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
5619600000008

第8章 一城一少年(3)

她朝我挂满泪水地笑着,重复地说着结束了。

听到她延绵的笑声时心猛然一抽,那个久违的嗓音是那么陌生,而一旦掸去荏苒时光给予的灰尘时又是如此美好,那份独特的记忆永居心间不曾远离,就像潜意识一样蛰伏着刺痛心扉。

离别之际我终于深吸一口气道出那声积蓄很久的对不起。

我知道。原来她一直同我一样矜持着自己的欲言又止。

愣怔之后,我释怀地笑了。

7 us

每个人都曾不良。

说出口的、没说出口的对不起汇成一个圈。

其实我们都不曾责怪过对方,只是当生活的轨迹偏离我们所预想时,无所适从的慌乱让我们无言以对。

但这才是人生,不是吗?

马强身高一米七五,体重稳定在一百一十五斤,方脸,戴眼镜,皮肤白,说话鼻音重,笑的时候嘴角会向下垮。

马强就读于N中学,成绩平平,生活乏味,精神萎靡,唯独想法很多。我就是马强。

开学第一天报到时,马强走错了班,直到登记点名他才如梦初醒,抓起书包拔腿就跑。他的班主任正好奇着这位叫马强的同学怎么第一天就迟到,马强突然冲了进来。这样冒失的行为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大家自始至终都认为马强很搞笑。马强心里不服,你们才搞笑呢。

因为刚才提到的冒失行为,马强荣幸地成为了班主任第一个关心的对象,提前上了开学第一课——思想教育。通过这次进办公室的经历,他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变化。他变得虚伪了。

王小波的小说《三十而立》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很明显,这个世界里存在着两个体系,一个来自生存的必要,一个来自存在本身,于是乎对每一个问题同时存在两个答案,这就叫虚伪。

马强根据这段话想了想自己,突然明白过来,他是虚伪的。以前他每次被老师批评时,总是会抽着鼻子用哭腔说:我知道错了,我会改正的。心里也确实有痛哭流涕决心悔改的意思。但是这一次,虽然他也是连连承认错误,心里其实在说:

你TM什么意思?

高中的头几个月过得简直就像抽水马桶冲水那样快。在这段时间里马强积累了不少关于办公室的记忆。在十二月的某一天,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想出了一句话来概括对办公室的印象:办公室充斥着烟味和浅薄。他自认为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完全属于“当伟大灵感在智慧的头脑上敲出闪亮的火花”那一类的创作,几乎能够直接用作《人民日报》的头版标题。

随着马强的渐渐成熟和成长,他越来越感到学校里的老师令人失望(起初他只是惊奇地发现老师们怎么那么浅薄无知)。他厌倦了原来的那套陈词滥调,开始找寻新的生活标准,自然而然地,他找到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们。那是一个整日抽烟、喝酒、逃课、打架的群体,他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青春,他们的生活选择是一种危险的可能性。马强在这个特定的时候,突然生出一种非常想要变坏的欲望,想要去实现那种危险的可能性。他强迫自己抽烟、喝酒,同他们鬼混。可是最后他发现自己无法融入那个圈子,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跟马强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马强自从迷失了生活方向,便把一腔热血全副精力都贯注到思考之中。他每天大部分的活动都是磨屁股,所以他思考的主题也总是由屁股开始。首先他想屁股如此娇嫩而重要的部位为什么好端端地要去磨它?其次为什么不磨腿、磨胳膊、磨胸?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马强,他实在想不出磨屁股除了带来痔疮以外还有什么其他作用。

在读过一些书以后,马强尝试着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解答自己的疑问。也许是为了通过孜孜不倦的磨屁股活动,进行思想改造,重新做人?可是那段时期已经过去。为了教育自我,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显然是韩寒所说的“穿着棉袄洗澡”,而且还涂很多沐浴露。

后来马强终于明白,这一类问题永远也找不到在逻辑上行得通的答案。

马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据他们校长说)“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学校。

在这里你将拥有早晨六点半开始的早自习和晚上十点半结束的晚自习。从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开始中间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马强通常用十分钟回家十分钟吃饭十分钟返回学校。放学铃响起后如果在冲出去的路上鞋带散了,马强一定会不予理会,否则他将在几十秒钟之内被数百人超过以至马路拥堵,自行车无法离开。马强把这称为“鞋带效应”——中国式“蝴蝶效应”,在回家吃饭的路上系一下鞋带便会引发晚自习迟到的悲剧。

从厚达四十五页的“N中学校纪校规”中,马强了解到他不得携带手机,必须戴校牌和穿校服,头发长度不能超过五厘米以及不能大声说话。马强十分不理解学校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乱七八糟以折磨人为目的的规定,并且他心中有一种恐惧,他感到这些规定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去触犯的,因为每当有人被抓到违规时,教导主任都会表现出一种难以掩藏的喜悦。

有一段时间,马强忽然勇敢地质疑起校规的合理性。他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尊严是否得到保障与此息息相关。为此他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指出校规的不合理和学生尊严的被践踏。文章发表在校园论坛,引起了一些轰动,却没造成一场革命。

学校的领导阶层迅速做出正确决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很快找到马强。马强被停课一周,接受思想教育一周,记过处分。他感到很难过,他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有价值的好事。

马强在文章中的观点非常温和。譬如说,他觉得校服的设计是与人类审美背道而驰的,质量也是差得可以,穿在身上总有种身披麻袋之感,如果强制大家穿这样的校服实在是对大部分人的侮辱。还有,他发现学校的厕所不仅挤、臭,而且里面没有隔间门。下课的时候马强捂着肚子冲向人山人海的厕所,等到终于排上他,他便得开始思考是朝里蹲还是朝外蹲,“这TM是个哲学问题”,一个叫罗永浩的英语教师也想过这件事。

王小波说: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马强在这个学校里待着就有强烈的“我不是人”的感觉。他被各种规矩所要求,却不能提出一丁点自己的意见。这种感觉也就是《水浒传》中宋江被戴宗勒索时所感到的“行货感”。他觉得被当作行货是不好的。

教导主任理所当然地是货主。关于教导主任这个人,马强有很多想法。教导主任身体结实,一脸凶相,声音洪亮,下手无情。他随随便便就能把人拎起来狠揍一顿,或者是指着别人的鼻子竭尽所能地骂最难听的话。他是一个野蛮的、不懂得尊重的人,是受过教育的暴徒。马强知道,他不是个坏人,但是马强很讨厌他。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中有一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厌恶:他讨人厌是因为他的生活由不合时宜的思想主宰,这在新旧时代交替时期是常见的事。马强想,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马强的软笔书法极好,可以说以他的座位为圆心半径十米的范围内无人能及,所以班主任委婉地向他表示希望他能够为班级写一幅作品挂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

马强欣然答应了,但是他的字还没挂满一天就被换下来了。班主任只说了一句:破坏班级风气是不好的行为。

他看看自己选的诗,是杜秋娘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新换上的是另一位同学写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人的字实在不怎么样,马强想。

6

上学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像烤面包一样单调无趣。你被放进去,炙烤,然后弹出来。第二天,你又被放进去,炙烤,再次弹出来。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尽头。马强对此感到悲伤。

7

直到文章结尾时,我才又想起我就是马强。马强就是我。我已经快要十八岁了,马强却还没有准备好。

碎花

文/孙艺境

张小木说:陈田你真幼稚。

陈田说:张小木你真无聊。

陈田因为把毛绒玩具都拿出来晒太阳而幼稚。

张小木则是因为把陈田的玩具都摆成了脸朝左侧而无聊。

两个人,其实相差无几,至少在这件事上的确如此。

陈田有时候在想,自己和张小木其实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啊,例如,都很爱吃蛋炒饭,然后把胡萝卜挑出来;都喜欢晒太阳,当然隔着玻璃,否则会被晒黑;都喜欢零七八碎的东西……这样的自己,为什么高浩就是不喜欢呢,明明和张小木差不多啊。最后,陈田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因为自己不是张小木,没有张小木的身材和脸蛋,也没有张小木的疯狂和没心没肺。现实,就是如此简单得令人恶心。

下午的太阳有些刺眼,逆着光看去,眼角微微酸涩得想流泪。张小木不知道跑去哪里鬼混了,有可能在和高浩约会吧,陈田想到此就勒令自己的大脑不能再接着运行下去,因为她知道下一刻自己会疯狂的期盼他们今天的约会是分手前的坦诉。

以高浩的性格,这次的恋爱期算是最长的了吧,陈田有些委屈,本以为自己会是高浩心中有些不同的人,本以为自己会是他的终结者,结果,事实上,张小木做了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