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563000000024

第24章 他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第二十二章 他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王立群品读周亚夫(?-前143年)

踏足于河南景县城,沿着街道缓缓步向小城的西缘,远远地看到一座不算高大的衣冠塚立在树丛之间,周围林木环绕,郁郁葱葱,青绿壮观。当地人都以此衣冠塚能建在景县城而感到自豪,又常常为这墓的主人扼腕长叹。塚中的埋葬的衣冠,便为汉代有名的将领周亚夫所有,还有那一腔热血,也淹埋在这黄土之下。

周亚夫,文景之治大将,汉初名将周勃之子。他练兵有术,平七国之乱,官升宰辅,助景帝治国,一生为文、景二帝敬忠。然则因生性倔强,得罪景帝而入狱,最终因受不了狱卒的污辱,愤而绝食,饿死于牢中。此等命运的确叫闻者伤心、听者垂泪。

其实,早在周亚夫年轻之时,做河南太守,便有著名的观相者许负给他相面,说他三年之后为侯,为侯八年做将相,持国秉,身份高贵,但是却在为相的九年之后,落得饿死下场。周亚夫闻言不信,毫不在意,犹自过着安然之生活。想不到真如许负所说,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选择周勃之子中贤能的人,大臣都推举周亚夫,于是周亚夫被封为条侯。

亚夫的军队训练有素,后世兵家皆以此为榜样。不过他训兵的成绩,如果不被景帝亲自体验,受到后者大加赞赏,后世恐怕也很难得悉。汉景帝即位第六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其中周亚夫守卫细柳。

为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其他两处,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两地的主将慌忙迎接。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然而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却是不同的样子。先是守军门的守卫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守营的士兵还告诉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在军中见到一身戎装的周亚夫,他却说:“甲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军中无儿戏,对于周亚夫来说,他真的做到了。而文帝也惊叹亚夫军队的纪律严明,大赞有这等将军,匈奴哪敢再犯。等到文帝弥留之时,还特别嘱托太子刘启(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发动武装叛乱。景帝即命周亚夫等人带兵平乱。周亚夫受命后,提出:“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他的意思是暂时放弃梁国的部分地区,引诱吴楚军队入梁,与梁争斗。等到吴楚兵疲马困时,再断吴、楚粮草,让他们饿得背朝天,只有乖乖投向。此计果然奏效。待到那时周亚夫乘机追击,大破吴楚联军,迫楚王自杀,诱杀吴王。

王立群就此两件事说道,周亚夫不愧为一代名将,他的治军严谨,恪于职守的大将风范赢得了文景两朝皇帝的器重,并始终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在景帝朝发生的三件重大人事安排上,周亚夫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了他的严谨与倔强,奏出了君臣之间的不和谐音符。

第一件事是他阻止汉景帝废立太子。在这件事上,周亚夫明显违背了汉景帝的意志,两人关系开始出现比较大的裂痕。

第二件事为反对窦太后提出要封皇后王夫人的哥哥王信为侯。理由是,刘邦白马盟誓中的三句话: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尽管景帝也是这样认为的,周亚夫强硬的态度让皇帝觉得难以驾驭。

等到第三件事发生汉景帝下令免除了周亚夫的丞相职务。是周亚夫反对封匈奴降将为侯。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冒出来反对:“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景帝愤然地骂他:“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周亚夫一激动便托病辞职,景帝准奏。王立群说,就这样,周亚夫就从一代名将变成一个赋闲在家的长期病号。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汉景帝还是想再试探试探周亚夫,争取给他一个机会,便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为了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故意给了他一块没有切的肉,又叫人在他的面前不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站起来走了。王立群在读《史记》时读到这里说,汉景帝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而周亚夫是一个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这样君臣之间猜谜语,周亚夫就难免屡屡不明白汉景帝的意图,结果是最终让汉景帝产生了误解,认为周亚夫很有可能是太子刘彻的绊脚石,于是把周亚夫逼死在监狱之中。

接下来就是周亚夫儿子见父亲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发丧时用,但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有心人便趁此机会告周亚夫谋反。景帝立刻派人追查。

廷尉问周亚夫道:“君侯为什么要谋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周亚夫哼声道:“我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讽刺地说:“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周亚夫闻言大感屈辱,无法忍受,立刻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王立群把周亚夫与韩信的相似之处做了一番对比,他说他们都是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死于皇帝之手的人,原因也都在于他们只琢磨事不琢磨人。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 一生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然其政治上犯有严重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得罪高祖,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周亚夫最后虽没有败于妇人与小人之手,但是他与韩信走得路几乎没有区别。执着于事理,却不懂侍奉主上,心中无纵横之术,无怪其下场凄惨,奈何!奈何!

【名家巡礼】

王立群:1945年生于山东新泰,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学史》《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V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史记》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