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畅想
5982200000132

第132章 135、忧患感

“飞黄......”门外,郑芝莞施施然步入书房,一边走,一边想心事,眉头蹙拢,仿佛感觉不怎么好。

郑芝龙搁下手中的战国策,奇怪问:“堂哥,愁眉苦脸的做什么。”末了,目光询问尾随而来的弟弟郑芝凤,郑芝凤则翻翻白眼,表示不清楚。

郑芝莞一屁股坐下,还未坐稳当就说:“今日福州府行文下达,那王嘉春辞官了,兵权旁落于赵廷元。”

“嗯。”郑芝莞所知道的事情,身为魁首的郑芝龙,当然会第一时间得悉探子的回报。“谁也想不到,离了王嘉春,赵廷元倒展现出不一般的才干来了,短短十数天内,大刀阔斧,让老弱的卫所兵将还耕为农,单单精练强壮士卒,近日不少疑是楚庄的人,混入漳州卫中,他们俨然把持了中坚旗官的位置,五千漳州军啊......”

郑芝莞神色阴霾:“飞黄,我不信赵廷元有这般魄力,多半还是楚峰背地里的作为。”

郑芝龙点点头:“八九不离十。”

“啊?你晓得?”

“晓得。”

“晓得你还如此安闲?”郑芝莞颇为不满:“这段日子楚庄商船不断开过我泉州境,楚峰显然有意攻略漳州,至不济,咱们也该抑制一下楚庄发展吧?否则......”

郑芝龙还没开口,郑芝凤已经操切地反问了一句:“怎么抑制?”

“这......”郑芝莞张张嘴,为之语塞。

楚庄的发展势头迅猛,钱粮充足,兵强马壮,在陆地上作战,即便郑氏也要退避三舍,明着打那是白痴行为,而暗地里使手段也相当困难,因为楚庄吏政之优,令整个福建愕然,辖地百姓人人拥戴,商务上,让利和自由化,让往来的商贾附膻逐腥,诚心接纳楚庄的买卖规矩,楚峰将辖地方方面面的干系,经营得坚如磐石,郑氏想插一脚进去都难。

真不明白楚峰脑袋是怎么长的,居然想出许多绝妙之策,若让其人入朝参议,而皇帝小儿又肯听从,大明恐怕也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郑芝龙笑笑说:“堂兄稍安勿躁,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郑芝莞没好气道:“如果楚峰控制了漳州,咱们便会处于楚阵的包围阵中,尽管现在咱们与他有互不侵犯的协议,可将来谁说得准?倘若有朝一日他做大了,胃口大了,彼此势必要摊牌,那会儿,北有福宁州,南有漳州,两面封锁海道,咱们可就要陷入左右受阻的地步了。”

郑芝龙儒雅摇摇头,自己这位堂兄就爱杞人忧天。“这事儿我也清楚,但是二哥,郑氏发迹海上,论起海战,水中便是我们的天下,前总兵俞咨皋背后尚且有整个大明朝撑腰,雄兵百万又能奈我何?楚峰仅区区几艘破船,谅也不敢惹咱们,他是占据漳州,又或是拿下长汀,没什么不同,我郑氏利益最大来源于海上,别说现在双方没冲突,就算有又怎样?再猛的老虎,也只能在陆上行走。”

郑芝莞冷眼轻睐,射出一道精光:“飞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为好。”

“话虽这么说,可如今的事儿由不得人啊,我郑氏刚刚洗去污点,受抚朝廷,但依然要面对朝廷的不信任,不管明里暗里对付楚峰,朝廷势必认为我等有反意,届时,十芝又将回复以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是追随咱们受抚的李国助、施大瑄等人所不愿意见到的,我也须时刻把持,以免行差踏错,将这好不容易赢来的局面毁于一旦啊~。”回归了正统,反而处处受到限制,郑芝龙心头也烦闷得紧,只是轻易不显露人前罢了。

郑芝莞叹气,自己这位堂弟能战、敢战,可惜就是没有什么开拓精神。

郑芝莞又哪里会知道以后的事情呢?郑芝龙终其一生,都脱不了海盗范畴,只热衷于保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当一名独霸一方的豪强,便心满意足了,之后是保了南明,又舍了南明,投了大清,又亡于大清,心胸始终狭隘。

郑芝龙眼看堂兄不服气,不得不下一道慰籍性命令:“这样吧,以后楚船过境,多增他们一成过路费,别老是他们赚钱,咱们看戏。”

“......这也不错。”

“对了,让儿郎们开放海禁,所有能开的船只,都给我开出去赚钱去!”至于怎么‘赚钱’?一点也难不倒半官半匪的郑氏海盗。

“可朝廷那面......”

“这个甭管,朝廷关饷取之我,我取之海,无海即无家,郑氏岂能迂腐遵从海禁,自缚手脚?!”

此刻郑芝莞也是无计可施:“也好。”

“另外,广招游民,发给银两、耕牛、农具,扶持开荒垦殖,组织海上捕鱼和陆上捕猎,以最短时日解决泉州百姓疾苦.......经营泉州,我们须不耻地学习楚峰的方式才是。”实话说,楚峰又是倒腾米粮,又是买卖青盐,并不吝的回馈属地民众,利商、利民、利己,一片繁荣,郑芝龙都有些眼热楚峰的敛财速度了。

郑芝凤忽然记起一事:“哦,昨日楚峰有来信。”

“哦?”两方属于隐性竞争对手,楚峰居然送来了书信,稀罕事呀。郑芝龙狐疑道:“说的什么?”

“楚峰希望用一万石青盐,换取泉州十万二千石粗盐。”

“啊!”别说郑芝莞讶然,就连郑芝龙也顾不上维持风度,腾地站起来。“多少青盐?”

“一万石。”

楚庄和八总商争夺两淮盐市,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楚峰手头上的青盐数量,虽然让郑芝龙羡慕,但那也不算什么,若说生财有道,盐商哪里比得上海商,而郑芝龙万万没想到楚峰的手笔居然如此之大,一次就拿出万石青盐,嗨!别说卖,从青海不辞辛苦运抵福建,也够呛的。

“楚峰又想干什么?”郑芝龙自问猜不出来,用昂贵的青盐换取不值钱的粗盐,这做法实在令人费解,可楚峰的手段经常叫人耳目一新,想必是有目的的。

唉,楚峰,郑某对你是越来越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