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70

第70章 4 赏罚分明培养好习惯

第十章4 赏罚分明培养好习惯

潇潇3岁了,她已经会说很多话了,而且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时期,她整天都在咿咿呀呀地发现和熟悉语音。妈妈生天都忙着做家务,大部分时间都不去注意她在说什么。只有当潇潇非常不安地尖叫、大喊或者用非常令人心烦的声音说话时,妈妈才会去关心发生了什么问题,看看潇潇有什么需要。不久之后,潇潇就学会了用尖叫或不正常的声音去吸引母亲的注意。妈妈很诧异,潇潇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个爱哭闹的孩子。

为什么潇潇在有需要的时候不肯用正常的口气和声音来说话,而是用尖叫、大喊呢?为什么她会变成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其实是妈妈强化了她的哭闹行为。因为当潇潇发现每次她哭闹尖叫的时候都会引起妈妈的注意,于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她就大喊大叫或者哭闹,她的哭闹行为被强化了。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手段。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掌握强化/消失定律的关键是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有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否则,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延伸阅读:不再发脾气的马克

威尔逊夫妇最近为儿子的坏脾气很头疼,虽然儿子马克只有六岁,却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为此,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逼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作用。小马克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客厅里,马克在看电视,威尔逊夫妇在看报纸。马克突然说想吃冰淇淋,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了门,威尔逊夫妇试图跟他解释,劝他明天再吃。然而,马克的脾气又上来了,便倒在地上雷霆大发。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他的父母亲,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亲对此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他们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马克。

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马克的父母亲仍然不理睬他。最后,马克大概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于是自己爬了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

从此,马克再也不朝别人乱发脾气了。

马克的暴躁脾气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