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初年政治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太祖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又设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其中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至于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堂堂六曹之一的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不起眼的闲事,并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管部。
到了神宗元丰改制时这才设了兵部尚书和侍郎各一员,下辖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蕃官策封承袭等事。
一直到了大宋南狩海国,这才正式确立了目前兵部的最终职责。其中,兵部职方司负责军事情报和保密工作,武选司负责兵员补充及调度、武官教育及晋升,驾部司负责检校各军战训、编制并制定相关条例及其审核,库部司负责军械采买及调拨、储藏,本部司负责预、决算、部务及公文收发。
同样也是在南狩海国之后,兵部才正式凌驾于枢密院之上,将其由当年和政事堂鼎足而立的存在变成了一个由纯粹武人组成的专业军事参谋机关。当然这一切也要归功于大国师的坚持,否则平章军国重事这种逆天的存在必然会对虚君的大宋朝带来不可估量的变数。
想着这一切,方明踏进了气象森严的兵部,很快在在一名同样是七品的朝请郎的带领下来到了被称为本部司的兵部司。
“没想到方武略竟然如此的年轻,”当值的员外郎上下打量了几眼,这才把手中的告身与本人对应了起来。“一表人才啊,来来来,快快看座。”
“大人面前,怎么有下官的位次。”方明拘谨的说着,虽然各部所司除了有一个正四品郎中的主官外,根据各司司务的繁忙的程度通常还会安排二三名正五品的员外郎,眼前的员外郎不过是其中之一,但是阶级的差别让他一个初来乍到的还是束手束脚的。
“之侑还真会说话。”员外郎哈哈大笑,他的亲热也让方明大吃一惊。“之侑还不知道吧,在下曾受业与赵山长门下。”看到方明一脸疑惑的样子,员外郎笑着给了他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以这等关系说来,我与之侑还是平辈呢。”
“下官怎么敢妄自尊大。”方明理智的拒绝着,虽然自己可以扯着妻家的大旗和眼前的大人平起平坐,但自己还要在兵部呆上一两年,太过托大了,这人前人后的,岂不是为人诟病。“还请大人以下属视之。”
“山长的眼光果然不差,之侑的确是个正人。”员外郎并没有因为方明的拒绝而感到不悦,相反他对方明的好感又加了几分。“本官张博张明宇,若是之侑不弃就称呼一声明宇兄怎么样。”
张博如此殷殷,方明也不好太过疏离了,只得抱拳再次拜见。“之侑见过明宇兄。”
“好好好,”张博脸上笑开了花,“之侑,来坐下谈,”随即他也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这次武学发来三十名生员,已经报到的包括之侑你在内一共有二十七名。”张博扯了一下铃,很快一名小吏走了进来,张博交代了两句,不一会一本花名册就送了上来。
“还有三人也许一两日之内也会赶到。”张博让方明上前在名册上自己的名目下签字画押。“之侑还可以在家再休息两日,两日后再来应卯,届时会统一布达各人的差遣。对了,之侑,你有什么心仪的位子吗?”
方明现在只好感叹自己的妻族的影响力实在是惊人了,任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一进兵部就会遇到白送人情这样的好事,于是他老老实实的说着。“还请明宇兄赐教。”
“一般每年进来的武学生,首先会分配给尚书、侍郎两位主官一共三名副官。”张博详细解说着,由于尚书、侍郎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通常会安排几名副官用来咨询军议。
其中尚书大人有一名大夫级别、两名郎官级别的副官,侍郎大人有一名大夫级别、一名郎官级别的副官。当然主要起作用的还是两位大夫,郎官说白了就是鞍前马后跑跑腿而已。不过就是这个跑腿的工作因为能和各路大员混个脸熟,所以历来是竞争最激烈的,当然任事的时间也被严格限定为一年。
“剩下的职方司要挑去一半。”当然职方司有专门的进人的渠道,这些武学生也不是让他潜入敌对势力的,主要是仰仗他们分析的能力,整合各种情报信息,筛选其中可能有用的提供有司参阅。“这一批大约至少要在职方司呆上两三年才会放出来。虽然时间长一点,但是职方司出来的,大多会被枢密院重新接收回去,所以这也是比较要紧的位子。”
“至于剩下了的,各司都会分上几个,平日里做做文案,有事跟着下去走走,也能见识不少东西和一些关联的部司、军头搭上关系。”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若不是有着这么一层关系,方明怎么可能摸到如此清晰的门道呢。
“其中又以驾部、库部职分最好,武选这边一方面不太多进人,另一方面也容易得罪人,最好不选。至于兄长这边的本部司吗,清汤寡水,事务繁杂,也不是个上好的选择。”
“多谢明宇兄。”方明由衷的感谢着,不过他也有一丝疑惑。“不过,这名单各位大佬都要塞人吧,明宇兄若是帮衬了之侑,会不会得罪了他人呢。”
“之侑果然有心。”张博对方明的好感又加了几分。“之侑放心,就算有其他大佬的关照,我这个兄长还是能做一二分主的。”
张博当然是在卖好,要知道尚书、侍郎大多不会用他人举荐的副官,多半都是自己亲自挑选的,张博当然可以在上呈名册中动动手脚。而各司也不可能全用关系户,所以他这个兵部自己的员外郎也有能量影响一二的。
“如此,多谢明宇兄了。”方明站起来深深的一辑,就在刚才他已经做出了决定。“还请明宇兄帮忙,之侑想进驾部,不知可否。”
“驾部?”张博咂摸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之侑果然深知进退之道。”的确,三位副官地位虽高但是树大招风,职方司也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也只有驾部和库部是最好的选择了。“放心,区区小事,做哥哥一定给你手到擒来。”
走出兵部的方明沿着御街慢慢的走着,倒不是他没钱雇马车,这一方面到行在几次不是执行任务就是匆匆忙忙的,没有好好看一看这大宋的心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解心中的积郁,要知道张博帮自己完全是看着赵家的面子上,这一点让方明很受伤。
“大新闻,大新闻,倭国遣使来朝,”然而才走了几条街,报童能的叫嚷声就把他吸引住了。“大新闻,大新闻,本朝与我国定下《耽罗条约》十六条。”
“拿一份来。”方明从腰里掏出几文散钱,往报童的钱搭子里一丢,接到手就是好大的一叠。“海国香料价格普涨,花椒售价已达一斤一百六十文。”这是什么呀,“连载小说《志怪记》第七十八回。”这个也不是,方明翻来覆去,好不容易才在十几版后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大宋与日本永世盟好之誓书十二条》:唯共和七十四年,岁次乙未,大宋监国谨致誓书于日本国主阙下,内誓书十二条,望共遵诚信,虔守欢盟,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不宣。
日本国主谨致书于大宋监国阙下:复论通好,上承天朝惠顾,特示誓书:“唯共和七十四年。。。。。。”下臣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告于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
誓书内文甲。。。。。
大宋议政会审定,如议。
监国行玺、政事堂执政印、参政印、议政会印
日本国主玺、上王、法王玺、征夷大将军印
“直娘贼的,”方明经不住骂了出声,“倭国也是的,这么苛刻的条约也签得下来,我辈武人日后将无用武之地了。”正骂骂咧咧着,突然觉得后面有人快速的靠近,方明心里一动,一个旋身,顿时又惊又喜。“啊,七哥,怎么是你,你回行在了。”
“老十一,到底是历练出来了,”方翔大笑着给了方明一拳。“怎么,你可以在行在,我这做兄长的倒是不可以来了。”
“七兄又来了,小弟口拙,也不能如此的猛追死打啊。”方明口中虽然抱怨,着,但行动上却表现出他的喜悦,一个熊抱,良久才撒开手,这样难怪,毕竟方翔才是方明进入官军的引路人。
“好小子,已经是武略郎了。升的不慢嘛。”看着方明的服色,方翔倚老卖老的调笑着。
“七兄不也是武显郎了吗,怎么,是不是升舰长了。”方明反击着。
“十一郎,你该去算命啊。”方翔故意诧异着。“你怎么知道我是来接船的,不对不对,刚才我看你是从兵部出来,怎么分发在哪了。”
“七兄,慢慢来,先跟小弟回去见见几位弟妹和小侄子、小侄女,咱们等一下慢慢聊。”
“几位弟妹,不得了啊,老十一,艳福不浅呢。”方翔在海上并不知道方明的近况,这一下是真正的吃惊。“还有侄子、侄女,也好,兄长我刚捞了一票,出些血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个不忙,先跟我回家再说,来七兄,这边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