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05

第5章 输卵管疾病所致不孕 (2)

第三章 输卵管疾病所致不孕 (2)

1.许润三经验 输卵管阻塞方:口服用柴胡10g,枳实12g,赤芍10g,生甘草15g,丹参12g,三七8g,穿山甲10g,麦冬12g,皂角刺10g,路路通15g。灌肠用丹参30g,赤芍30g,三棱15g,莪术15g,枳实10g,皂角刺10g,当归15g,乳香15g,没药15g,透骨草30g。热敷用透骨草30g,川乌10g,威灵仙15g,肉桂10g,乳香20g,没药20g,当归15g,红花12g,丹参30g,赤芍12g。其中口服方每天1剂,经期停用。热敷每次40min,敷耻区(下腹部),1/d,2d更换1袋,经期停用。灌肠10次,休息2天。经期停用。

2.庞泮池经验 应用当归9g,熟地黄12g,赤芍12g,白芍15g,川芎12g,桃仁10g,红花12g,茜草10g,海螵蛸15g,香附15g,路路通15g,石菖蒲15g,薏苡仁30g,皂角刺12g,败酱草15g,红藤15g。并随症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四)常用中成药

1.妇科千金片 适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d,每次3片。

2.定坤丹 适用于气虚血瘀证患者。3/d,每次1丸。

3.丹栀逍遥丸 适用于肝气郁结证患者。3/d,每次1丸。

4.桂枝茯苓丸 适用于气滞血瘀证患者。3/d,每次1丸。

5.通消散冲剂 适用于瘀血内停型患者。每次9g,冲服,3/d,经期量多时减半,2个月为1个疗程。

6.强力复通丹 适用于瘀血内阻、气滞痰结患者。每日15g,分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7.坤孕胶囊 适用于气滞血瘀、浊毒蕴结证患者。3/d,每次5粒。

(五)单方验方

1.疏通煎剂 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皂角刺15g,王不留行15g,马鞭草30g,败酱草30g,桂枝10g,茯苓10g,炮穿山甲10g,桃仁10g。2/d,每次服150 ml,3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量多、腹痛者停服。

2.活血逐瘀方 丹参10g,两头尖20g,预知子20g,桃仁15g,炮穿山甲10g,皂角刺15g,三棱15g,莪术15g,乳香15g,没药10g,王不留行20g。水煎服,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

3.红藤败酱散 红藤、败酱草各15g,丹参、赤芍、茯苓各10g,广木香6g,延胡索、桑寄生各12g,山楂9g,薏苡仁30g,制苍术9g,蒲公英10g。每天1剂,水煎分服。

4.山甲除湿方 穿山甲30g,薏苡仁15g,金银花、连翘各12g,红藤、桔梗、路路通、瓜蒌各10g,甘草3g。水煎服。

(六)针灸疗法

1.体针

(1)针法1

取穴: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操作:毫针刺法。虚证用补法,紧按慢提(力向下),同时搓针;实证用泻法,先紧提慢按(力向上),同时用飞针之法。得气后,控制针感使气至病所,下腹部腧穴针感要达会阴部,下肢穴位针感达到少腹部。留针20min,同时用艾条灸腹部穴位20~30min,1/d,10次为1个疗程。

(2)针法2

取穴:以中极穴为中点,向左右两侧各找一点,即髂前上棘向内侧旁开2寸,连成1条弧线,左右共分成4等分,共9个刺激点。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腹部穴位,用25~40 mm毫针直刺约15~25mm,以不刺破腹膜为度,只行提插手法,不作捻转,似滞针状即可;其他穴位用40~50 mm毫针直刺,平补平泻。

2.穴位注射

取穴:子宫、次髎。

操作:根据患者病情而定,若以炎症为主选用鱼腥草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若以盆腔粘连为主选用丹参注射液、人胎盘组织液,每次治疗取双侧相同穴位,同一药物,每次2m1,1/d,交替进行。

3.雷火灸

取穴:神阙、关元、中极及两侧少腹部(也就是附件相应体表部位)。

操作:点燃雷火灸药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避免烫伤)。每穴灸15 min,两侧少腹加用啄式灸法和按揉手法,1/d,每次1支雷火灸药,经期停灸。1个月为1个疗程。

4.壮医药线灸

取穴:关元、少腹两侧梅花穴、血海、足三里、肾俞、三阴交。

操作:用壮医药线施灸,1/d。

5.耳针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盆腔。

操作:毫针直刺,两耳交替进行,留针20min。

(七)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症状与体征明显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宜选用广谱有效的抗生素,常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2.宫腔灌注治疗 在输卵管通液药物中加抗生素治疗,适用于输卵管周围粘连、伞部粘连、间质部粘连狭窄、输卵管积水等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5d,应用庆大霉素8万~16万,加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10mg,加生理盐水至20ml。

3.手术治疗 依据不同的病变特点,输卵管阻塞的部位不同,可分别采用输卵管吻合术、峡部-宫角部显微复通术、近端宫角部及非角部移植术、远端输卵管手术。而输卵管近端阻塞或管腔内部分粘连通而不畅者可进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

此外,碘油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通而不畅者,可用超短波、短波透热,碘离子透入,微波等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组织粘连。

(八)其他疗法

1.灌肠疗法

(1)化瘀消结汤灌肠治疗

药物组成:三棱、莪术各20g,败酱草、蒲公英、红藤、生薏苡仁各30g,川楝子、路路通各15g。

用法:水煎浓缩至100~120ml,冷却到36~40℃,用1次性输液器取掉针头接入14号1次性导尿管涂石蜡油缓慢插入肛门约14cm,缓慢滴入,30min后滴完,保留时间最少不能少于30min,月经过后治疗1/d,7~10d为1个疗程。临床表现较重者可2/d,早、晚灌肠,阴道流血者禁用。

(2)中药保留灌肠

药物组成:赤芍、桃仁各9g,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30g,穿山甲、没药各10g,路路通15g。腹痛加元胡、五灵脂,腹胀加木香。

用法:将上药水煎至100ml,保持温度在38~40℃之间。停经后灌肠,1/d,7d为1个疗程。

2.药敷法

(1)化塞通络膏贴穴

药物组成:生水蛭、石菖蒲、当归、浙贝母各60g,路路通30g,地龙、生半夏、生附子、细辛、桂枝各20g,生马钱子10g。

用法:用纯香油3000ml浸泡1周,炸透去渣,熬至滴水成珠,下黄丹适量成膏,倒入水中3d拨火毒后,摊布上备用,每贴膏药重约20g。外贴子宫穴,每穴每周1贴,连用4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

(2)外贴膏药

药物组成:三棱、莪术、红花、大黄、紫花地丁、红藤、蒲公英、川乌、草乌、羌活、关木通、皂角刺、透骨草、鸡血藤、路路通、王不留行、香附、川楝子各30g。

用法:使用时将其烘热,外贴两侧少腹,一贴连用5d,连续6贴为1个疗程。

(3)药包热敷

药物组成:透骨草30g,羌活、独活各35g,肉桂、艾叶各15g,乳香、没药、当归、红花各20g,丹参、赤芍各25g,防风10g。

用法:上药粉碎装布袋,煮沸后,热敷腹部15~20min,每天2次,3d换1次药,经期停用。

3.阴道纳药法 将川芎、细辛、盐附片等药按1∶1的比例制成粉末,用消毒纱布分装成5g的药团,于经净后每晚临睡前置于阴道内,次日晨起取出,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月用药1个疗程。

4.侧穹封闭法 于月经干净3d开始1/d,以0.9%氯化钠4ml、复方丹参液4ml、阿托品0.5mg,卡那霉素0.5g阴道侧穹左右侧交替注射,进针部位为穹窿宫颈与阴道交界处旁开0.5~1cm。7d为1个疗程。

5.中药离子导入法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当归各50g,乳香、没药、桂枝、红花、香附、赤芍、皂角刺各10g,血竭5g,川椒8g,败酱草、蒲公英各30g。

用法:将药混合洗净后,备95%乙醇400 ml,冷却的开水400ml,混合后泡药,浸泡1周后弃去药渣,留液备用。采用药物导入电疗仪,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治疗,于一侧少腹部及对应的臀部各置一药垫,分别浸入约20 ml药液,强度25~50 mA,定时30 min。双侧共1h。每月连续治疗10天,1/d,2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

(马学伟 刘丽军)

参考文献

1冀 萍.针灸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2;24(12):960

2洪建云.腹丛刺为主治疗慢性附件炎并发不孕症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4;24(9):593

3王迪华.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64例.上海针灸杂志,2001;20(2):18

4陈应秋.雷火灸为主治疗输卵管阻塞54例.上海针灸杂志,1999;19(6):17

5李英梅.中药灌肠为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及盆腔炎性肿块56例.陕西中医,2003;24(11):964

6李昭荣.中药灌肠为主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64例.陕西中医,2001;22(12):720

7申学永.化塞通络膏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观察.中医外治杂志,2004;13(2):5

8崔呢喃.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00例.北京中医,2004;23(1):18

9李玉玲.复方丹参侧穹窿封闭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3;7(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