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601700000018

第18章 男性不育 (2)

第4章 男性不育 (2)

莫教授治疗少精症,自拟补肾生精汤为基础方,根据精液化验指标进行加减,该方组成为:女贞子15g,桑椹15g,覆盆子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党参10g,白术10g,制何首乌15g,当归10g,牛膝15g。其中女贞子、桑椹补肝肾之阴,为生精提供物质基础;覆盆子益肾固精,补肾阳而无伤阴之弊;菟丝子和枸杞子既可养阴又可扶阳;腰为肾之府,牛膝补肾强腰;党参、白术益气;何首乌、当归补血。综观全方,其功能为补肾生精,阴阳并补,益气养血,脾肾同调。配伍注重滋养和温补同用,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以达阴平阳秘。根据肾中阴阳偏颇的程度,阴虚明显者加滋阴药,阳虚甚者加补阳药。精子活动力减弱,重视温肾助阳,加巴戟天、淫羊藿;精液中有白细胞、脓细胞,或精子成活率低,或畸形精子过多,佐以清热利湿,加大青叶、虎杖、知母、黄柏;精液黏稠度高,液化时间延长,配合养阴增液之品,可加生地黄、沙参、麦冬。

例2 龙某,男,27岁。1998年8月11日初诊。

结婚3年未育,性生活正常,爱人体健。其除腰酸外无任何不适,舌淡红苔薄白,平脉。精液常规:精液量2ml,精子计数35×109/L,形态基本正常,活动力差,成活率为40%,色灰白,黏稠度(++)。证属肾精亏虚,湿热内蕴。治宜补肾生精,重视温肾助阳,佐以清热利湿。方为补肾生精汤,加淫羊藿10g,巴戟天10g,杜仲10g,黄芪30g,知母10g。进5剂,二诊时诉便干,口渴,舌红少苔,脉沉。上方去巴戟天,加麦冬15g,沙参10g。共服40剂。1998年10月15日复查精液常规:精液量3ml,精子计数286×109/L,形态正常,活动力良好,成活率为85%,色灰白,黏稠度(+)。继服上方10剂。1个月后女方怀孕。

畸形精子症

畸形精子症是指精液中异常形态的精子数量超过20%的一种病症。精子畸形率的增高,往往反映了睾丸生精功能出现障碍,也影响到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可引起男性不育症。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查手段,而其结果可引起不育,故古籍中常将其归属于中医“不育”的范畴。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或久病所伤,或房劳过度,致使肾脏虚损;肾藏精,肾阳虚衰,精失温养,或肾阴不足,精失滋养,可引起精子畸形。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使脾的生化乏源,或大病久病之后,耗伤气血,气血亏虚,使精子失养,出现畸形。起居不慎,或外感湿热,或饮食不当,内生湿热,湿热下注,熏灼精窍,造成精子畸形。

【临床表现】

畸形精子症是一个微观诊断病症,时常无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主要表现是引起男子不育。因前列腺炎、精囊炎引起者,肛门指诊可有触压痛;因睾丸炎、附睾炎引起者,睾丸、附睾按之疼痛。

【辅助检查】

精液镜检可见精子形态出现异常变化,其畸形率超过20%。

【名医验案】

徐福松诊治经验

例1 黄某,28岁。1984年8月初诊。

婚后同居,6年不育。其妻妇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腰酸不适,手足冰冷,婚前手淫频繁,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外生殖器无异常。精液常规:精子计数300亿/L,活动率为40%,活动力一般,精子畸形率为50%。证系命门火衰,精寒不育。治当温壮命门。

处方:淫羊藿15g,巴戟天10g,仙茅10g,肉苁蓉10g,韭菜子6g,附子5g,肉桂粉(冲)3g,熟地黄12g,当归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鹿角胶10g,菟丝子10g,龟甲胶10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上药服70余剂后,腰酸不适和手足冰冷基本解除,排精量增多,精液复查:精子计数500亿/L,活动率为50%,活力良好,精子畸形率为25%。嘱再服前方,并配以六味地黄丸,每次8丸,每日2次,2个月后患者查精液常规正常,病告痊愈。

按:畸形精子主要因发育不完善和贮存期间受到伤害。本例因命门火衰,精室寒冷,精子自然难全其形,必温煦和缓方可解其困厄,与种子于秋冬收藏,于春始发相似。

例2 刘某,30岁。1987年4月5日初诊。

婚后3年不育,1年前在某医院检查精液,乳白色,质稠,精子计数980亿/L,活动率为70%,活动力尚好,精子畸形率为75%,服温补肾阳之品半年不效而转我院。腰酸不适,耳鸣,口干,舌淡苔少津,有裂纹,脉细弦数。此为肾阴亏损,生精乏源。治当滋阴补肾,兼去相火。知柏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化裁。

处方:知母9g,黄柏6g,生、熟地黄各12g,茯苓15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覆盆子10g,牛膝10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987年5月18日。上药服30余剂后,腰酸耳鸣之症大减,口亦不干,舌淡苔薄,脉细。精液复查活动率为40%,活力好,畸形率为50%,精子计数500亿/L,再守前方加淫羊藿15g,杜仲10g。

三诊:1987年6月16日。经服上药40余天,无特殊不适,舌淡苔薄,脉弦缓。精液复查:精子量2ml,灰白色,活动力良好,活动率为70%,精子计数300亿/L,畸形率为35%。嘱服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次8丸,每日2次,并配服聚精丸,每日2次,每次10g。2个月后,其妻已孕50天。

按:本人总结前人经验及自身数十年用药体会,多用子药确有奇效,无论精子形态异常,还是数量或质量异常皆可参考使用。据相关药理书载,子类药富含脂类及微量元素,对精子发生、成熟、获能、酶活性都有帮助。

戴遐驹诊治经验

例3 贺某,男,30岁。1967年3月4日初诊。

婚后5年未育。多次精液检查:精子死亡率在70%~90%之间,异型精子占20%~50%,且活动率差。曾服补肾填精益髓之品,历时7个月,点效未见。患者形瘦脉虚,面色欠华,乃是血虚见证,当从补血论治,遂采用《辨证录·种嗣门》之当归补血汤。处方:黄芪15g,当归身30g,熟地黄16g。水煎两次,早晚服。坚持服药两个月,其妻怀孕。次年生一子。

死精症

死精症是指精子的成活率下降,死亡精子超过40%的病症,其发病率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3%。中医文献中无“死精症”的病名,但中医“精寒艰嗣”“肾虚”等病证与此症相关。《秘本种子金丹·男子精寒艰嗣》曰:“男子精寒,肾中之精寒也,精虽射入子宫,而元阳不足,则阴无以化,是以不孕。”

【病因病机】

禀赋素弱,或房事不节,或年老体弱,致使肾气亏虚,命门火衰,精失温养,死精增多。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过食温燥之品,损耗阴液,阴虚火旺,热灼肾精而致死精。外感湿热或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下注精室,熏灼精液,造成死精。情志失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精道不畅,精气失养,引起死精。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婚后难育,一般无临床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周身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合并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时,肛门指诊可有触压痛。

【辅助检查】

精液检查精子成活率下降,死亡精子超过40%。精子活体染色法检查有助于区别真假死精子。

【名医验案】

徐福松诊治经验

例1 张某,男,27岁。就诊日期:1999年8月25日。

结婚两年不育,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有附睾炎病史。检查:双附睾头部增厚,睾丸大小质地均正常,无精索静脉曲张。精液化验显示:液化正常,精子密度50×109/L,成活率0,活力0级。血AsAb(+),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痰瘀凝聚外肾精室,治宜软坚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枸橘汤加减:枸橘10g,青皮、陈皮各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海藻10g,昆布10g,牡蛎10g,续断10g,秦艽10g,防风10g,防己10g,赤苓10g,赤芍10g,泽兰10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服。另给服麒麟丸和季德胜蛇药片。患者以上药为基础方,服药3个月后复查精液示:精子密度55×109/L,成活率65%,活力Ⅲ级,血AsAb转为阴性。1年后随访,其妻已生育一胎(女孩)。

按:死精症在不育症门诊中经常可遇到,由于多系生殖道炎性感染所致,故而治疗颇不容易。本例患者由于长期慢性附睾炎导致死精,且出现自身抗精子抗体。徐师认为,提高精子活率的关键有四:一为滋阴降火,改善全身情况;二为清热化湿,控制感染;三为温补肾气,调整内分泌;四为疏肝理气,改善局部血运。本案中,徐师运用枸橘、青皮、陈皮、川楝子、延胡索,意在疏肝气;海藻、昆布、牡蛎软坚散结;赤芍、泽兰活血化瘀;赤苓、泽泻、防风、防己、秦艽、季德胜蛇药祛风除湿解毒,并清除抗体;麒麟丸、续断温补肾气。整体用药虽显庞杂,但药证相合,故取得较好疗效。

袁家群诊治经验

例2 杨某,男,26岁,农民。2004年4月28日初诊。

2002年2月结婚,婚后两年未育,今来我院就诊。诉女方生殖系统正常,月经正常。查男方精液:精子活动力1级,死亡精子超过40%,有少许红细胞,精液酸碱度pH为7.0。查体: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舌质淡,苔白,脉沉弱,体瘦,面白。追问病史无男性生殖道感染史,无阳痿、早泄、不排精等病史,少年时有手淫史,肛门指诊前列腺无触痛。全身症状有腰膝酸软,周身无力,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时有自汗,举阳不坚,射精无力。中医辨证分析:肾主宗筋,该患者少时手淫频繁,加之婚后房劳过度,致肾气不足,宗筋不振故而举阳不坚,射精无力。肾腑失养则腰膝酸软,周身乏力;肾开窍于耳,其窍不充,则头晕耳鸣;肾藏精,主生殖,肾气不足,其精失养,则死精过多,活力下降。诊断:不育症(精子活力低下,死精子症)。治法:补益肾气。

方药组成:熟地黄20g,山药20g,山茱萸20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皮15g,车前子15g,牛膝20g,桂枝10g,炙附子10g,五味子15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覆盆子15g,女贞子15g,杜仲20g,巴戟天20g,淫羊藿15g。7剂,水煎服。

复诊,诉腰膝酸软、周身乏力、头晕耳鸣诸症明显减轻,同房时,举阳较前坚挺,射精有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效不更方,继以前方12剂。

三诊,自诉房事和谐,诸症消失,做精液相关检查,精子活动力介于Ⅱ级和Ⅳ级之间,精液分析死精子为23%,未检出红细胞,精液酸碱度pH升至7.3,考虑该患者生育能力已恢复近正常,继服前方5剂,嘱其停药,节制房事,有变化随诊。2004年11月其妻子已怀孕3个月,2005年9月产一男婴。

按:该患者平素体质差,致使肾精不充,即使偶尔满溢,也会由于体质问题,而导致精子成活率低下,故治宜滋阴补肾之品,补益肾阴,使阴津得充,则其病自愈。

血精症

精液中存在血液或红细胞的病症称为血精症,包括宏观的肉眼血精和微观的镜下血精。血精症发病年龄不限,但一般以青壮年最为多见。血精症在传统中医学中又称为“精血”,如《诸病源候论》载有“虚劳精血出候”,《医宗必读》也有“精血杂出”“半精半血”的记载。

【病因病机】

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过食温燥之品,损伤阴液,致使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血随精出。劳倦过度或房事过频,使脾肾受损,肾气虚难以藏精,脾气虚难以统血,则精血俱出。恣食肥甘厚味,积湿生热,或性事不洁,湿热内侵,或情志过极,五志化火,湿热内火下扰精室,损伤血络,致使血精。外伤瘀血或久病致瘀,瘀血内阻,血不归经,随精外出。

【临床表现】

精液中有血液或红细胞,呈鲜红色或淡红色,甚至有血块,并伴有引起血精原发疾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也可无任何不适表现。

【辅助检查】

肉眼血精的精液检查,显微镜下存在大量红细胞;镜下血精则精液外观一般无异常,仅在显微镜下发现有红细胞存在。

【名医验案】

颜德馨诊治经验

例1 徐某,男,48岁。

患者半年来,发现有肉眼血精,并有少腹及睾丸隐痛,溲黄,口干,头晕,西医诊为精囊炎,精液常规:精子计数79×109 /L,活精20%,活动力差,红细胞(+++),脓细胞少许。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转来中医门诊。有肝炎史,脉弦滑而数,舌淡苔薄。故从肝肾不足,龙奋于泽,瘀热下注,迫血妄行例立法。

方药:生石膏30g,盐水炒牛膝9g,炒黄柏9g,生蒲黄9g,知母9g,牡丹皮9g,三七15g,大蓟15g,血余炭9g,小蓟15g,水牛角15g,棕榈9g,白茅根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