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160

第160章

第4篇第20章第6节动起来才能离疾病远一点儿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是闲不住的那一族。但也有不少老人,退休以后甘于无所事事,意在坐享清福。再加上孝顺的子女一句“妈,您别动,这点儿活我来我来,您好好歇着就行。”就更不 “动手动脚”了。

殊不知,坐享清福未必就是福,因为坐享清福容易衰老。所以,老人还是要动起来,动起来才有利于健康。

首先,钙是骨骼系统的重要营养元素,人体内99%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人体骨骼里钙的含量,随骨骼本身所受力的状况发生改变。经常受力的骨骼中,钙的含量就相应高;缺乏受力的骨骼中,钙的含量就相对地少。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其次,老年人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还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并能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这就更加促进了体内钙吸收。适宜运动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而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另外,运动能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以促进骨骼的形成。

老年人不常用脑动脑,脑神经细胞也会逐渐萎缩,反应迟钝,甚至痴呆。人过于追求舒适的享受,消沉懒散,精神会渐渐委靡不振,无聊感和失落感也会油然而生。随着情绪的抑郁和消沉,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会发生紊乱,难免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若身体有病了,健康欠佳了,想坐享清福享动得成吗?

所以老年人还是要动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中要注意一些细节,防止不必要的骨损伤。比如,最好在运动前有10分钟的暖身运动,并在运动后做数分钟的缓和运动;不要在内脏疾病发作或体温升高时锻炼,也不要在传染病未愈或者外伤未愈时锻炼。同时,在运动时最好选择合脚舒适的鞋子,选择适当的运动场地。运动前或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痛、心悸、脸色苍白、盗汗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

另外,老年人开始健身运动时,速度要慢,时间要短,要循序渐进。

至于老年人的运动量是否合适,首先要看运动后的身体反应。运动后合适的反应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感到轻度疲劳,无持久性气短、胸闷和心慌等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质量改善,早晨脉搏比 较稳定,血压正常或变化不大。如果锻炼后感到头晕、恶心、胸部不适、疲劳、食欲下降、睡眠变差,锻炼后第二天晨脉数增加,疲劳感长期不能消失,体重下降过快,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调整运动量或暂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