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139

第139章

第3篇第18章“病由心生”第1节百病始于气——要想不生病就要节制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气死了,烦死了,郁闷死了,急死了……”这些话几乎每天都会充斥在我们耳边。如果是单纯的口头语,一时的情绪写照,那也就罢了,但事实上,很多人却因为情绪过激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丧失生命。比如乐疯的范进,气倒的周瑜,愁死的 “林妹妹”,等等,所有的这些无不都是情绪过激带来的。

七情过激可使相火妄动而阴精耗伤,更会使人体阳有余阴不足的偏盛偏衰之象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内伤疾病。

所谓“七情”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暗耗阴精,影响气机,气不顺则引发疾病,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人发怒的时候,气是往上走的,“怒发冲冠”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怒气上冲,脑血管就会破裂,中医有个应对的方法叫“十宣放血”,就是用针把10个手指尖挑破放血,这样能减轻头部的压力。此外怒气上冲而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血现象。如果气全跑到了上边,那么下边的气就虚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大便不成形、吃什么拉什么。这是因为气全在上边,下面没有力量消化食物、让大便成形。

喜则气缓。人如果过度欢喜就会出现心神涣散,气就会散掉,老年人逢年过节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老人一般一年到头见不到儿女,节日时突然见到了就容易“喜则气缓”,气往外散,再加上过节吃点儿好东西脾胃之气不足,心脏病就很容易发作。所以作为儿女,要常回家看看。

悲则气消。中医认为,一哭就神魂散乱,气就会短,哭的时候,越哭气越短,这叫“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生活中,我们常说有人吓得尿裤子了,就是“恐则气下”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时,气就会往下走,人体一下子固摄不住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惊则气乱。人突然受到惊吓时心会无所依,神无所附,虑无所定,慌乱失措,气机紊乱。在中医看来,人容易受惊吓是胃病的一个表象。现在所说的很多精神症状都表现在胃肾两经上,比如很多精神病人喜欢跑到高处大声喊叫、很多人喜欢去K歌,也都是因为他们的脾胃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思则气结。现在很多人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工作中过分地考虑人际关系。思虑过度,人体之气就会凝滞不通,影响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思想的妄动会引发形体的妄动,然后是精气的妄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随意泛滥。