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154

第154章

第4篇第19章第8节韩百灵:未病先防,劳逸结合

黑龙江省名中医韩百灵教授出生于1909年9月24日。按民间算虚岁的习俗,他已进入百岁之年。时下,百岁高龄的韩老身体十分硬朗,除听力、视力略有减退外,头脑仍较清醒,生活能够自理,这与韩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保健是密不可分的。

韩老认为,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活到百岁,但往往因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寒暑之变、情志所伤等原因造成体弱早衰,甚至夭亡。一般来说,保养方式欠佳是诱发疾病和缩短寿命的根本原因,人们欲延年益寿,首先应在疾病预防上下工夫。如果疾病已经形成才用药治疗,这时候已略显晚矣。韩老的这一观点非常符合医圣张仲景“未病先防”的思想。韩老在近一个世纪的行程中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还将自己在养生方面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如下八条:

第一,饮食有节。饮食是滋养脏腑的源泉,但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偏食等现象,要寒温适宜和饥饱适宜。五谷养五脏,如饮食失节,气血生化不足,可致气血虚弱,五脏失养,甚则损伤,疾病由此而生。在饮食上主张一饭一菜,食物专一,不可贪杂,随时调剂,并且不求过饱,以免壅滞肠胃。提倡清淡饮食,多吃鱼类,少饮酒水。

第二,劳逸结合。劳动和休息是调节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过劳则伤气损血,过逸则滞气涩血。因此,平素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气血充沛、运行无阻,才能体健身强。

第三,调节情绪。情绪是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情绪调和、精神振奋,则不致发生情志病变;若积私愤怒、情志失调,则会伤及五脏而为病患。情绪失调与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本人修养密切相关,因此,要有坚定的信念、广阔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养。

第四,改善环境。生存环境对人的心情亦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养一些花草、鱼类等,也可以通过调整房间陈设来调节心情。

第五,勤动脑。大脑如同机械,用之才能灵活,不用则易生锈。

第六,保养眼部。利用春秋之季,每日早晚到室外望远、看近,并在休息时闭目使眼球上下左右转动,大约10分钟即可。这有利于气血通畅而使眼不花,已花者亦可减轻症状。

第七,调整呼吸。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室外,深深吸入外界的清气,缓缓呼出体内的浊气,约10分钟为宜。这对增强肺的功能活动,防止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生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注意气候变化,冷热是调节人体各器官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寒热失调、阴阳不和,则产生偏寒或偏热之病,因此要时刻注意寒暑之变,以防外邪侵袭。

第八,适当运动。工作之余适当进行肢体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使关节滑利而动作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