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563000000021

第21章 勇冠三军的高阳酒徒

第十九章 勇冠三军的高阳酒徒

——李白笔下的郦食其(?-前203年)

李白的《梁甫吟》里有这么一句:“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直赞高阳酒徒指挥楚汉如旋蓬,那是何等的潇洒。旋蓬一词意指随风旋转的蓬草,表示轻而易举。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成郦食其戴个蓬帽,站在中央指挥各个方向,忙得直转,却一点都不慌乱,可见让李白羡慕的郦食其是如何一个狂士。

郦食其发迹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是个老当益壮的角色,看见他估计就能知道什么叫不服老,不服输。这个人喜欢喝酒,从小就喜欢喝,因此自称高阳酒徒。其实想象一下,一个老头子咋咋呼呼地,喜欢喝酒,其实还蛮可爱,不过他爆起来也了不得。当年他听说刘邦能容人,无雄才但有大略,于是就决定投奔他了,跟他去推暴秦。

他去的那天呢,正好刘邦在让美女帮他洗脚。刘邦手下,就跟刘邦说外面有个儒生求见。刘邦是什么人,他曾经往儒生帽子里撒尿来侮辱儒生,他是非常讨厌这些儒生的,认为他们酸酸得让人看得不爽。于是就说,告诉他不见,老子看见儒生就烦躁。手下于是出去就跟郦食其原话说了。郦食其在外面早等得不耐烦了,双目怒睁,手握长剑,唰唰晃了两下,你跟他说:“老子不是儒生,老子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这口气,知道来者不是一般人,于是顾不上擦脚,就出来了。

郦食其见面也不拜,劈头盖脸就问:“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之态来接见长者。”刘邦被问得哑口无言。刘邦于是态度一转,把郦食其请到了饭桌上,跟他道歉。问郦食其说:“愿闻高见。”郦食其于是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谋略,刘邦才发现此人谈吐不俗,于是命令人给郦食其做美味佳肴。并问计于郦食其说:“拿您的意思是怎么样呢?”郦食其回答说:“你现在的兵力,老弱病残都算上也不满一万人,就凭这个和强秦对抗的话,那是‘羊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交通集会处,道路四通八达,而且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陈留的县令我认识他,我到他那里去跟他说一说,劝他向您投降。他要是不听我的话,你就发兵攻城,我在城内作内应,把他咔嚓了。”刘邦觉得有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想想看郦食其这个人确实颇俱胆略,敢和刘邦吹牛说我去找县长谈谈,要他让位子给您,这不是与虎谋皮么?不过这个陈留的县长却也不怎么样,优柔寡断,不答应也没有把郦食其杀掉,反而被郦食其杀死,将人头扔到了城楼下,刘邦乘机进去说能投降得快投降的,不投降的,县令就是你们的榜样,结果不费太大的劲儿,陈留遂归刘邦。可以说为刘邦日后的称帝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狂士给了刘邦的第一桶金。他的狂是不收敛的,也为丢性命埋下了序幕。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灭了赵、燕之后,准备攻齐。郦食其狂妄地说,不用大将军打了,我用舌头就能拿下齐国。刘邦觉得不妨一试,就派他去了。郦食其去到齐国,用言语还真把齐王说服了,以上宾之礼对待郦食其,天天在宫殿里宴会,让郦食其过得很快乐,结果他忘记了跟大将军通个气。导致“韩信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不过,韩信也不是真的就对郦食其怎么样,他也觉得齐国已经降了,就没有必要打仗了。但是,想是郦食其的狂惹到什么人了,就有人就与韩信说了,大将军你带了几万的兵,打了几年,辛辛苦苦,到头来功劳还不如郦食其一个儒生,三寸不烂之舌攻下的城多,面子何存。结果就是韩信攻齐,齐王大怒,把这他给“烹”了。

想想当时,锅里的水已经滚熟,士兵押解着他,田广气势汹汹地跟他讲条件:“你要把他给我劝退,我倒也能留你条活命。”郦食其哪儿吃这一套,当年刘邦怠慢他,他都敢教训,现在你田广敢讲这些,他哪里吃。那股劲上来了,便说:“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才不帮你说退呢,你要啥要剐,随你的便!”这种狂让李白无限慨叹,自己也学了一把,就是让高力士脱鞋。

观郦食其的一生,早年的时候就得“狂生”名号,他六十来岁的时候,才出来跟了刘邦,可以说岁数比较大了。但是依然精神健硕,神采飞扬。其实,一时狂简单,但是能狂一辈子是不容易的,郦食其狂了一辈子,而且并不是轻狂,而是颇有谋略,胆识过人,勇冠三军,狂狷不受人辱,所以慷慨就义了。刘邦失去他后十分痛心。在分封列侯时,还怀念郦食其。郦食其的儿子郦疥虽然多次带兵打仗,但军功还不行,可是汉高祖刘邦封郦疥为高梁侯,可见刘邦对郦食其的欣赏和怀念。

【名家巡礼】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诗仙”之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