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开启了汉民族的历史,由于有了大汉孕育出人类史上族群最为旺盛的民族--"汉族"。这个王朝虽早已没落,但文明的记载却使她永远是立体而丰满的,具有了不死的生命。
回望汉朝前后四百多年,她在历经汉初黄老之学的休养生息,时至武帝的恢宏用兵,已然将中国政治史中的文武之道、隐忍攻取之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在面临内外困境时的那种临危不惧、待机而为;看淡一时的荣辱浮沉,而谋求万世的豪华盛世的王者大智,确实是她给予后来中华儿女的驭政国策,甚至融入日常的为人处世之中。
秦亡汉兴的历史事实说明,刚柔有度的王朝,才是历史的宠儿。过刚则折,过柔则难立。今日读汉史,往日大汉的淡泊荣辱、贯看浮沉的大族情怀,依然历历在目。时间虽然久远,而历史却是鲜活而立体的。
1.问鼎中原,楚汉之争
秦二世胡亥荒淫残暴,民声怨愤。大泽乡中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而起。秦朝这一"弱鹿"立刻处于任人宰割的氛围之中。起义队伍经过日日厮杀,天天削弱,能够最后生存下来并且逐渐显露出头角,成为鼎力之势的有两支队伍,一是刘邦领导的"汉军",一是项羽为首的"楚军"。
大秦皇帝臣服起义军后,随之而来的战争即在"刘、项"之间展开。项王以勇猛善战为长,在军事上将汉王刘邦鞭击棍打,好不狼狈。但可惜的是,霸王刚愎自用,喜血却又妇人般的多情,而这恰好给汉王以生路。刘邦是个以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出身的一方诸侯,因此长期以来的生存环境必然影响到他的为人处世的性格--狡猾狐疑,善于示弱,以抬高别人,求得安生。如此,当刘邦逃过"鸿门宴"一劫后,就已经注定霸王必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无不展示着汉王的睿智、项王的悲歌。
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大破武关,进兵蓝田,取得节节胜利。这时,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赵高。秦王朝内部正在自相残杀之际,刘邦率军已经直扑咸阳,驻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项羽听说刘邦攻下咸阳,非常恼怒,挥军攻下函谷关,一直来到新丰鸿门。
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按照原来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成王,但项羽自恃功高势强,虎视眈眈,注视刘邦,表露出要是刘邦真敢称王,就顺势灭掉他的气势。"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刘邦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攻入咸阳后,看到秦朝宫廷奢华生活,一心想留在宫中。樊哙与张良皆劝刘邦离开咸阳城,屯兵灞上。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将欲为富家翁邪?"意思是说,你想拥有天下呢?还是想做个家有万贯的富翁呢?刘邦说我当然想拥有天下啊。樊哙曰:"今臣从入秦宫,所观宫室帷帐珠玉重宝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极,入其后宫,美人妇女以千数,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灞上,无留宫中。"樊哙认为秦朝亡国都是因为对这些个珠宝、美人的贪婪,刘邦想拥有天下就应该远离这些。而"沛公不听。"(《史记》)
谋士张良也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刘邦被他两个唠叨得没有办法,"乃还军灞上",表现出一副不为美人、财富所动的样子。
相对于刘邦的低调作风,项羽反倒是显示出他霸道一面,但是这霸道中掺杂了太多柔弱之气。项羽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早在项羽到咸阳之前,刘邦手下曹无伤告发刘邦意欲称王,身边亚父范增趁机提醒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于是,项羽借助"鸿门宴"欲杀刘邦,可惜项羽一念之差,临动手时动了恻隐之心,让刘邦跑了。这正是放虎归山,他日出来伤人,而伤的这个人恰恰是放虎人自己。"鸿门宴"中失去了杀刘邦的绝佳机会,也势必注定日后刘邦能够统一江山的命运。
项羽入关后成为天下"总头",自封西楚霸王,开始分封天下,共立十八路王,刘邦被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鸿门宴"中项羽没有立即杀死刘邦,但并不等于他就放心了,实际上仍然心有抵触,刻意排挤。项羽、范增都认为"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于是就谋划说"巴、蜀亦关中地也",本想给刘邦一个荒凉贫瘠、道路不通之地,困死刘邦,并且那个地方是秦朝子民多迁居的地方,说不定刘邦此去,不但不能落脚,还会与先秦子民产生矛盾,不用自己出兵这样就解决刘邦了。算盘是打了,可惜没打准。分封汉中实在是刘邦一大幸事。项羽等人也没成想这个决定却是帮了刘邦一个大忙。
刘邦挥军汉中。巴、蜀之地虽是四面环山,但是中间地带却是广阔平原,这里物产丰富,地形险峻,作为一个实力很弱的刘邦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栖息地。秦朝遗民本就是来躲避战乱的,何至于自己挑起争端,况且刘邦在关中的作为,实为百姓爱戴。刘邦离开关中往汉中进发,依照张良计策,边走边烧毁栈道,一方面表明自己绝对没有东归的意思,打消项羽的猜忌;一方面可以防止项羽突然军事袭击,一举两得。
公元前206年,齐王、赵王皆因不服项羽的专横先后起事。此时,刘邦在汉中也是加紧筹备。刘邦来到汉中的时候,项羽用雍王章邯派兵驻守陈仓,防止刘邦返回关中。刘邦依照韩信计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突然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兵败。刘邦又回到了咸阳。楚汉之争爆发了。
楚汉之争初期,刘邦略显处于优势,"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义帝是当初刘邦、项羽举旗时候,为了名正言顺点,共同推举一个傀儡皇帝--楚怀王。刘邦攻下咸阳后,项羽反客为主,从刘邦手中拿过成果,分封诸侯王,并推举楚怀王为义帝。
等到诸侯王纷纷离开到各个诸侯国就任的时候,项羽杀死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带着金银细软、香车美女东归故里。为了扩大自己称王称寡的权力,欺骗义帝说自古君王都是居上游地方,于是想让他迁徙长沙郴县。等义帝从水路行进的时候,乃暗中命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义帝一死,表面上看项羽应该是最大的权力者了,但是项羽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失掉大半人心。
苏东坡的《范增论》中说: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项羽弑君,罪过可就大了。先是没有遵循义帝所说先得咸阳即为王的承诺,后又烧咸阳城和杀子婴。这次弑君义帝,人心浮动。大好时机怎能错过,刘邦当然会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收买大家的人心。并且刘邦还对诸侯王大献殷勤。"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刘邦以一个正义身份出现,并且号召诸侯王讨伐项羽,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联盟的发起者与领导者。
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刘邦自己虽然是后来节节败退,但是也能倚仗韩信冲锋陷阵,逐渐挽回局面,再加上诸侯王或是反叛项羽,或是归顺刘邦,或是被刘邦灭掉,项羽势力在逐步瓦解。曾经一度要求与刘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刘邦假意答应,等到项羽东归撤军时候,依照张良、陈平计策,率军追击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诸侯合兵共同击楚,把项羽围困垓下。韩信利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楚军军心,昔日霸王项羽终于兵败自刎乌江。此年正月,诸侯及将领们都尊请刘邦为皇帝,刘邦象征性地推卸三次,"不得已""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从此,一个全盛的王朝-大汉王朝开始。大汉王朝的江山是在历经达四年多的楚汉相争中,以刘汉胜、项楚败为结局而建立起来的。在大汉建国的历程中,充满着与鲜血始终相伴的动荡感。也许权力十分诱人,能带来现实而巨大的好处,尤其是处于权力宝座之颠的帝王之位,谁不想在紫禁之巅争夺一番?于是,权力欲望者抱着"成者英雄、败者寇"的价值观,一代又一代、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按照此理,当大秦皇权崩溃时,人们的意愿为王的心态群起而毕现,于是征杀不绝、血流成河。诸强在彼此屠杀的血腥快感中,论证着各自的成败得失,摘得那顶永远带血或始终滴着血的王冠。大汉的王权建立以及维护,无不是这种权力争夺史的图景再现。
历史最终将刘姓王朝幸运的手举了起来,以证明他是诸多雄性中真正的王者,于是一时风雨骤停,人们在遵守"强者为王、弱者为奴"的历史法则中,过起了暂时臣服、安定的日子。但权力野心者的那种寻找挑战王权、待机而动的眼是永远也不会闭上的。大汉王朝在尽享百年的尊荣中,继承大周礼制、开创汉制国风,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华泰盛典。
刘邦建政,即以自己承担了几年的封号"汉王"为国号,定王朝为"汉"。"汉"本指今湖北汉江流域,由于此地开发较迟,在秦汉时期还是人乏地贫的蛮荒之地。因此,当项王入主大秦国都咸阳后,即以此地封赏刘邦,意图削弱其权。但项王忘记了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古语。在"蛮荒"的汉地,刘邦不仅赢得了战略争夺的时机,更为自己营造了一处伸缩有术、进退自如的战略要地。因此,"汉"无疑对于刘邦来说是为福字。而选择西安为都,并定名为"长安"自有其意图,与秦皇同似的心态,长享皇权、以传后代百千世。但秦皇之愿未成,高祖刘邦之心却绵延近五百年。立国都,定国号,自此开始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国姓--"刘"姓家天下。
2.荣登九五,人才基石
刘邦是一个平民出生,真真正正的从底层走到皇帝宝座的农民。刘邦成功靠的不单单是运气,能领导一帮人马替自己打天下当然有他不平常之处。依据民间传说,刘邦并非凡人啊!据说,他的母亲刘媪在河边小憩,梦里遇见了神仙,恰巧天空电闪雷鸣,有一蛟龙在他母亲上方盘旋,刘母因而怀孕,生下高祖刘邦。这种故事连《史记》都无法抛弃,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以至于后来刘邦起义时候手提三尺剑斩杀白蟒而起事,说什么自己是赤帝下凡,左腿上生有七十二颗黑子。借助神灵,神化自己。
刘邦曾经在看到秦始皇威严的仪仗时候,就吐露心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历史造化弄人,刘邦心中感慨的回音还没结束,秦朝的严刑竣法就把刘邦推到起义道路上。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瞬间秦二世的帝国开始动摇。风雨飘摇中的秦二世不思悔改,继续施行暴行。此时作为亭长的刘邦正奉命押送犯人赶往骊山,中途犯人逃亡大半,刘邦思虑如果到达目的地也是误工死路一条,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放走犯人,自己也逃命得了,"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其中有一些不愿意逃走的十多个人,跟着他颠簸流离,算是他起义的第一批人马。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自己会做什么,看的是自己能否任人唯贤、能否知人善任、能否才我所用。刘邦是个好的领导者,他没有张良计策多,没有韩信领兵的能力强。但是他能很好地知人善任。正如韩信有一次说刘邦的一样。
一次,刘邦跟韩信谈论各个将领能力。刘邦问:我能带领多少兵丁呢?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又问:比起你来怎么样呢?韩信回答:我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刘邦笑着问:那为什么你还被我擒住了?韩信答道:"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韩信最后一句话有真有假,前半部分是真,刘邦确实是个有领导驾驭能力的高手;后面一句话纯属拍马屁了。
刘邦能够灵活驾驭将领,他四周始终人才济济。想当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只身投靠项羽,结果项羽瞧不起韩信,让这位有一身报负之心的青年愤懑离开,转身投靠了刘邦。不成想刘邦被项羽分到汉中之地,并且在这之前韩信也没有引起刘邦注意。万般无奈只好一走了之。庆幸的是还有一伯乐--萧何,这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段佳话。
《史记》上说,当年萧何知道韩信走了,来不及跟刘邦打个招呼,自己直接去追韩信。兵丁来报,说萧何跑了。自己的左右手跑了,刘邦当时就急了,但是也没有办法。等了一两天,萧何把韩信追回拜见刘邦。刘邦又怒又喜问萧何:"你为什么跑啊?"萧何说:"不是我要跑,我是追跑的人韩信去了。"刘邦大骂:撒谎吧!那么多将领都跑了,你不追,去追一个无名小卒韩信?萧何这样回答:"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刘邦一听,既然你萧何说韩信有能耐,我给他一个将军的职位不就得了。萧何说那可不行,"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刘邦当然不想在汉中憋屈一辈子,他听从萧何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而且还"登坛拜将"。
刘邦拜了韩信为大将,此一步是刘邦迈向胜利的开始,韩信向他阐述项羽兵败刘邦必胜之理,同时利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策杀回关中。韩信攻城略地终于形成刘邦跟项羽两个平分秋色的地位。韩信出来汉中"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随着韩信力量的增长,骄横逐渐增深。攻下齐地后,派人跟刘邦说:"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韩信跟刘邦开始要封爵了。本来这个齐地在韩信没有攻打前,汉王刘邦就已经派了郦食其劝说齐王田广投降。齐王也已经答应归顺,没成想韩信听了范阳辩士蒯通的话:汉王让将军击齐,中间又派儒生说齐,但并没有下诏说您不能继续攻打他呀!于是韩信继续发兵,齐王认为是郦食其骗他,一怒之下,把这位儒生烹了。韩信打败齐王,假说齐王反复无常,要自己做个假齐王镇守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