针对不液化症,加入溶酶之物,可调节全身酶的活性,有利于精液液化物质的补充及功能的恢复。故方中以薏苡仁、车前子、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以乌梅、甘草酸甘化阴,以复阴伤;以泽兰、丹参活血通络;以牡蛎散结;以山楂、麦芽、淡豆豉、鸡内金、乌梅助脾胃化生。

邹定华诊治经验

例2 某男,33岁,已婚。1996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婚后6年未育,精液常规检查显示:精液呈黄色,有块物状,镜下精子全部死亡,60 分钟不液化。前列腺镜检,卵磷脂小体(+),白细胞>10/HP。伴有身倦乏力,腰脊疼胀,性欲减退,时有腹胀,会阴部闷胀不适,小便黄浊,时有不畅,或尿后尿道口有黏液,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黄略干,脉弦。此为肾阴亏损,膀胱久蕴湿热浸淫。方用《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加味。

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20g,山茱萸15g,山药12g,泽泻10 g,茯苓10g,牡丹皮10g,地肤子10g,益母草12g,蛇床子10g,牛膝10g,甘草6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服食燥热之品。

二诊:服药后,身倦乏力,腰脊疼胀消失,现伴有口干,舌乃暗红,综合脉症,继守上方减去地肤子,加用枸杞子20g、西洋参10g,以加强滋肾益气之功。15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后诸证平复,脉起缓和。继用上方出入,坚持服药3个疗程,精液常规检查:量约4ml,呈灰白色,pH为7.6,黏稠度(+),活动率为76%,活动力较好,精子形态未见异常,精子计数97×109/L;前列腺镜检:卵磷脂小体正常,白细胞<0~2/HP。后追踪了解,其妻在1997年6月已有身孕。

按:精液不液化的患者比其他精液异常的人少,常见于有前列腺和精囊炎的患者。根据中医学肾藏精、主生殖、与膀胱相表里的理论与西医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功能相吻合。其病由肾阴虚致膀胱久蕴湿热,浸淫精室。在治疗上应注重滋补与清利的关系,大法以滋补肾阴,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要注意本病病程长的特点,要坚持2~3个疗程以上的守方治疗。从中西医理论对本病的阐述,结合临床体征的一方三法,选方用药。方以《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加味,以滋肾养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从治疗结果分析,平均疗程约5个疗程,痊愈率为69%,显效率为30%。可能本方药具有某种激活前列腺酶等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助于精液的液化,也说明精液不液化的患者,用中医药的一方三法治疗,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