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65300000017

第17章 《易经》对我们的启示 (1)

第五节 《易经》对我们的启示 (1)

中医起源问题正像我们以上看到的,不论走哪一条路,都是死路一条。至少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任何一家的起源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起源研究的这种尴尬现状在警示着我们:传统起源研究的思路、方法不可取,我们没有必要再为它耗费几百年的时间。中医起源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其中并不排斥大胆的假设和天才的猜测。

好!首先来看一看我们究竟面临哪些问题:

1、在历史上,完整中医的出现具有突然性,目前可考的证据就是《黄帝内经》成书前后的一些资料,春秋以前基本找不到任何明确的证据,包括文献、考古、绘画等。如果说中草药及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在合理想象的情况下再现,那么中医理论无论如何不可想象。这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事实呢?

2、在中医体系中存在一个不可理解的谜团,即中草药及治疗方法与理论严重脱节。一方面,中草药及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原始朴素的特征,让人怀疑它们是经验的累加;另一方面则是无比精深的理论,2000年过去了,没有人能走出它划定的圈子。最直接的证据是,中医有医理学、病理学、治疗学、养生学,就是没有药理学,所有的医书都没有成系统的药理。而2000多年的发展我们也并没有重建药理学,直到今天依然是空白。

3、我们无法解释中医与解剖学的脱节现象。中国古代有十分发达的解剖学,而中医学整套理论却恰恰不是建立在解剖原型基础之上的,中医五脏虽然名称相同,但与实体解剖的五脏并非一回事。此外,藏象、经络、气血精液等,也统统不能在解剖学上得到证实。

4、关于《黄帝内经》的版本及成书形式问题。《内经》是个集纳本,本身并非原版,按道理,应该有许多版本同时存在,但除战国以外,我们在目录中看不到更早的医书,《周礼》等也未记录版本。那么《黄帝内经》的底本或祖本究竟在哪里?此外,《内经》是以问答形式写成的,目前多解释成一种习惯,那么如果《内经》的祖本就是问答的形式,又该怎么理解呢?

以上这些问题,看似互不统属,其实都与中医的起源有关联。一个合理的起源研究,它必须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回答得越全面、越系统、越合理,本身就是起源的某种证据。否则单纯地说起源于经验总结或起源于巫医,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我们的研究从哪里入手呢?在没有其它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黄帝内经》本身入手。其中有一个事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关于《易经》的起源及文字特征问题。

《易经》不仅是占卜之书

现代人一般认为《易经》是部卜书,是古代巫师占卜的总结。其理由就是《易经》爻辞中有大量卜辞的特征。例如,《易经》满书都是吉、贞吉、中吉、终吉、元吉、凶、贞凶、终凶、咎、无咎、利、不利等等占卜性语言,这些词语都包含在它的爻辞中,例如:

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需卦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讼卦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

《易经》里这些爻辞与甲骨卜辞很相似,例如:

庚辰卜,贞多鬼梦,不至钻。(《类篡》7448)

贞:亚多鬼梦亡疾四月。(《类篡》7450)

辛酉卜,旅贞,王其田干麦,往来无灾,在十月。(《珠》404)

已未卜,亘贞,逐豕获。(《前》3333)

庚辰卜,争贞,呼王族人。(《文》589)

……

从爻辞与甲骨卜辞的对比中,学者们发现,《易经》在语句上与甲骨卜辞相同,都是判断句,在用词上也与甲骨卜辞相似,故而认定《易经》源于卜辞,它是甲骨卜辞的总结与抽象,甚至是理论化的卜辞。正是从这一点,《易经》对后世的命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其实如果仔细推敲,学者们的以上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1950年,在河南安阳四盘磨探坑中发现大骨三块,内有一块卜骨,横刻三行小字,而且类似的符号也发现于一些陶片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不知道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有的人将它看成是中国比甲骨文还要早的一种陶文。后来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三组八卦的标志,但它是数字的,类似后来的阴阳爻。

再比如说,北宋时期在湖北孝感地区出土了一件铜器,叫作中方鼎,铭文一共8行55字,在结尾处有两组数字符号“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李学勤先生作过专门研究,依《左传》、《国语》的占卜实例,最后判定,这两组数字实际就是《易经》当中的两个复卦,即《剥》和《比》。

以上发现证明,最早记载数字《易经》大约出现在新石器前期,距今6000年左右。也就是说,《易经》与早期文字的出现在同一时代。这样一来,《易经》爻辞有卜辞的特点,毫不奇怪,根本不能作为《易经》是卜书的证据。

为什么呢?单就甲骨卜辞来看,中国文字发明的初期几乎都是这些文字,可以说中国的文字就是为了记录卜辞而发明的,现存的5000多个不重复单字,哪一个都与卜辞有关。而且甲骨卜辞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格式,包括语法、习惯用词、文风等,这是那时的流行文体,约定俗成。因此,当时不论写什么,即使写一封情书,它的语言、文法也必然会是卜辞式的:“爱你发狂,夜半田头。至,黄裳元吉。不至,贞凶。”

那么,如果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想将《易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他们会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别无选择,只能用当时的文字,甚至只能用当时的书写语言习惯,包括它的语法、结构、语气。而这些东西因当时为记载卜辞而发明,因此《易经》不能不带有很强的卜辞特点。它是借用了卜辞,而不能说是卜辞的总结。

《易经》有卜辞的特点,但又不是卜辞的总结,这一特征恰恰可以说明:《易经》是被记录下来的。记录有两种可能,一是当时人发明而记录下来;二是从别处得到而记录下来。从种种迹象上看,我们更相信《易经》是从别处得到,而被当时人记录下来的,更确切地说,《易经》是在史前大洪水之后记录下来的史前文明成果。

《易经》为何有许多版本?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易经》也许就是当时人发明而用甲骨文记录下来的,根本不可能是史前文明。但我们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以上的推论,那就是关于《易经》不同版本的爻辞。

中国历史上有三部易书,它们是夏易《连山》、商易《归藏》、西周易《周易》,西周初年这三部易书还同时保留在图书馆里,据当时记载,《连山易》尚存8万字。这三部易书,卦画相同,但爻辞根本不同。现我们对比《连山易》遗爻与今本《周易》的爻辞:

《连山》遗卦“剥”上七爻辞曰:数穷致剥而终吝。

今本《易经》剥卦上九爻辞曰: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连山》遗卦“复”初七爻辞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

今本《易经》复卦初九爻辞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连山》遗卦“垢”初八爻辞曰:龙化于虫,或潜于洼,兹孽之牙。

今本《易经》垢卦初六爻辞曰:系于金柅,贞吉。

《连山》遗卦“中孚”初八爻辞曰:一人知女,尚可以去。

今本《易经》中孚卦初九爻辞曰:虞吉,有他不燕。

可惜的是,《归藏易》没有留下明确的爻辞,只有一些零散爻辞,不知道应归属哪一爻,否则对比起来更有意思。但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同的结论:当时不同民族得到了同一版本的《易经》(得到的途径很可能是别人的讲解,许多人在那里记录),但由于理解的不同,所以记录的版本有差别。这些民族绝大部分后来消亡了,只有三个民族先后掌握了政权,因此这三个民族的《易经》被保留了下来,它们就是夏族人的《连山易》,商族的《归藏易》,周族的《周易》。

实际上,从《易经》被保留的情况里,我们也能找到证据。比如说,据汉代人记载,西周保存的《连山易》有8万字,但《归藏易》却只有3400字,两者悬差极大。按道理说,夏朝离周朝很久远,但商代离周朝却很近,可为什么商易比夏易要失散得多呢?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可直到今天也没有人注意。

我们认为,在政权交替的时候,刚刚取得政权的民族一般都矫枉过正,他们不但要取得战败民族的政权,而且要消灭战败民族的意识形态。在古代的民族中,意识形态方面的改造一般从宗教崇拜开始,表现为消灭战败民族的神话及宗教信仰。《易经》被后人冠为六经之首,可见它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可以推测,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一定发生过用周族《易经》取代商族《归藏易》的事情,这是巩固政权的大事,也是标明正统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归藏易》的缺破、遗失完全在情理之中。所以到周族政权已经稳固之后,再回头收藏《归藏易》时,它已经缺破得仅有3400字。

为什么夏朝的《连山易》保留得比较完整呢?正是因为它离周朝太久远,到周民族打败商民族时,原来的夏族遗部早已被融合,作为一种有威胁的政治、军事力量早已不存在了,只有文化在民间流传。取得政权的民族,一般不会消灭此类文化,相反,为了需要,他们还可能保留此类文化。这就是为什么《连山易》比《归藏易》在西周初年保存完整的原因。

初《易》因何名为“连山”?

除以上这些证据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证据来自《易经》的命名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第一部易书叫《连山》,它是夏朝的《易经》。可是为什么第一部易书要叫《连山》呢?

有的人认为,夏易之所以叫《连山》,那是因为夏易以艮为首,艮为山,因此六十四卦第一卦应该是艮上艮下,连续两个山,故名《连山》。可是现存《山坟?连山易》第一卦是“崇山君”,即乾,而不是艮,这证明《连山》以艮为首的说法缺乏必要的根据,是后人想象出来的。

我们认为,第一部易书之所以要名为《连山》,实际上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记录《易经》的来源。那么,《易经》又是怎么来的呢?所有的神话和传说都在指示我们:《易经》的来源与史前大洪水有关。

《太古河图代姓记》说:“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时,龙马负图,盖分五色,文开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画八卦,皆连山,名《易》。”

《天皇伏羲氏皇策辞》说:“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神开我心……我画八卦,自上而下咸安。”

《山海经》记载:“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