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逍遥王
5700900000034

第34章 暖锅羊肉

米价虽然昂贵了许多,但所赚的钱却和往常一般,因为价钱高的缘故,使得不少买米的居民不得不减少购买量,有时候一连半天也不见人进来买米,尽管他们都在店外面转悠着。

花上以前一倍的价钱,谁都心疼,只有城里的几家阔员外,倒是派管家来买了些,买的时候,那些管家嘴里也是怨言不断。袁封渐渐地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尽管城里所有的米店都涨了价,自己一家不涨也是白不涨,但看见买米的人面露愁色,也仿佛是自己做了亏心事一般。

“马老叔,价钱卖到这份上,买米的人自然不多,不如我们降低价码,一两九一石,如何?”袁封看着门口罗雀的店面,不由得发愁起来,看着同样一筹莫展的马兴,上前说道。

马兴抬起头,惊诧地道:“东家,怎么能降低价码呢?”

袁封倒奇了,问道:“如何不能降低价码?我们从石家购进的时候,可是一两一钱五二石,如今卖个一两九钱一石,还是稳赚不赔,而且比别的米店要便宜一钱,尽管只是一钱,但毕竟便宜了些,来买的人就会多些,多赚一分是一分。”

马兴脸色大变,左右看看,见没有人在场,这才凑上前去道:“东家,可千万不能这么做,按照行里的规矩,大家伙议定了的价码,是不能随意降低的,倘若咱们降低了价码,是可以多卖出些米粮,但日后想在渭州米行内混,恐怕就难了。”

看来这年头,各行各业已经有了商业协会,价码并不是由自己说了算,既不能随意提高,也不能随意降低,每逢价码涨跌时期,各家米店都要派出人去,共同商议出一致的价钱来,这样才不至于发生内讧,使大家遭受更大的打击。而且米粮供应商们也得到了渭州行情消息,所以进价也涨到了一两四钱二石,换句话说,进价是七钱一石,除去运费,利润也只剩下而钱一石,再扣除伙计的薪水,和平日里赚得也差不多。在这个关口,谁降低价码,谁就成了众矢之的,害群之马。

“可当日在京兆府的时候,石家为什么可以以低价卖米粮给我呢?”袁封有点想不明白了。

“这个东家就不明白了,整个京兆府的米行,都是以石家马首是瞻的,所以只有石家可以随意定价,而且据我所知,目前石家开给各个米商的价码,也涨到了一两四钱二石,所以大家一旦降价,也就没有利润可图了。”马兴耐心地给东家讲解着。

听了马兴的解释,袁封终于明白了个中原由,也知道在这一行内混,得罪了所有的同行,那以后就别想继续混下去了。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在行内落个坏名声,一旦名声大跌,那还赚什么钱?

还是眼不见为清的好,生意就让马兴去打点,他毕竟干这行干了好多年,经验丰富,自己与之相比,就差了许多。抛开杂念,袁封信步出了店门,捏了捏手头上的两把银子,决计到悦来客栈去喝两壶酒,聊以解闷。

说起来这悦来客栈还是自己在大宋朝起家的地方,没有钱掌柜的那一百两银子,自己也没这米店,没有米店,单凭三袋方便面,无论如何是混不到今天,不是饿死就是因为偷抢被官府抓去。

悦来客栈的小德子眼睛尖,老远地就看见了袁封,忙喜滋滋地迎上去,白手巾往左胳膊弯处一甩,欢喜地道:“袁大官人,您老可有一阵子没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

袁封哑然失笑,自己不过二十出头,就被称作“您老”,想那伟大导师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老不愧是千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这句话无论摆到哪儿都正确。莫说家国大事,就看一小小的伙计,见了自己这个略微有几两银子的人,都是这么客气,倘若换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恐怕就要破口大骂了。

自己又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操,却也没由来地在这儿大发感慨,袁封轻笑着摇摇头,对满脸堆笑的小德子说道:“走,给我温一壶好酒,来二斤熟牛肉。”

“袁大官人,”小德子笑道,“天渐冷了,大官人还是来点羊肉,我们店里有暖锅,您老吃着羊肉喝着老酒,那才叫舒坦。”

袁封一想也对,只是不知道这“暖锅”是什么,于是道:“也罢,就依你,不过你过会儿可要来陪我喝两杯。”

小德子眼睛一闪,受宠若惊地道:“大……大官人请我喝……喝酒?”

“一个人喝酒有什么意思,怎么,你不愿意陪?”袁封眉毛一挑,笑道。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小德子忙不迭地连声道,一张脸笑得有如***爆放。

“另外,你认识范府吗?”袁封边跨进客栈边问道。

“范大人府第,那渭州城有几个人不认识,您老是不是想让我去请范家大小姐过来?”小德子说着说着便露出了坏笑。

靠!这家伙年纪不大,倒也是个早熟的种子。不过却说到自己心眼里,袁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既然都知道了,还不快去?”

小德子欢快地出了客栈门,一路奔了过去。袁封抬腿便往楼上走,忽然听有人叫道:“袁大官人,今天怎么有兴致来鄙店喝酒?”

袁封回头一看,正是笑吟吟的钱掌柜,钱掌柜自从得了袁封两袋方便面后,卖了个一百二十五两的价钱,小赚了一票,心中乐开了花。今天见袁封又来,赶忙打了个招呼。

“原来是钱掌柜,袁某刚才进来的时候只顾着与小德子说话,倒没见到钱掌柜,真是该罚该打。”袁封忙拱手道。

钱掌柜哈哈笑道:“袁大官人今天来鄙店,是赏钱某的光,不知道袁大官人想来点什么好酒好菜?”

袁封忙道:“方才听小德子讲,贵店里有暖锅,给我弄一暖炉,再来二斤羊肉,二斤老酒,待会儿范小姐要过来,再来些素食,有劳钱掌柜了。”

钱掌柜一听,忙唤来一个伙计,择了一间靠街的阁子,让人将暖炉安排好。

袁封迈进去一看,只见桌子上摆放着一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着一只汤锅,锅中放着汤水。然后又有人拿进几只碟子,碟子上放着新鲜的羊肉,另外几只小碟子上放着的则是酱、椒、桂等调味料。

我靠,这整个的不就一火锅吗,原来这年头名字改了,换成暖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