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
601700000014

第14章 男性性功能障碍 (4)

第3章 男性性功能障碍 (4)

2行为疗法:一直以来,生物学家都把快速射精看作生物进化的优势,只有快速射精才能避免被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攻击,从而有利于种族的繁衍。人类也是如此,正是这种快速射精的倾向,才使得人类能够处在达尔文进化阶段的最高层。也就是说,人类本来就有早泄的倾向,性交时间的延长是人类在后来慢慢锻炼的结果。行为疗法就是教育患者通过锻炼而达到延长性交时间的目的,让病人注意体验性高潮前的感觉,在尚未到不能控制之前,减少或者停止阴茎抽动,使性感觉减退后再重新活动,逐渐建立正常的射精条件反射。王老在临证中认为以下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

①改变体位法 即采用女上位可以使女性高潮提前到来,而男性处于被动地位,肌肉松弛,兴奋性减低,可延迟射精。

②避孕套法 性交时戴避孕套,必要时戴双层避孕套,可以降低阴茎对阴道摩擦的触觉,降低性刺激的强度,延长射精时间。

③间歇法 目的就是通过训练提高射精所需的阈值。方法是阴茎于阴道内抽插至快要射精的程度,停止抽插,待性兴奋减退,再刺激阴茎,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男方能耐受大量刺激而不射精为止。

4.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王老在治疗早泄时,善于使用中药内服,但同时也精于外用药的使用。他认为中药汤剂浸泡龟头及阴茎可以明显降低其敏感度,提高射精阈值,临床验之,收效甚捷。王老多用:细辛5g,五倍子30g,蛇床子20g,丁香15g,水煎浓缩至200ml,每次取100ml浸泡龟头及阴茎,每天浸泡1~3次,性交时清水洗净。

例3 陈某,男,29岁,服务员。

婚后一年逐渐出现性交时间缩短,有时一触即泄,自服金锁固精丸不效,其妻不悦,迫其来诊。患者自述婚后性生活次数过频,每晚必战。现症见:早泄,多梦易醒,时有心悸,腰膝酸软,耳鸣,每逢性事之后疲倦乏力,夜间阴囊潮湿,舌淡苔白,脉沉弱。

处方:桂枝10g,白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山药20g,山茱萸15g,生地黄15g,酸枣仁15g,五味子10g,石菖蒲10g,芡实10g,陈皮10g,黄柏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七天后,患者复诊,述前症状改善,心悸消失,睡眠好转,腰膝酸软及耳鸣减轻,未述阴囊潮湿,但性交时间仍不满意。前方去黄柏,加沙苑子15g,莲须10g,7剂继服,并加用外洗方:细辛5g,五倍子15g,蛇床子15g,丁香10g,水煎浸泡龟头及阴茎,每日洗3次,每剂可用4~5次。嘱其妻怀宽容之心,患者调情宜性,放松情绪。

七天后,患者再诊,喜告性交时间明显延长,余症亦除,其妻甚悦。嘱其前方研磨吞服,每次6g,每日2~3次,以善其后,以后注意节制性生活,调节心境。

遗精症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发生精液自行外泄的现象。有梦而遗精,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者,称为滑精。未婚男性偶尔发生遗精,并非病理现象,但频繁发生遗精,或婚后有规律的性生活仍发生遗精,并由此引起神疲、头晕、乏力、腰酸等症状,则为病理性遗精。《内经》称遗精为“精时自下”,《金匮要略》称之为“失精”。

【病因病机】

久病伤阴或恣情纵欲,伤及心肾,水亏火旺,扰动精室,以致梦遗。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虚衰,固摄无权,封藏失司,精关不固,引发遗精。素体阴虚,或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之品,致使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扰,发生遗精。情志失调,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内炽,扰动精室,导致梦遗。外感湿热或饮酒过度,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或脾运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下注,扰动精室,造成遗精。

【临床表现】

非性交时发生精液频繁外泄,伴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由生殖器官炎症引起者,具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直肠指诊、B超及尿液、精液、前列腺液等检查,有助于确定是否有生殖器官及其附属性腺的炎症。

【名医验案】

李培生诊治经验

例1 刘某,男,23岁。2005年6月25日初诊。

双眼干涩,夜间视物不清8年。曾多方求治,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症、干眼综合征等,病情反复未愈而求诊于李教授。诊见:双眼干涩,夜间视物不清,口干欲饮,饮食尚可,阴部瘙痒,小便黄,大便可,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尺部尤甚。询其有较长时间手淫史,现每周滑精1~3次。证属肝肾阴虚,相火旺盛,湿热下注。治宜滋肾益肝明目,清热泻火除湿,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处方:熟地黄、山药、牡丹皮、桑叶、菊花、车前子、山茱萸各10g,香附、黄柏、泽泻各8g,茯苓、连翘、蒲公英、夏枯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移情易性(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勿再手淫。

二诊:服药7剂后,小便黄转淡,仍眼涩,每周滑精1~3次,阴囊瘙痒,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药已对症,守方略作调整,上方去车前子、香附、蒲公英,加砂仁(后下)8g,枸杞子10g,谷精草、连翘、白茅根各15g。

三诊:服药30余剂后,眼干涩明显好转,晨起较明显,滑精亦好转,惟咽干,鼻腔干燥,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湿热已除,有化燥之势,治宜养血润燥。处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枸杞子、菊花、桑叶、炒白芍、柏子仁、车前子各10g,谷精草、夏枯草各15g,当归8g。7剂。

四诊:药后双眼干涩明显缓解,滑精基本消失,大便可,舌稍红,脉弦稍细。效不更方略作加减,又服3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遗精是指男子青春期后非性交或非手淫时频繁发生精液外泄的病症,并有梦遗与滑精之分。有梦而遗者,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自流出者,为滑精。患者手淫频繁,导致肾阴亏损。肾精暗耗则阴虚火旺,相火偏盛,扰动精室,使封藏失职。因眼涩、视物不清求诊,肝开窍于目,本责之于肝,然患者长期手淫,损及肾阴,出现滑精证,并见湿热下注之证。故治从肝肾,兼祛湿热之邪。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谷精草清热明目退翳,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桑叶、菊花清热清肝明目,车前子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白茅根清热利尿,使邪有出路,湿热从小便而除。李教授抓住本病病机变化,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兼症,在滋养肝肾基础上,前期湿热明显则侧重清热利湿,后期有化燥之象,则选用益肝养血之品加减,层次分明,故药到病除。

刘渡舟诊治经验

例2 王某,男,32岁。

患慢性肝炎已有五载,近期出现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头晕耳鸣,每隔三五日即“梦遗”一次,阳物易勃起,不能控制,腰膝酸软,口渴思饮,两颊绯红,目有血丝,眼眦多眵,脉弦而数,舌光红少苔。证属肝阳过亢,下及肾阴,风阳鼓动,相火内灼。乃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处方:生、熟地黄各20g,牡丹皮10g,白芍16g,黄柏8g,山药15g,知母10g,龟甲10g,山茱萸15g,茯苓12g,天冬10g,麦冬6g,酸枣仁20g,何首乌藤15g,丹参12g,黄连8g。服8剂,则神倦欲睡;又进4剂,则觉心神清凉,烦躁顿消,阳不妄动,走泄不发。后以知柏地黄丸巩固而愈。

按:李士材有“乙癸同源”之说。肾藏阴精,肝藏阴血,二者内有相火互相影响。一旦肝肾的阴精不足,不但其间可相互影响,而且可造成相火偏亢,火盛则动,动则内扰阴精,于是屡发遗精走泄,烦热耳鸣等症。故用肾肝同治之法,壮阴水以制火阳之动。方证相对,果获良效。

王琦诊治经验

遗精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遗精,一般指未婚青年男子或婚后长期分居者,平均每月遗精1~2次或偶有增多但不伴有其他不适感,是精液积聚至一定时通过遗精方式排泄体外的一种现象,即中医所称的“精满自溢”。病理性遗精,指成年男子遗精次数频繁,每周2次以上,或在清醒状态下有性意识活动即出现射精,并伴有头晕、腰酸、失眠等症状的病症。中医所论遗精,多指病理性遗精,其论治极为丰富。精之所藏在肾,医家多从肾虚不藏或相火妄动论治,王琦教授于长期临床中细心体察,发现青少年致遗原因较多,如精神紧张、过食温热食物、包皮过长(包皮炎)、前列腺炎等皆可诱发,治当有别,方能中鹄,兹举治验数则如下。

例3 黄某,男,23岁,大学生。1997年11月18日就诊。

遗精1年余,曾在某医院服用谷维素、抗生素及六味地黄丸等多种中成药无效。每月遗精4次以上,常于精神紧张时发生,考试期间遗精频繁,甚则1日1次,心烦,易出汗,口干,寐差,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重按无力。有手淫史。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遗精(心神浮越,心肾不交)。治法:安神定志,滋养心肾。

处方:三才封髓丹加味(天冬10g,生地黄15g,太子参15g,黄柏10g,砂仁3g,鸡内金1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

二诊(1997年12月2日):服上方14剂,遗精1次,情绪紧张缓解,夜寐渐安,口干,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渐有力。续以前方,加莲子10g,天花粉20g,大黄3g。

三诊(1997年12月9日):服二诊方7剂,遗精未作,心情有愉快感,寐可,口不干,大便日1行,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强有力。继以前方,去天花粉,加芡实10g,山药10g,1剂,以善其后。

按:本案遗精常在精神紧张时发生。先生指出,紧张性遗精,以大、中学生多见,尤见于考试紧张期间频发。此种遗精,既非相火妄动,亦非肾虚不固,而是由于精神紧张,致心神浮越、心肾不交。治疗以安神定志为主,辅以滋养心肾。三才封髓丹出自《医学发明》,是治遗精名方。先生常言,古人的名方是历经实践锤炼而成,要继承,但不要墨守成规。心神浮越可伤心气,遗精日久亦伤肾阴。是以本案用龙骨、牡蛎安神定志,三才封髓滋养心肾,加鸡内金以止遗。二诊加天花粉、大黄养阴生津、通腑清热,莲子增强止遗之功。三诊,去天花粉,加芡实、山药以固遗。王老师指出:“清”“镇”“固”是治疗紧张性遗精的三个原则,镇静、清热可宁心安神,复予固涩以加强疗效。

例4 吴某,男,25岁,技术员。1997年12月9日就诊。

遗精频发,至今两年余。曾在北京数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无菌性前列腺炎”,服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无效。经先生诊治2周亦无效。三诊时,先生见其苔黄而厚,舌质偏红,口干,腹胀,便干。询其每次遗泄是否与食物有关,患者忽然悟及遗精每于食羊肉火锅后发生,甚则食羊肉、韭菜等辛热食物亦遗精。中医诊断:遗精(胃火偏盛,下扰精室)。治法:清胃泻火,滋阴益肾。

处方:玉女煎加味(生石膏20g,知母10g,麦冬10g,熟地黄15g,牛膝10g,鸡内金10g)。

二诊(1997年12月15日):服上方7剂,患者遗精未作,口不干,腹胀减轻,小便淡黄,大便正常,苔薄黄,脉弦。继以前方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