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599900000003

第3章 急性期内服方 (3)

第一章 急性期内服方 (3)

软坚消结法

【药物组成】昆布30g,海藻30g,浙贝母10g,赤芍10g,牛膝20g,茯苓15g,苍术10g,黄柏10g,黄芩10g,知母10g,泽泻15g,当归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各温服150ml,连服5~7d。嘱患者休息,减少活动,限食含嘌呤量高的食品,禁烟酒,多饮茶水,适量进食蔬菜及水果,宜清淡饮食。

【功效主治】软坚消结,清热化痰。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8例,其中服中药后24h内局部疼痛缓解6例;服药后48h内疼痛缓解28例;服药后72h疼痛缓解3例;1例患者服药5d疼痛仍未缓解,改用秋水仙碱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发热、头痛、烦躁等全身症状在服药后48h内逐步消失。37例中药治疗后疼痛缓解患者中,随访34例2年内均无再次发作。

【经验心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大多数患者关节表现为首发症状,有急性发作的固有特征且呈无症状间歇期,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祖国医学无“痛风”病名,根据痛风结节产生的表现,类似于中医的“痰核”一病。祖国医学认为脾虚生湿(痛风患者平素多有脾虚纳差等症状),湿久则化热成痰;痰多下注,故病变多见于下肢足趾;湿热而盛,则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则发热、头痛、口渴;湿热痰郁结流注,故见“痰核”。据此,笔者拟此方以治之。方中昆布、海藻化痰软坚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知母泻火,黄柏、黄芩清热燥湿;苍术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利尿渗湿;赤芍、当归活血通络止痛,牛膝化瘀通利关节。诸药相配而达软坚散结、清热祛湿化痰之功效;在短期内就可达到消肿、止痛之疗效。

【方剂出处】陈学鸿软坚消结法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38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4):36

三妙汤加味

【药物组成】苍术12g,焦柏12g,薏苡仁30g,牛膝15g,羌活10g,茯苓20g,独活10g,防风10g,丝瓜络12g,通草6g,赤芍12g,冬瓜仁15g,半夏12g。

【随症加减】发热者加生石膏30g。

【治疗方法】生石膏先煎20min,加入其他药,加水至250ml,文火煎沸30min,取汁150ml,反复煎3次,共取汁500ml,分早、中、晚3次分服。7d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和食高嘌呤食物。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7例。2个疗程后观察其近期治疗结果:34例症状消失,关节红、肿、热、痛消失,血尿酸恢复正常,占50.75%;28例症状减轻,关节红、肿、热、痛好转,血尿酸水平下降,属有效,占41.7%,5例无效,占7.46%,总有效率92.5%。

治验:邢某,男,60岁。患者经常食肥甘油腻之品。2年前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服用痛风利仙后缓解。此次因饮酒后上症再次发作,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痛如针刺,次日踝关节,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查血尿酸635.4μmol/L。西医诊为痛风,中医诊断为痹证,属湿热型。予加味三妙汤口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高嘌呤食物,戒酒,服药3剂后关节疼痛减轻,续服3剂,跖趾关节,踝、膝关节红、肿、热、痛消失,能下床活动,原方去石膏,再服4剂,关节无肿痛,活动自如,复查血尿酸328μmol/L,患者康复。

【经验心得】三妙汤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立法组方。本方以苍术、焦柏清热燥湿;茯苓、薏苡仁;半夏清热利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止痛;丝瓜络、通草、赤芍增强活血通络之功,重用生石膏清热散火,解肌止痛,牛膝引药下行,诸药合用,紧扣病机,全方奏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出处】张玉红三妙汤加味治疗痛风急发67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1):21

四妙散加减

【药物组成】焦苍术6g,黄柏9g,薏苡仁18g,川牛膝10g,白芍14g,甘草3g,蚕沙10g,车前子10g,连翘12g,牡丹皮8g。

【随症加减】便秘加大黄6g;痛甚加三七9g,乳香9g,没药9g;红肿甚者加金银花10g,土茯苓15g;上肢关节痛加羌活9g,威灵仙9g;下肢关节痛加木瓜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30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7~10d。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12例痊愈,占40%;13例好转,占43%;无效5例,占17%。总有效率83%。

治验:余某,男,56岁。左侧脚面突发红肿疼痛1d。诊见左侧脚面鲜红肿胀、灼热、疼痛剧烈,行走困难,伴发热、心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干难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拟四妙散加味:焦苍术6g,黄柏9g,薏苡仁18g,川牛膝12g,海桐皮10g,木瓜10g,白芍15g,甘草3g,车前子10g,牡丹皮6g,忍冬藤15g,连翘12g。服上药5剂后红肿减轻,疼痛好转,又诉腰酸下肢乏力,拟上方加炒杜仲12g,继服5剂。2004年3月25日复诊,诉左脚面脱屑瘙痒,肿胀疼痛消失,余无其他不适,复查血尿酸正常。

【经验心得】湿热之邪浸淫筋骨经络而致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称之为“热痹”,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通,四妙散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牛膝、薏苡仁而成,二妙散源于《丹溪心法》,为治下焦湿热证的常用方剂。四妙散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去下焦湿热,薏苡仁渗湿通痹,川牛膝为下肢引经药,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出处】程美莲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30例安庆医学,2006,27(1):36

四妙勇安汤

【药物组成】金银花、玄参、山药、炒薏苡仁各30g,当归20g,甘草、川芎各10g,生地黄、川牛膝各15g。

【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鸡血藤、威灵仙各15g;关节游走性疼痛明显者,加防己10g;关节灼热明显者,加黄柏6g,地骨皮30g;伴有关节屈伸不利者,加苍术、伸筋藤各15g,木瓜10g。

【治疗方法】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3例。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

【经验心得】四妙勇安汤出自《验方新编》,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玄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为臣;当归活血和营为佐;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配伍生地黄、川芎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山药、炒薏苡仁健脾渗湿,舒筋通络而止痛。川牛膝引药下行,通利关节。药理研究认为金银花对各型链球菌、多种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当归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积聚,玄参功擅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解毒作用显著。

【方剂出处】汪德芬,等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3例陕西中医,2007,28(5):539

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柏10g,苍术10g,薏苡仁20g,牛膝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桂枝10g,红花5g,桃仁10g,土茯苓15g,萆薢15g,泽泻15g,生甘草10g。

【随症加减】手指关节疼痛减牛膝,加桑枝、威灵仙。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6例。治疗时间最短3d,最长28d,平均15d。治愈12例,好转23例,未愈1例。

治验:高某,男,46岁,因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痛12h就诊。病前1天饮酒,食高蛋白饮食。症见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按,口干、心烦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尿酸482μmol/L,尿尿酸3.68mmol/L。诊断: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予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黄柏15g,苍术15g,薏苡仁20g,牛膝10g,生石膏30g,桂枝10g,知母15g,土茯苓15g,萆薢15g,泽泻15g,桃仁10g,红花5g,生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0ml。嘱多饮水,忌酒、海鲜、豆类等含高嘌呤食物。治疗2d后症状减轻,1周后疼痛消失,查血尿酸,尿尿酸降至正常。

【经验心得】本病关键在湿、在热。用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以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方中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萆薢、泽泻清热利湿,使热祛湿除;生石膏大寒,治内盛之热;桂枝、红花、桃仁通络活血,知母清热滋阴润燥,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配,使热清湿除,络通血畅。加之饮食调节,忌酒、海鲜、豆类等含高嘌呤食物,多饮水,其病乃愈。

【方剂出处】倪志坚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36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5):50

通痹雷公藤汤

【药物组成】雷公藤、秦艽、川萆薢、僵蚕、桃仁、红花、海风藤、海桐皮、徐长卿各10g,板蓝根、蒲公英、薏苡仁、赤小豆、土茯苓各30g,蜈蚣2条,甘草5g。

【随症加减】热甚加水牛角、忍冬藤各10g;阴伤加黄柏、生地黄各20g,疼痛剧烈加制没药、三棱、莪术各10g;伴尿赤、尿结石加车前草20g;体质肥胖有痰浊征象者加白芥子、陈皮、半夏各10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30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湿通痹,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6例。痊愈10例,占17%;显效35例,占62.5%;有效9例,占16.1%;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

治验:陆某,男,38岁。间歇性发作右踝关节红、肿、热、痛5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秋水仙碱可缓解,昨晨右踝关节又剧烈疼痛,恶寒发热,口苦,尿赤。查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色潮红,扪之发热、拒按。以右踝外侧为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尿酸560μ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热下注、毒瘀互结。予通痹雷公藤汤加制没药、三棱、莪术各10g,车前草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服5剂后疼痛大减,10剂后症状消失,继之随症加减服药1个月,舌脉复常,血尿酸368μmol/L,3年随访未见复发,复查血尿酸365μmol/L。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热痹”、“历节”范畴,多因大量饮酒及过食肥甘厚味,致湿阻中焦,郁而化热,湿热蕴结关节,壅阻血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祛湿通痹,活血化瘀。通痹雷公藤汤中雷公藤、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薏苡仁、赤小豆、土茯苓、川萆薢、海桐皮祛湿消肿;僵蚕、秦艽、蜈蚣、徐长卿、海风藤通络开痹;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方剂出处】陈红明通痹雷公藤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7):349

痛风速效汤

【药物组成】黄柏10g,苍术15g,薏苡仁30g,牛膝15g,土茯苓30g,萆薢15g,山慈菇15g,生地黄15g,赤芍15g,牡丹皮10g,秦艽10g,威灵仙15g,浙贝母15g,僵蚕15g,蒲公英3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150ml,分1~2次温服。1~2周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0例。治愈29例,好转11例。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应从湿热蕴结(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常,湿浊内生,久郁化热),瘀热阻滞等进行辨证。《外台秘要》中云:“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焮热赤肿痛也。”这与现代医学认为机体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四肢组织而发病是一致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痰活血,通络止痛为大法。方中土茯苓、山慈菇、黄柏、蒲公英、薏苡仁清热利湿解毒,土茯苓既能解毒,又能除湿通络,《本草纲目》谓其“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恶疮痛肿。”萆薢、苍术、薏苡仁利湿化浊;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牛膝凉血活血;浙贝母、僵蚕化痰散结;秦艽、威灵仙祛风除湿止痛;全蝎搜风通络、止痛散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山慈菇含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控制良好。土茯苓、萆薢、黄柏、苍术、薏苡仁、威灵仙等能加快尿酸溶解与排泄。

【方剂出处】宋锦华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05,1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